一、荷斯坦牛体型线性性状与产奶量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紫薇,张海亮,娄文琦,王凯,常瑶,刘林,麻柱,郭刚,张胜利,王雅春[1](2021)在《基于中国后裔信息的国内外荷斯坦公牛遗传水平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旨在利用北京及周边地区奶牛群体遗传评估的结果,比较不同冻精产地荷斯坦牛公牛的遗传水平,并归纳分析各性状遗传进展趋势。选取来源于42个牛场1987—2020年的DHI数据、体型鉴定以及生产数据,使用DMU软件对6个产奶性状、6个体型性状、5个健康性状、5个繁殖性状以及1个长寿性状进行遗传评估,将出生年度为1995—2014年的种公牛按照冻精产地分为进口、国产2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出生年份的增加,进口、国产公牛在产奶量、乳脂量、乳蛋白量和体型性状的遗传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且国产公牛遗传水平上升幅度大于进口公牛;进口、国产公牛健康性状的发病率估计育种值均呈下降趋势,健康状况遗传水平小幅改善,而繁殖性状和长寿性状的遗传水平均基本能保持平稳。总体来说,我国种公牛选育成效显着,且育种方向较为平衡。
李耀东,吴宁[2](2021)在《不同血统含量、世代及胎次奶牛体型线性评分研究》文中指出为了选出优秀体型奶牛群体,提高全群产奶量,试验选取不同血统含量、不同世代、不同胎次的286头奶牛开展体型线性评分研究。结果显示:纯种荷斯坦牛体型总评分、乳房评分、体躯结构评分(P<0.05)以及乳用特征评分高于或显着高于低代杂种,而低代杂种肢蹄评分、尻部评分高于纯种;2世代奶牛在肢蹄评分、体躯结构评分、乳用特征评分方面显着高于0世代(P<0.05),0世代尻部评分显着高于2世代(P<0.05);2胎次奶牛总评分、乳房评分、肢蹄评分以及体躯结构评分显着高于1胎次(P<0.05),2胎次以后总评分呈下降趋势。提示:应加强纯种荷斯坦牛的肢蹄和尻部结构选育工作,从而减少肢蹄病和产科疾病的发生,使得奶牛群体高产健康长寿。
马丽琴,温万,邵怀峰,田佳,刘卓,王玲[3](2021)在《宁夏地区荷斯坦牛体型外貌性状与产奶性状的相关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探寻宁夏地区荷斯坦牛体型外貌性状与产奶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试验选取宁夏地区12个规模化牧场5006头头胎荷斯坦牛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305d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高峰奶量4个产奶性状,体型外貌性状采用9分制进行评分,采用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鉴定牛只的五大部位20个描述性状和总体得分性状的表型参数,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确定体型总分及7个体型外貌特征性状与各产奶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体型总分与305d产奶量、高峰奶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呈弱正相关,差异不显着(P>0.05);体躯容量与305d奶产量、高峰奶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尻部与乳脂率呈显着负相关(P<0.05);肢蹄与305d产奶量、高峰奶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乳房形态与305d产奶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高峰奶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前乳房与乳脂率成显着正相关(P<0.05);后乳房与305d产奶量、高峰奶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呈显着正相关(P<0.05);泌乳系统与305d产奶量、乳脂率、高峰奶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乳用特征与305d产奶量、高峰奶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呈显着负相关(P<0.05)。可以得出,奶牛体躯容量、肢蹄、乳房形态、后乳房、泌乳系统、乳用特征是影响荷斯坦牛产奶性状的主要因素,加强体型性状的选择对于筛选优质高产核心群及开展选种选配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刘丽元[4](2021)在《GWAS、CNV及ROH挖掘宁夏地区荷斯坦奶牛重要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宁夏地区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基于系谱信息、生产性能测定(DHI)记录和GGP Bovine 150k SNP基因型数据,利用随机回归测定日模型、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和杂合性缺失(ROH)等分析策略定位和挖掘影响荷斯坦奶牛重要生产性状的分子标记、基因组结构变异区域和相关候选基因,探索试验群体在选育和进化过程中留下的基因组选择信号,结果表明:(1)运用随机回归测定日模型对宁夏荷斯坦奶牛第一个泌乳期5个产奶性状和体细胞评分(SCS)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各性状的加性方差和永久环境方差均在泌乳初期和后期趋于较大,产量性状(产奶量、乳脂量和乳蛋白量)的遗传力在0.19~0.24之间、乳成分(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遗传力在0.39~0.42之间、体细胞评分(SCS)的遗传力为0.11。(2)利用GWAS分析策略鉴定到13个基因组区域(1Mb)、10个SNPs标记和一些已知和未知的候选基因(DGAT1、ABCG2、PTK2、TRAPPC9、SCARB1和SLCO1A2)对宁夏地区荷斯坦奶牛产奶性状和SCS有重要影响。此外,还筛选到一些具有多效性的基因(TIGAR、SPP1、LCORL、NCAPG和LAP3)不仅与牛产奶性状有关,还与乳房炎抗性、生长和屠宰等性状有关。(3)利用 PennCNV(ARS-UCD1.2)、PennCNV(UMD3.1)和 CNVPartition(UMD3.1)在试验群体常染色体基因组中检测到1,790、1,667和619个CNV区域(CNVRs),其CNVR总长度分别占常染色体总长度的14.2%、13.7%和11.0%。其中,在ARS-UCD1.2基因组中检测到41个高频率CNVRs(群体频率大于5%)。在UMD3.1参考基因组的结果中,不同方法检测到的拷贝数变异区域在群体水平上表现较高的相似度,其重叠区域总长度约为168.71Mb,分别占比PennCNV 结果的 48.9%,占 CNVPartition 结果的 58.43%。(4)关联分析共筛选到23个CNVRs对该群体产奶性状和SCS有较大效应,其中,有6个CNVRs 与已知的产奶性状 QTLs 相重叠,有 5 个 CNVRs(CNVR213、CNVR470、CNVR1061、CNVR1298和CNVR1789)内包含有与奶牛产奶性状密切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此外,本研究发现有55个样本在着名的DGAT1基因上存在拷贝数变异,由于该基因是已知与奶牛乳用性状显着相关的关键基因,探索该基因拷贝数变异对表型的影响也意义重大,目前已将这些个体例为后续验证群体名录。(5)在试验群体中共发现23个高频率ROH区域,其中有5个区域内含有大量已知的对奶牛表型有重要影响的候选基因。位于14号染色体的Win761窗口发现ROH的样本量超过总体的50%,该区域内含有大量与牛生长发育、体尺及采食量等性状显着相关的候选基因,其中包括着名的具有多效性的PLAG1和CHCHD7基因。此外,位于20号染色体ROH区域内的基因多与牛产奶性状相关,位于7、10和29号染色体上的选择区域内的候选基因多与牛繁殖性状相关。荷斯坦牛在品种培育过程中对奶牛体型、泌乳能力及公牛繁殖力等性状进行过强度选择,这些高频率的杂合性缺失区域既是该品种在选育过程中留下的选择信号。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GWAS、CNV和ROH等基因组分析方法充分挖掘影响宁夏地区荷斯坦奶牛重要性状的遗传变异和候选基因,研究结果可以为中国荷斯坦牛育种提供较为重要的基础数据,为解析荷斯坦奶牛重要性状的分子遗传机制提供线索,为后续进一步基因功能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和设计思路,为未来奶牛更精准的基因组选择方案奠定基础。
王丹,范守民,周靖航,胥磊,刘江卫,董明明,张梦华,张晓雪,黄锡霞,王雅春[5](2021)在《新疆褐牛体尺与9分制体型线性评定方法分析》文中指出牛的体型与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密切相关,体型评定数据是牛群选配计划制定的重要参考资料。本研究以新疆地区5个规模化牛场的新疆褐牛19个实测性状的数据以及23个描述性状的评分记录为基础,分析不同饲养环境以及不同选育目标方向下新疆褐牛群体间的差异与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不同生产方向新疆褐牛体型之间差异显着,乳用、肉用与兼用方向具有一定的选育基础;新疆褐牛体躯容量各性状之间呈正相关,乳房系统各性状之间均呈现高度的正相关;不同场之间乳房深度差异极显着且变异系数最大,1号场乳房深度的测量值与线性评定值均显着低于其他场。本研究结果为新疆褐牛9分制线性评定标准的制定以及新疆褐牛的选育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彭朋,李建明,蒋桂娥,杨晨东,马亚宾,倪俊卿,孙东晓[6](2021)在《河北省中国荷斯坦牛产奶和体型性状遗传参数分析》文中指出旨在探究河北省中国荷斯坦牛产奶和体型性状的遗传参数,为育种提供参考。本研究收集了2012—2018年河北省133个牛场8 891头中国荷斯坦母牛第一胎次的3个产奶性状记录(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和26个体型性状记录,利用DMU软件,以场年季、产犊月龄、鉴定年季和鉴定员效应为固定效应,以个体的加性遗传效应为随机效应,采用AIREML结合EM算法并配合动物模型对产奶性状、体型性状进行了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产奶性状的遗传力估计值范围为0.15(产奶量)~0.32(乳脂率),体型性状遗传力估计值范围为0.01(体型总分)~0.28(后乳房附着宽度)。产奶性状与体型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估计值范围分别是-0.43(产奶量与骨质地)~0.31(产奶量与尻部)、-0.59(乳脂率与尻部)~0.20(乳脂率与前乳头位置)以及-0.34(乳蛋白率与前乳头长度)~0.23(乳蛋白率与后乳头位置)。大部分体型性状与产奶量之间为遗传正相关,而与乳脂率和乳蛋白率为遗传负相关。加强对产奶性状及体型性状中的中高遗传力性状的选择,尤其对后乳房性状以及体型总分的选择,有利于奶牛生产性能的提高。
杨梦丽,王兴平,马云[7](2020)在《奶牛体型性状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体型性状可影响奶牛的生产效率(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利用年限等)、健康性状(体细胞数和蹄健康等)和繁殖性状(产犊间隔和产犊难易程度等),在奶牛育种选育中极为重要。文章综述了奶牛体型性状与生产效率、健康和繁殖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可为奶牛体型性状研究及奶牛群体遗传改良提供一定的参考。
栗敏杰[8](2020)在《河南地区荷斯坦牛功能性状和生产性状的遗传评估体系建立》文中指出本研究利用河南地区40个规模化奶牛场56306头荷斯坦牛2007年1月~2019年8月的繁殖数据和泌乳性能测定数据,建立性状质控标准、进行二级性状拟合,共17个功能性状和9个生产性状。利用SAS 9.4中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GLM)过程对功能性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再采用DMU软件中DMUAI模块结合动物模型、测定日模型估计功能性状和生产性状的方差组分、育种值、表型相关及遗传相关,最后根据前期结果拟构建河南省荷斯坦牛选择指数对牛只进行排队,选择牛只进行基因组检测验证选择指数,进而建立河南省荷斯坦牛功能性状和生产性状的遗传评估体系。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河南地区荷斯坦牛功能性状:(1)青年牛日龄性状AFS、AFC的平均值为524.4天、760.7天,IFL、NS、GL等在青年牛时期及经产牛时期分别为33天和130.5天、1.6次和2.3次、277.1天和277.4天,经产牛性状ICF、CI的平均值分别为80天、429.2天,利用年限的平均值为899.3天。(2)场、出生年季是功能性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P<0.01),其次,胎次、初配月龄、配种员、配种是否性控、此胎初配月龄、前胎产犊年季也对部分性状有极显着影响(P<0.01)。(3)功能性状的遗传力范围为0.0104(SRc)至0.2087(ICF),青年牛性状的遗传力范围为0.0159(GLh)到0.1028(AFC),经产牛性状的遗传力范围为0.0104(SRc)到0.2087(ICF),PL的遗传力为0.1007。在青年牛时期及经产牛时期均存在的功能性状,IFL、CE、SR在青年牛时期的遗传力估计值较经产牛时期高,但NS、GL、NRR56较经产生时期低。2、河南地区荷斯坦牛生产性状:(1)1胎时MY低于2胎、≥3胎,但MFP和MPP与2胎、≥3胎无差异。MUN在1胎时最高,SCS随胎次的增加而上升。305MY平均为8.5吨,平均需要75.3d达到泌乳高峰,泌乳高峰日的产奶量为34.2千克,平均泌乳持续力为7.5。(2)利用测定日模型估计MY、MFP、MPP、MUN、SCS的遗传参数,1胎、2胎、≥3胎时MY、MFP、MPP、MUN、SCS 的遗传力分别为(0.1798、0.1329、0.1344)、(0.1951、0.2400、0.2769)、(0.4669、0.3979、0.3620)、(0.2398、0.1462、0.1309)、(0.1092、0.0907、0.0907)。利用重复力模型估计305MY、DPY、PY、Per的遗传参数,遗传力分别为0.1908、0.0327、0.1336、0.0470。305MY的遗传力与测定日模型估计的一胎MY的遗传力(0.1798)相近。3、初步构建河南地区荷斯坦牛选择指数:(1)IFL、NS、GL、NRR56、CE及SR在青年牛时期和经产牛时期之间的表型相关在-0.10~0.10之间。在经产牛时期,NRR56和NS、CI和GL为高度表型相关(0.92~0.98)。PL与AFC为高度表型相关(0.80)。305MY与PY、DPY与Per之间的表型相关为中等相关。在经产牛时期,NS和IFL、ICF、NRR56,GL和ICF、CE,ICF和NRR56均呈高度遗传相关(0.74~0.97)。CE与305MY,ICF与DPY、305MY,GL与Per均呈中等负遗传相关。(2)本研究拟构建河南地区荷斯坦牛选择指数,指数中包含主要的生产性状和功能性状,305天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初产日龄、青年牛首末次配种间隔、产后首配天数、经产牛产犊难易程度、产犊间隔等性状的权重分别为25、15、15、5、10、5、10、5、10。指数构建如下:HPI=[25×305MY+15×MFP+15×MPP-5×SCS+10×AFC-5×IFLh+10×1CF-5×CEc-10×CI]/100+1000
宁江华[9](2019)在《北京荷斯坦牛体型线性性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试验以北京地区第一牧场、春燕牛场、润发牛场、缘合牛场和建广牛场的1391头奶牛为研究对象,采用9分制评定法对这些牛只23个体型线性性状进行鉴定,对结构容量、尻部、肢蹄、乳房和乳用特征等性状进行加权,获得体型总分。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5个牛场间体型总分的显着性差异。以“优秀”、“很好”、“好+”、“好”、“一般”和“差”6个等级观察该地区奶牛的发育情况。通过平均值和标准差以及与理论最优分的差值对该地区奶牛的基本表型参数进行分析。使用SPSS 22.0软件对各部分性状与体型总分之间、各部分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旨在为北京地区荷斯坦牛体型性状的改良与奶牛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试验结果如下: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牧场与其它4个牛场间体型总分差异极显着(P<0.01),建广牛场与春燕牛场、润发牛场和缘合牛场间有极显着差异(P<0.01),而春燕牛场、润发牛场和缘合牛场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第一牧场体型总分的平均值最高,其次是建广牛场,其余3个牛场均值相似。2、第一牧场和建广牛场牛群整体比较稳定,大部分牛只分布于“好+”等级,发育程度较好,但在“优秀”等级为0,“很好”等级所占比例很低,所以仍有很大改良的空间。其它3个牛场牛群分布状况较为分散,从5个牛场牛群体型总分的整体水平来看,北京地区荷斯坦牛的发育整体较为稳定。从平均值水平看,各性状评分的平均数变化范围为3.286.68,结构容量与乳房部分的体型性状平均值在6.68左右,该地区奶牛整体来说体躯较大,且乳房发育良好。整体来看,结构容量与乳房部分的体型性状与理论最优分的差值相对较小,这些性状的发育状况较之前有显着的提高与改善,而悬韧带(5.72)、后肢后视(3.16)、乳房质地(3.73)、前乳房附着(3.82)、腰强度(3.90)、蹄踵深度(4.32)等性状与最优分相差较大,仍有待进一步改良。3、北京地区荷斯坦牛的结构容量、尻部、肢蹄、乳房和乳用特征等性状与体型总体评分间均呈正相关,且有极显着差异(P<0.01),结构容量与体型总分相关为(0.157)最小,与乳房间的相关(0.865)最大。各部分各个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体深和胸宽与结构容量性状的相关较强,蹄踵深度和后肢侧视与肢蹄性状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前乳头位置、前乳房附着和后乳头位置等与乳房性状呈明显的正相关。
毛杰,王根林,余盼,张琨,刘光磊,陈振亮,潘玉春[10](2015)在《上海地区荷斯坦奶牛体型性状、产奶性状和体细胞评分的遗传统计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究荷斯坦奶牛体型性状(前乳房、后乳房、体躯容量、尻部、肢蹄、乳用特征、泌乳系统和体型总分)、产奶性状(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脂蛋比和高峰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SCS)之间的遗传相关性。[方法]统计2008—2012年间上海地区40个牧场的2 678头头胎泌乳奶牛的体型性状、产奶性状和SCS的鉴定记录,建立单性状和多性状动物模型,通过ASReml-R软件中的平均信息约束最大似然(AIREML)方法,估计上述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上海地区荷斯坦奶牛体型性状的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17(后乳房)0.52(体躯容量),产奶性状的遗传力范围是0.13(乳脂蛋比)0.59(产奶量),体细胞评分(SCS)遗传力为0.13。体型性状间和产奶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变化范围分别是0.10(尻部和后乳房)0.90(后乳房和泌乳系统)和-0.57(产奶量和SCS)0.99(产奶量和高峰产奶量)。大部分体型性状与产奶量之间为遗传正相关,体型总分与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脂蛋比、SCS的遗传相关系数(r)分别为0.61、-0.10、-0.21、0.06和-0.56;SCS与产奶量、高峰产奶量呈较强负相关,r分别为-0.57和-0.53,但是SCS与乳脂率、乳蛋白率之间为遗传正相关,r分别为0.40和0.46。[结论]加强体型性状的选择对奶牛产奶量以及乳成分的提高有利,也有利于降低体细胞数,增强个体乳房炎的抗性,体型性状的选择有利于奶牛整体健康和产奶性状的提高。
二、荷斯坦牛体型线性性状与产奶量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荷斯坦牛体型线性性状与产奶量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中国后裔信息的国内外荷斯坦公牛遗传水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评估模型 |
1.2.1 产奶性状评估模型 |
1.2.2 体型性状评估模型 |
1.2.3 健康性状评估模型 |
1.2.4 繁殖性状评估模型 |
1.2.5 长寿性状评估模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性状描述性统计 |
2.2 种公牛估计育种值 |
3讨论 |
4 结论 |
(2)不同血统含量、世代及胎次奶牛体型线性评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试验指标测定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血统含量奶牛体型线性评分分析 |
2.2 不同世代奶牛体型线性评分分析 |
2.3 不同胎次奶牛体型线性评分分析 |
3 讨论 |
3.1 不同血统含量奶牛体型线性评分分析 |
3.2 不同世代奶牛体型线性评分分析 |
3.3 不同胎次奶牛体型线性评分分析 |
(3)宁夏地区荷斯坦牛体型外貌性状与产奶性状的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测定方法 |
1.2.1. 体型外貌评分 |
1.2.2. 产奶性状的测定 |
1.3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体型总分等级分布 |
2.2 相关性状的表型参数 |
2.3 相关性状间的显着性分析 |
3 讨论 |
3.1 宁夏地区荷斯坦牛体型外貌鉴定情况 |
3.2 体型外貌性状对305d产奶量的影响 |
3.3 体型外貌性状对乳脂率的影响 |
3.4 体型外貌性状对乳蛋白率的影响 |
3.5 体型外貌性状对高峰奶量的影响 |
4 结论 |
(4)GWAS、CNV及ROH挖掘宁夏地区荷斯坦奶牛重要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奶牛遗传评估研究进展 |
1.1.1 奶牛的表型性状 |
1.1.2 选育方法和遗传评估模型 |
1.1.3 综合选择指数和多国联合评估 |
1.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1.2.1 基因分型技术 |
1.2.2 基于SNPs的GWAS分析策略 |
1.2.3 常用的GWAS分析方法 |
1.3 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研究进展 |
1.3.1 拷贝数变异定义 |
1.3.2 拷贝数变异对基因功能的影响 |
1.3.3 拷贝数变异的检测方法 |
1.3.4 人类复杂疾病拷贝数变异 |
1.3.5 牛基因组拷贝数变异 |
1.4 基因组杂合性缺失研究进展 |
1.4.1 杂合性缺失定义 |
1.4.2 杂合性缺失的研究意义 |
1.4.3 牛基因组ROH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荷斯坦奶牛产奶性状和SCS遗传评估 |
引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表型记录 |
2.1.2 数据处理 |
2.1.3 固定效应方差分析 |
2.1.4 遗传评估模型 |
2.1.5 方差组分和遗传力估计 |
2.1.6 个体育种值估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产奶性状和SCS描述性统计量 |
2.2.2 非遗传因素分析 |
2.2.3 各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
2.2.4 表型值和育种值分布及其相关性 |
2.3 讨论 |
2.3.1 各性状表型值分析 |
2.3.2 泌乳曲线及表型相关 |
2.3.3 各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
2.4 小结 |
第三章 荷斯坦奶牛产奶性状和SCS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引言 |
3.1 实验材料 |
3.1.1 表型数据 |
3.1.2 基因型数据 |
3.2 实验方法 |
3.2.1 基因型数据质控 |
3.2.2 主成分分析 |
3.2.3 关联分析 |
3.2.4 候选基因功能注释及通路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SNPs标记信息 |
3.3.2 群体结构 |
3.3.3 GWAS分析结果 |
3.3.4 多效性基因组窗口的筛选 |
3.4 讨论 |
3.4.1 群体结构 |
3.4.2 产奶性状GWAS分析结果 |
3.4.3 多效性QTLs的筛选 |
3.5 小结 |
第四章 荷斯坦奶牛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 |
引言 |
4.1 实验材料 |
4.1.1 试验群体和表型数据 |
4.1.2 基因型和信号强度文件 |
4.2 试验方法 |
4.2.1 SNPs数质量控制 |
4.2.2 推断拷贝数变异 |
4.2.3 比较CNV,构建基因组CNVRs及可视化 |
4.2.4 基于CNVRs的关联分析 |
4.2.5 CNV区域基因功能注释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SNPs和CNVs数据质控 |
4.3.2 ARS-UCD1.2和UMD3.1基因组版本中的拷贝数变异 |
4.3.3 ARS-UCD1.2和UMD3.1基因组版本中的拷贝数变异区域 |
4.3.4 产奶性状与CNVRs的关联分析 |
4.3.5 显着CNV区域重叠的QTLs |
4.3.6 显着CNV区域的基因功能注释 |
4.3.7 CNV区域重要基因的发现 |
4.4 讨论 |
4.4.1 SNPs标记信息 |
4.4.2 CNVs和CNVRs结果比较 |
4.4.3 CNVRs与产奶性状的关联分析 |
4.4.4 显着基因的功能注释 |
4.4.5 高频CNVR区域的重要基因 |
4.5 小结 |
第五章 荷斯坦奶牛基因组杂合性缺失研究 |
引言 |
5.1 研究方法 |
5.1.1 试验样本 |
5.1.2 检测ROH |
5.1.3 计算基因组近交系数(FROH) |
5.1.4 ROH区域统计分析及可视化 |
5.1.5 基因功能注释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常染色体上的SNP密度分布情况 |
5.2.2 ROH分布和近交系数 |
5.2.3 ROH总长占各染色体的比例 |
5.2.4 各牧场试验牛群基于ROH的近交程度 |
5.2.5 各长度分组下ROH的统计量 |
5.2.6 ROH窗口在各染色体上的频率分布 |
5.2.7 ROH可视化结果 |
5.2.8 高频ROH区域上基因的功能注释 |
5.3 讨论 |
5.3.1 检测和统计ROH |
5.3.2 基于ROH的近交系数 |
5.3.3 可视化ROH区域及精细定位 |
5.3.4 高频ROH区域的基因功能注释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第七章 展望 |
7.1 论文不足之处 |
7.2 下一步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新疆褐牛体尺与9分制体型线性评定方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评定项目 |
1.3评定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性状的描述性统计 |
2.2 不同生产方向下新疆褐牛各体尺性状差异对比分析 |
2.3 新疆褐牛各体尺性状相关性分析 |
2.4 新疆褐牛各线性评定性状对比 |
3 讨论 |
3.1 新疆褐牛群体体型外貌均匀度 |
3.2 新疆褐牛体躯结构对比分析 |
3.3 新疆褐牛泌乳系统差异分析 |
3.4 新疆褐牛9分制体型线性评定实施建议 |
4 结论 |
(6)河北省中国荷斯坦牛产奶和体型性状遗传参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与整理 |
1.1.1 数据来源 |
1.1.2 数据整理 |
1.2 固定效应分析 |
1.3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 果 |
2.1 产奶与体型性状的基本统计量 |
2.2 产奶与体型性状的遗传力估计值 |
2.3 产奶与体型性状的相关分析 |
3 讨 论 |
3.1 荷斯坦奶牛产奶与体型性状的遗传力 |
3.2 荷斯坦奶牛产奶与体型性状间的相关性 |
4 结 论 |
(7)奶牛体型性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体型性状对奶牛生产效率的影响 |
1.1 体型性状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
1.1.1 泌乳系统和乳用特征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
1.1.2 其他体型性状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
1.2 体型性状对奶牛功能寿命的影响 |
1.2.1 泌乳系统和乳用特征对奶牛功能寿命的影响 |
1.2.2 其他体型性状对奶牛功能寿命的影响 |
2 体型性状对奶牛健康的影响 |
2.1 体型性状对奶牛体细胞评分的影响 |
2.2 体型性状对蹄健康的影响 |
3 体型性状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
3.1 体型性状对奶牛产犊间隔的影响 |
3.2 体型性状对奶牛其他繁殖性能的影响 |
4 奶牛体型性状的分子水平研究进展 |
4.1 奶牛体型性状相关SNP检测及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
4.2 奶牛体型性状相关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
5 结 语 |
(8)河南地区荷斯坦牛功能性状和生产性状的遗传评估体系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1 文献综述 |
1.1 荷斯坦牛的功能性状和生产性状 |
1.1.1 荷斯坦牛的功能性状 |
1.1.1.1 荷斯坦牛的繁殖性状 |
1.1.1.2荷斯坦牛的长寿性状和健康性状 |
1.1.2 荷斯坦牛的生产性状 |
1.1.2.1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体系 |
1.2 荷斯坦牛功能性状和生产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
1.2.1 荷斯坦牛功能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
1.2.2 荷斯坦牛生产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
1.2.3 荷斯坦牛功能性状与生产性状的遗传进展 |
1.3 遗传参数估计方法 |
1.3.1 动物模型 |
1.3.1.1 单性状无重复动物模型 |
1.3.1.2 单性状重复力动物模型 |
1.3.2 测定日模型 |
1.3.2.1 测定日模型的演变 |
1.3.2.1 测定日子模型 |
1.3.3 基因组育种值估计 |
1.3.3.1 基因组选择的原理 |
1.3.3.2 基因组选择的应用 |
1.4 选择指数的发展 |
1.4.1 何为选择指数 |
1.4.2 各国荷斯坦牛选择指数的发展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数据收集及质控 |
3.1.1 功能性状数据 |
3.1.1.1 功能性状数据质控 |
3.1.2 生产性状数据 |
3.1.2.1 生产性状数据初步质控 |
3.1.2.2 性状转化及质控 |
3.1.3 系谱数据 |
3.2 功能性状的固定效应分析 |
3.3 遗传参数的估计 |
3.3.1 功能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
3.3.2 生产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
3.3.3 遗传参数计算 |
3.4 选择指数的构建 |
3.4.1 功能性状与生产性状的表型相关及遗传相关 |
3.4.2 牛只排队 |
3.4.3 基因组检测 |
3.4.4 选择指数的验证及调整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河南地区荷斯坦牛功能性状的遗传评估 |
4.1.1 功能性状的描述性统计 |
4.1.2 功能性状的固定效应分析 |
4.1.3 功能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
4.1.4 功能性状的遗传进展 |
4.2 河南地区荷斯坦牛生产性状的遗传评估 |
4.2.1 生产性状的描述性统计 |
4.2.2 生产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
4.2.3 生产性状的遗传进展 |
4.3 河南地区荷斯坦牛遗传评估体系的建立 |
4.3.1 功能性状与生产性状的遗传相关及表型相关 |
4.3.2 选择指数的初步构建 |
4.3.2.1 功能性状选择 |
4.3.2.2 生产性状选择 |
4.3.2.3 选择指数 |
4.3.3 河南地区荷斯坦牛基因组检测牛只HPI和IPI排队 |
4.3.4 基因组检测结果及选择指数的验证、调整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河南地区荷斯坦牛的功能性状 |
5.1.1.1 功能性状的描述性统计 |
5.1.1.2 功能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
5.1.2 河南地区荷斯坦牛的生产性状 |
5.1.2.1 生产性状的描述性统计 |
5.1.2.2 生产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
5.1.3 河南地区荷斯坦牛奶牛选择指数的构建 |
5.1.3.1 功能性状与生产性状的相关性 |
5.1.3.2 选择指数的验证及调整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 |
(9)北京荷斯坦牛体型线性性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奶牛体型线性鉴定的发展阶段 |
2 国内外体型线性鉴定历程 |
2.1 国外体型线性鉴定历程 |
2.2 国外奶牛性状评价 |
2.3 国内体型线性鉴定历程 |
3 体型线性鉴定的重要性 |
4 国内外体型性状相关研究及进展 |
5 本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5个牛场荷斯坦牛体型性状的表型参数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的来源 |
1.2 体型性状的评定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牛场间荷斯坦牛体型总分分析比较 |
2.2 5个牛场内部荷斯坦牛体型总分分析比较 |
2.3 北京荷斯坦牛体型性状表型基本参数估计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章 北京荷斯坦牛体型性状相关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北京荷斯坦牛各部分体型性状与体型总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2.2 北京荷斯坦牛结构容量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 |
2.3 北京荷斯坦牛尻部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 |
2.4 北京荷斯坦牛肢蹄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 |
2.5 北京荷斯坦牛乳房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10)上海地区荷斯坦奶牛体型性状、产奶性状和体细胞评分的遗传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1.2 固定效应水平划分 |
1.3 统计分析 |
1.3.1 分析模型、方法 |
1.3.2 方差组分的估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荷斯坦牛相关性状的基本表型参数 |
2.2 荷斯坦牛相关性状的遗传力分析 |
2.3 荷斯坦牛相关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分析 |
2.4 荷斯坦牛相关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 |
3 讨论 |
四、荷斯坦牛体型线性性状与产奶量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中国后裔信息的国内外荷斯坦公牛遗传水平比较研究[J]. 陈紫薇,张海亮,娄文琦,王凯,常瑶,刘林,麻柱,郭刚,张胜利,王雅春. 中国畜牧杂志, 2021
- [2]不同血统含量、世代及胎次奶牛体型线性评分研究[J]. 李耀东,吴宁. 畜牧与兽医, 2021(10)
- [3]宁夏地区荷斯坦牛体型外貌性状与产奶性状的相关分析[J]. 马丽琴,温万,邵怀峰,田佳,刘卓,王玲. 中国奶牛, 2021(09)
- [4]GWAS、CNV及ROH挖掘宁夏地区荷斯坦奶牛重要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D]. 刘丽元. 宁夏大学, 2021(02)
- [5]新疆褐牛体尺与9分制体型线性评定方法分析[J]. 王丹,范守民,周靖航,胥磊,刘江卫,董明明,张梦华,张晓雪,黄锡霞,王雅春. 中国畜牧杂志, 2021(05)
- [6]河北省中国荷斯坦牛产奶和体型性状遗传参数分析[J]. 彭朋,李建明,蒋桂娥,杨晨东,马亚宾,倪俊卿,孙东晓. 畜牧兽医学报, 2021(01)
- [7]奶牛体型性状的研究进展[J]. 杨梦丽,王兴平,马云. 家畜生态学报, 2020(12)
- [8]河南地区荷斯坦牛功能性状和生产性状的遗传评估体系建立[D]. 栗敏杰.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9]北京荷斯坦牛体型线性性状分析[D]. 宁江华.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10]上海地区荷斯坦奶牛体型性状、产奶性状和体细胞评分的遗传统计分析[J]. 毛杰,王根林,余盼,张琨,刘光磊,陈振亮,潘玉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