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选择河北新的经济增长点(论文文献综述)
上官婷[1](2021)在《基于多源流模型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产业政策变迁研究》文中提出体育产业是幸福产业、朝阳产业,鼓励体育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为我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促进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带来社会效益。体育产业政策作为引导产业发展的指挥棒,可以规范体育产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我国体育产业向高质量转型、体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高效合理的产业政策会加速体育产业的发展进程。文章以多源流理论为研究视角,以体育产业政策为研究对象,探讨促使产业政策变迁的动力因素,总结变迁规律,对我国未来体育产业政策的发展提出建议。通过文献资料法搜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层面的体育产业政策,了解政策发展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采用逻辑分析方法对所搜集的产业政策进行阶段的划分,用多源流理论进行分析,总结体育产业政策变迁的规律;采用理论分析法体现在以多源流理论为分析视角,从影响政策变迁的问题流、政治流、政策流出发,寻找能够打开政策之窗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在根据政策内容划分的四个阶段中,体育产业政策变迁的多源流分析显示政策探索阶段(1978-1992年)和积极发展阶段(2008-2014年)政策变迁的实现是源于问题之窗的打开,政策起步阶段(1992-2008年)政策变迁的实现是源于政治之窗的打开,快速发展阶段(2014-至今)政策变迁的实现是源于方案可行性的增强;政策变迁规律主要体现在政策变迁动力模式、政策主体变迁、政策客体变迁三方面,第一,在影响政策变迁的众多因素中,体育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经济危机突发事件的出现推动了问题之窗的打开;奥运会的成功申办及领导人的重视推动政治之窗的打开;极具操作性文件的出台,三者的组合形成了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变迁的动力模式。第二,政策发行主体由以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一家为主向为多个国家部门联合参与的转变。第三,政策客体的变迁呈阶段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政策内容和政策目标上。最后,文章对我国未来体育产业政策的发展提出优化建议:及时进行政策运行的评价,完善监督体系;合理借助突发事件,积极促进新政策的出台;听从多方意见,增强可操作性;建立各行政部门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划分工作范围;借鉴国内外体育产业政策发展的优秀经验,批判地吸收。
王今朝[2](2021)在《经济增长点的基本理论和中国实践》文中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总是起始于若干增长点。经济增长点的第一属性是产业、技术属性,第二属性才是区域属性。鉴于中国在经济增长点选择中已经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必须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做好顶层设计,特别是要选择将战略性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作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经济增长的理论比西方经济增长点理论更具高度,因而更具应用价值。
张芳[3](2020)在《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既要面临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面临着资源日益匮乏的挑战。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走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指导国民经济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这一基本国策。中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里,以GDP为主要导向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种高污染高耗能高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环境资源的约束,中国近年来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中国亟需加快推进绿色发展道路,实施发展方式向绿色转型。随着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路径不仅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造成地球资源的加速枯竭,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诟病,世界各国对绿色产业发展逐渐加以重视,理论界与实业界也广泛关注,把绿色产业发展视为突破当前发展瓶颈的新路径。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如何优化,如何稳步推进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也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对绿色产业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着重将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创新理论、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相结合,以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优化及制度创新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分析了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在研究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的动因的基础上,对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研究,以及选取国内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发展过程中经历波折的光伏产业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视角分析提出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有效路径,科技创新是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现实路径;进一步分析了三个路径在实践推进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并从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对促进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提出相关制度创新建议。全文的结构框架,除去主要研究结论之外,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论中,首先,阐述论文选题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其次,着重对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对绿色产业的国内外的不同内涵及其特征进行阐述,并对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再次,对本文的研究思路、论文写作的结构框架以及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可能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对论文涉及的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了综述。本章主要对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并对近年来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而为论文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和文献基础。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传统产业在发展路径上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首先,分析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发现传统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和不可持续;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主要运用产业组织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从环境、产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本章还对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环保产业、风力发电以及其它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绿色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的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第四章主要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分析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首先,从产业组织演化视角对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破析,并探讨了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时代特征;其次,对近年来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进行总结回顾,并进行了反思和展望。第五章主要对国外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系统分析。首先,本章将对国外发达国家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主要分析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国的在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着重分析这些发达国家绿色产业得以成功发展在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方面的有效举措;其次,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借鉴意义和启示。第六章主要是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对比研究。本章选取了两个发展径不同的案例来验证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路径选择的重要性。一个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传统汽车产业通过转型升级,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国有资本的全产业链支持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商业化的进程,从而使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不断发展壮大;另一个是光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盲目扩张,发展路径过于依靠政策补贴,发展战略混乱,技术创新不足,最终不但没有使得光伏产业获得市场竞争力反而在短时间造成产能过剩,致使整个行业停滞不前,甚至曾经的行业领军企业也濒临倒闭。通过这两个案例对比研究,本章剖析了绿色产业发展中不同的发展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第七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上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问题。首先,对中国绿色产业的生产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呈现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对生产率带动作用明显,而规模效应不明显;其次,实证分析了影响绿色产业生产率的主要因素,验证了理论假设;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从理论上提出并论述了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有效路径,促进科技创新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发展绿色产业现实路径。第八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从理论和现实视角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在实践中遇到了的障碍和困难;其次,对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遭遇的实践障碍进行了制度层面的分析,并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制度创新的必要性。第九章主要是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为了有效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首先,从产权角度,论述了绿色资源产权的界定和保护的相关制度创新问题;其次,系统地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激励机制创新问题,主要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创新、绿色产业投融资、绿色税收等方面进行激励制度创新;最后,本章还探讨了绿色产业发展与非正式制度创新的关系,主要从绿色文化、绿色社会责任和非政府绿色组织建设等角度探讨非正式制度创新问题。最后,对论文的全部内容和相关结论作简要总结。
刘文娟[4](2020)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失业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失业理论的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在马克思看来失业问题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失业现象大规模发生的前提条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物质技术基础的提高和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当今世界各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业问题,这是一个关乎一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质量的极具挑战性的重大问题。即使我国人口红利优势不如往昔,但我国人口众多,目前仍旧存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特别是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增长方式以及经济发展动力正发生深刻变革的新的历史环境中,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在形成和发生机制、内在结构、解决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一些新的特点及矛盾,从而使这一问题显得尤为复杂与突出。解决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如何破解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失业难题,构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相符合的失业治理机制,已成为理论和实践上亟需解决的课题。本文以探讨解决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失业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对马克思失业理论进行了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并在此基础上,以马克思失业理论为指导,对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失业问题做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解释,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从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失业的研究的视角出发,探究了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失业问题的生成机理以及马克思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重要启示,探讨了经济新常态下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论文共四部分:第一部分对马克思失业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及时代背景做了系统的梳理,将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失业的本质、失业产生的机理、失业人口的不同形式、失业人口的作用以及如何解决失业问题等五个方面相关论述归纳为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基本内容,为解决现实失业问题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全方位多层次分析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失业问题发生的机制,既有我国内部问题也有外部国际环境,既着眼于经济因素也关注政治因素,并阐明各因素间的联系,为文章后续章节做铺垫。第三部分提出马克思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失业问题的重要启示,通过分析马克思的逻辑思路,得出必须在发展中解决失业问题,在发展中协调各方力量,为治理失业问题破除障碍。第四部分落实到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失业实际,提出解决经济新常态下失业问题的主要路径。
孟溦蕾[5](2018)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特定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着的新进展和新成就。但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就使得通过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而从整体上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综合素质成为当下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深入发展阶段追求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的宏观背景下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而上述矛盾和问题产生的根本症结就在于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所固有的弊端和缺陷仍在持续发挥影响和效力所导致。因此,实现对上述矛盾和问题的有效克服和有力消解,其根本途径就在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实转变。本文主要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关系。五位一体生产方式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社会哲学表述,其内在地包含经济生产方式﹙简称为经济方式﹚、政治生产方式﹙简称为政治方式﹚、文化生产方式﹙简称为文化方式﹚、社会生产方式﹙简称为社会方式﹚和生态生产方式﹙简称为生态方式﹚五个方面的内容。从社会哲学角度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关系展开研究,从理论层面来讲,旨在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角度科学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身所具有的内在本质,深刻挖掘基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总体性视域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所体现的客观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系统架构以五位一体生产方式为既有逻辑前提和内在展开线索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应具有的整体性逻辑体系,从而为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切实有效转变提供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新基点。从实践层面来讲,目的在于对科学揭示和准确反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定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所具有的战略性地位和重大意义、所包含的核心内容和科学内涵、所呈现的新的特点、要求和趋势、所蕴涵的系统全面性深刻变革本质作出新的尝试和努力,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切实有效转变以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发展方式作出贡献和力量。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重新解读了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有关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理论作出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旨在提供本课题的理论研究背景并据此确定由理论推演到实践探索的具体现实路径。第二部分主要是从社会哲学角度出发,以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进行的理论探索和具体实践进程为基点,分别对作为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组成内容的经济方式之经济力与经济关系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治方式之政治力与政治关系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文化方式之文化力与文化关系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方式之社会力与社会关系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生态方式之生态力与生态关系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相互作用展开研究和探讨,旨在对呈现在五位一体生产方式总体性视域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作用机理和具体作用路径作出系统性架构。第三部分主要是从总体性角度对五位一体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简要概述和总结。旨在以本文第二部分的具体展开论述为基础,对五位一体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进行总体性概括和说明的基础上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李建柱[6](2014)在《基于新经济增长点的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核心问题在于研究:东北地区在培育文化产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这一发展战略上所存在的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经济和非经济的多重制约因素,以及为摆脱上述问题而应该采取的可行对策。根据这一研究设想,全文六章分别解决了研究背景、理论基础、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制约因素、国外经验借鉴和本地应对措施等六大问题。导论认为,培育文化产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是东北资源枯竭型城市突破资源瓶颈实现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是保存、传承、创新关东特色地域文化的可行之举,也是增强东北地区文化整体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必将对区域文化产品生产与消费方式、区域经济文化综合竞争力,乃至区域特色文化文明的保存和传承等产生长期、持续而显着的影响。第2章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现代西方思想家的若干文化发展思想。马克思主义为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根本的理论指南,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同时,应该明确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特殊语境和特殊指向,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当代西方思想界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文化资本理论、文化权利理论、思想市场理论等新观点,应深入研究上述文化理论的科学内涵,大胆吸收其理论精华,为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第3章从历史演进的视角梳理了东北地区文化产业从萌芽到繁荣的历史。东北文化产业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末现代印书馆和新式报纸,其后经过民国初期、伪满洲国时期、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等五大发展阶段,形成了表演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和动漫游戏等四大优势产业部门,为培育文化产业成为区域新经济增长点奠定了产业基础。第4章将产业经济学、文化地理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引入到对制约东北地区文化产业生长为新经济增长点的分析中,认为制约东北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因素十分复杂,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文化因素;既有体制性问题,也有制度性缺陷;既有自然地理区位原因,也有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该章主要讨论了自然地理区位、人才队伍、资本、文化体制、投融资渠道等五大制约因素,创造性地论述了文化产业观念和文化产业环境两大因素。东北特殊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特殊的文化品格,这种包容开放、多元一体的关东文化品格属于典型的北方文化涵养出来的文化品格,它正面表现为诚恳直爽、热情泼辣、幽默风趣的文化性格;反面则表现为知足常乐、小富即安、过度粗放的缺陷,缺乏文化创新的动力。这种具有双重性的文化品格衍生出了一些错误的文化产业观念,例如“文化技术化”思维、“文化泛经济化”思维,文化管制思维等,东北地区在培育文化产业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上述认识误区。针对当前东北地区思想文化领域中的保守氛围,在制度经济学家科斯和创意阶级理论创始人佛罗里达观点的启发下,本文分析了文化环境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作用,提出科学理想的文化产业环境应该具有“自由宽松、包容开放、竞争激励”的特征。受上述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东北地区在培育文化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过程中面临如下五大问题。一是文化产业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产业法规不健全;二是文化产业规模较小,产业竞争力不强;三是文化产业产品链条不完整,价值链条低端化;四是文化产业还存在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中心城市与边缘城市和农村、骨干大型文化企业和中小微型企业之间的三大发展不平衡现象;五是文化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第5章探讨了文化产业强国美国、日本和韩国培育文化产业的举措和启示。日韩两国政府在健全政府文化职能机构、拓展产业融资渠道、开拓海外文化市场等方面,美国政府在保护知识产权、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开放思想市场等方面的做法,都为东北地区振兴文化产业提供了有益启示。第6章尝试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合理对策。东北地区要培育文化产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首要之举在于厘清政府和市场的权力边界,确定双方各自的职责角色,坚持发挥政府的先导性作用和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防止政府对文化市场的过度干预和不当干预,发挥价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其次,要创新投融资模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金融杠杆作用,引导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有序进入文化产业资金紧缺的环节,同时要提高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防控文化产业风险,防止文化资源浪费。第三,东北文化产业要超越其他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关键还在于多出文化艺术精品,实现文化作品的商业化、产业化。第四,要逐步推进文化开放,扩大对外文化贸易规模,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水平和结构,发挥对外出口特殊区域对文化开放的支持作用。
孙雪梅[7](2011)在《从经济增长点的角度解读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兼论中国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文中提出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在这历史变迁的关键时刻,对经济危机的认识再次成为热点问题。本文的目的是要分析在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是当今世界主体的情况下影响经济危机的关键因素,进而探讨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认清全球经济发展方向,抓住全球经济复苏的机遇,规避风险,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梳理和总结,肯定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分析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增长点的理论,以美国两次大的经济危机作为实证分析基础,论证了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危机周期性及一般经济周期的关系,得出了暂时摆脱经济危机的关键在于发掘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论文第一部分阐述了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是第一个系统研究危机和经济周期理论的人,但却没有对此进行独立的论述,其观点散布在其许多着作中,通过对这些零散观点的梳理和总结,形成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完整体系;第二部分,概括了经济增长点的理论;第三部分论述了经济增长点在经济危机中的作用,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当前,在现有制度框架内,要暂时性的摆脱经济危机的出路在于发掘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后一部分根据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出现的领域,并结合我国经济的具体发展情况,对我国未来的产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本文主要有两条技术路线:一是马克思从制度层面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二是运用经济增长点理论分析在制度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如何暂时性摆脱经济危机。其中第二条技术条路线是由第一条技术路线延伸出来的,其作用机理和理论依据仍是第一条技术路线。
李文石[8](2008)在《基于区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技术发展模式选择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阐明区域经济增长点及技术发展模式的内涵为基础,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点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点及技术发展模式的形成条件,应用相应理论,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基于区域经济增长点的技术发展模式选择与评价原则,构建选择与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地区间的经济差异必然存在,区域经济增长点通过发挥其“极化”和“扩散”作用,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此过程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明确经济增长点及技术发展模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明确区域经济增长点的特征,明确技术发展模式的结构和内容,及以促进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确定合理的区域经济增长点及技术发展模式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有效的评价方法,对正确选择区域经济增长点及其相应的技术发展模式,促进和保障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罗仲平[9](2006)在《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工业化中期,总体上达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阶段。这一阶段工农业均有大步发展,但是区域发展差距有所拉大,“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经济社会矛盾交替激荡。“发展是硬道理”,坚持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发展中化解矛盾,必须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坚持“五个统筹”,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乡村,是新时期新阶段新条件下实现城乡协调、区域和谐、社会和谐和全面小康的现实选择。“五个统筹”首要的是统筹城乡发展。县域既是城乡结合部,又是工农汇集地。县域经济囊括工农、涵盖城乡,是国家管理的基本单位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单元,历代都受到高度关注:《史记》讲“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重新审视县域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基础上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县域范围内城镇乡经济共生,三次产业并存,多种经济形式和谐共存。发展县域经济,形成特色,是协调三次产业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地域依托。目前,我国发展中存在的二元矛盾突出、城乡结构不协调、区域发展特色不鲜明等诸多矛盾,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归结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县域经济发展不到位的小康是不全面、不均衡的小康,县域经济发展不到位的和谐是不长久、不稳固的和谐。县域经济首先必须“壮大”,夯实经济基础、壮大经济实力;着眼建立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效机制、把握“两种趋向”,县域经济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走“发展”之路,发展特色经济、培育增长点。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现实道路是培育经济增长点。县域的空间范围、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基础等等都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不可能也不应该全面开花,应该是立足资源禀赋特点、发挥比较优势、采取重点突破,发展特色经济,这也就是走增长点培育道路。培育增长点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在西部地区的具体体现。西部县域经济培育就是要依据县域的资源禀赋和历史传承,把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相辅相承的产业和地域两个空间上培育以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生态旅游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增长点,和以县城牵头、中心镇承接的链式接续的空间增长点,坚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壮大县域经济,形成区域特色经济。全文将分析对象聚焦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包括六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从概述县域经济和县域经济增长点的内涵着手,对有关县域经济增长点的相关论述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并分析了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现状和困境。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五和六章,是专题研究部分,分别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机理分析、模式构建、路径探索和制度创新四个侧面展开。论文根据新时期、新形势,进一步阐述了县域经济在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区域格局中的特殊重要地位。作为城乡结合部和工农业交汇点的县域经济,历来受到中央的重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县的历史命运如何,县域经济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何种角色?论文总结发展中大国搞现代化的经验教训,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中央的决策,认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是一条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相互交织、同步推进的道路。占我国国土面积70.4%,承载70.9%人口的县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战场,是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前沿阵地,也是承载部分农业人口转移、实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空间载体。因而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现代化和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担负着重大使命。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十一五”规划要求“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正是对县域经济认识的步步到位和充分肯定。论文根据我国的县情和西部地区具体区情,阐明培育增长点是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反差强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三农”问题突出,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区情复杂、差异巨大,进行了初步资源开发,但尚未形成优势,开展了小城镇建设,但尚不足以带动广大农村经济发展。因而县域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既不可能是“均衡发展”,也不宜选取简单的“非均衡发展”,必须走非均衡协调发展之路,其实现形式既增长点培育。进而“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推动“三产互动”、“城乡相融”,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论文提出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是产业阵容和空间载体的统一,必须以小城镇建设支持产业集聚;以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建设。论文从经济活动的产业集聚和人口分布的循优推移视角阐述了县域经济增长点的形成机理。县域经济增长点同时涵盖两个空间:既是经济活动追求规模经济效益和集聚经济效应形成的推进型优势产业部门,又是人口和经济活动集中分布的县城、中心镇和经济活动集中发展区等优势区位。县域经济增长点形成过程的实质是产业集聚与城镇化的互动推演过程:产业集聚为城市地域空间扩展和城镇化水平提高提供产业支撑;城镇化又为产业集聚的生成、发展和壮大提供空间载体,人口集聚则是产业集聚和空间集聚的指示器,引导产业集聚与城镇化互动协调。论文通过实证分析,动态描述了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产业成长和空间演进过程。论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县域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模式。论文运用县域经济增长点成长机理,定义了产业区位商和空间集聚指数两个反映产业集聚效应和空间集聚效应的指标,采用二维理论构建起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理论模型,推导出辐射型、自生型、推动型三种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理论模式;分析了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模式的形成、发展、转换和升级过程。论文探索了西部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制度创新。论文认为,制度创新是西部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前提和保障,探讨了政府管理体制创新、财政金融制度创新和土地经营制度创新问题。论文认为,县域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主体是政府,提高政府执行力和转变政府职能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内在要求;财政金融制度创新是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支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和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基础。
辛杨[10](2006)在《新经济增长点开发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共分为两篇。第一篇是理论部分,分为5章,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点开发理论与方法。第一章的内容是国内外关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研究现状,并给出相关评述。第二章在剖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内涵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新经济增长点的内涵,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点的测度阈值模型体系,并详细分析了新经济增长点的形成之源。第三章提出了市场需求、技术创新、资源、政策环境是影响新经济增长点生成的四大类因素,深刻剖析了它们对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机理。第四章是新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图谱研究,给出选择图谱的结构与类型、设计程序和作用。第五章是新经济增长点的开发流程设计,通过准备、开始、选择和评价四个阶段,最终确定了新经济增长点开发流程图。第二篇以吉林省工业为研究对象,验证本文所取得的开发新经济增长点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本篇共分四章,第六章在工业行业综合实力排序和行业发展前景及发展势头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吉林省工业开发新经济增长点的重点行业。通过对重点行业的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前景、资源和政策环境分析,得到了吉林省工业开发新经济增长点的行业布局。第七章分析和论证了柴油轿车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可行性。第八章提出了吉林省开发新经济增长点的对策建议。第九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和需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二、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选择河北新的经济增长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选择河北新的经济增长点(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源流模型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产业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体育产业政策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多源流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1.4.1 主要工作 |
1.4.2 创新点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体育产业 |
2.1.2 体育产业政策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多源流理论的基本原理 |
2.2.2 多源流理论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
2.2.3 多源流理论在中国体育产业政策变迁中的适用性研究 |
2.3 小结 |
第3章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变迁的历史过程 |
3.1 政策探索阶段:1978--1992年 |
3.1.1 政策背景 |
3.1.2 政策内容 |
3.1.3 政策特点 |
3.2 政策起步阶段:1992--2008年 |
3.2.1 政策背景 |
3.2.2 政策内容 |
3.2.3 政策特点 |
3.3 积极发展阶段:2008--2014年 |
3.3.1 政策背景 |
3.3.2 政策内容 |
3.3.3 政策特点 |
3.4 快速发展阶段:2014--至今 |
3.4.1 政策背景 |
3.4.2 政策内容 |
3.4.3 政策特点 |
3.5 小结 |
第4章 体育产业政策变迁的多源流分析 |
4.1 体育产业政策变迁的问题之窗 |
4.1.1 政策探索阶段的问题之窗 |
4.1.2 积极发展阶段的问题之窗 |
4.2 体育产业政策变迁的政治之窗 |
4.2.1 党的五代领导人的体育观和执政理念 |
4.2.2 政策起步阶段的政治之窗 |
4.3 三条源流的耦合 |
4.3.1 政策探索阶段三源流的汇合 |
4.3.2 政策起步阶段三源流的汇合 |
4.3.3 积极发展阶段三源流的汇合 |
4.4 对多源流理论的进一步检验 |
4.5 小结 |
第5章 对体育产业政策变迁规律的探讨 |
5.1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变迁的规律 |
5.1.1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变迁动力模式解析 |
5.1.2 政策主体的变迁分析 |
5.1.3 政策客体的变迁分析 |
5.2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发展的优化建议 |
5.2.1 及时进行政策运行的评价,完善监督体系 |
5.2.2 合理借助突发事件,积极促进新政策的出台 |
5.2.3 听从多方意见,增强可操作性 |
5.2.4 建立各行政部门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划分工作范围 |
5.2.5 借鉴国内外产业政策发展的优秀经验,批判地吸收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2)经济增长点的基本理论和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点选择中存在的问题 |
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必须做好顶层设计 |
选择经济增长点要特别注意发挥政府作用 |
结语 |
(3)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基本概念界定 |
1.2.1 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界定 |
1.2.2 绿色产业的内涵界定 |
1.2.3 绿色产业的特征 |
1.2.4 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及绿色产业的关系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 |
2.1.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循环经济理论 |
2.1.4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2.1.5 产业创新理论 |
2.1.6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
2.1.7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 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文献综述 |
2.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趋势研究 |
2.2.2 发展绿色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关系的研究 |
2.2.3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评价研究 |
2.2.4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与区域经济的相关研究 |
2.2.5 绿色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相关性的研究 |
第3章 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与现状 |
3.1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
3.1.1 传统产业发展依赖的主要经济学理论 |
3.1.2 我国传统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及其依赖性 |
3.1.3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
3.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 |
3.2.1 环境和资源约束迫使发展绿色产业 |
3.2.2 生产要素供给充分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
3.2.3 人类文明发展和绿色消费需求促进了绿色产业发展 |
3.2.4 国家竞争力提升需要发展绿色产业 |
3.3 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
3.3.1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 |
3.3.2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第4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 |
4.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 |
4.1.1 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一个产业组织的视角 |
4.1.2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
4.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 |
4.2.1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现状 |
4.2.2 当前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的思考与展望 |
第5章 国外绿色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路径选择启示 |
5.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1.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1.2 美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2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2.1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2.2 法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3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3.1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3.2 日本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4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对我国绿色产业路径选择的启示 |
第6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比较研究 |
6.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案例分析 |
6.1.1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
6.1.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成效 |
6.1.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路径优势分析 |
6.2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的案例分析 |
6.2.1 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
6.2.2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 |
6.2.3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历程的路径劣势分析 |
6.3 案例比较与启示 |
第7章 中国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与路径选择研究 |
7.1 我国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 |
7.1.1 模型选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
7.1.2 实证结果分析 |
7.2 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7.2.1 理论假设 |
7.2.2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
7.2.3 数据来源及统计分析 |
7.2.4 假设检验 |
7.2.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理论分析 |
7.3.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绿色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
7.3.2 科技创新是绿色产业发展根本路径 |
7.3.3 国有资本是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
第8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分析 |
8.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 |
8.1.1 利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1.2 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1.3 国有资本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2 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实践障碍的制度分析 |
8.2.1 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
8.2.2 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制度创新必要性 |
第9章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9.1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产权制度创新 |
9.1.1 绿色产业产权界定的制度创新 |
9.1.2 绿色技术产权保护的制度创新 |
9.1.3 绿色产业产权交易的制度创新 |
9.2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
9.2.1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
9.2.2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投融资激励机制创新 |
9.2.3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绿色税收制度创新 |
9.3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非正式制度创新 |
9.3.1 绿色文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9.3.2 企业绿色社会责任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9.3.3 非政府绿色组织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失业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失业理论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述评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重点 |
(二)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失业理论概述 |
一、马克思失业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思想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失业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
(二)马克思失业理论的思想理论来源 |
二、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基本内容 |
(一)资本主义失业的本质及根源 |
(二)资本主义失业的原因 |
(三)失业人口的存在形式 |
(四)失业人口的双重效用 |
(五)关于失业消亡的设想 |
第二章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失业问题的发生机制 |
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涵义及基本特征 |
(一)经济新常态的涵义 |
(二)经济新常态的特征 |
二、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失业问题发生的内部因素 |
(一)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 |
(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 |
(三)失业救助难度较大 |
(四)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矛盾 |
(五)教育、培训体制机制与人力资源有效开发的矛盾 |
三、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失业问题发生的外部因素 |
(一)阶段性发生的国际经济危机 |
(二)发达国家有意设置的贸易壁垒 |
(三)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对我国传统产业的冲击 |
(四)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环境 |
第三章 马克思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 |
一、马克思失业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
(一)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导向 |
(二)必须充分尊重市场对劳动力的调控配置 |
(三)有效履行政府职能,提升就业质量 |
(四)保障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
二、马克思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重要启示 |
(一)统筹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的关系 |
(二)完善劳动力市场治理结构 |
(三)崇尚劳动,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 |
(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
(五)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
第四章 经济新常态下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路径 |
一、推进就业优先政策,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
(一)提供促进就业的金融政策支持 |
(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三)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就地就业 |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
(一)坚持教育在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 |
(二)开展职业教育转变就业思维 |
(三)教育资源分配合理化 |
三、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拓宽就业创业的渠道 |
(一)畅通人才市场就业信息发布渠道 |
(二)鼓励劳动者创业 |
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营造公平就业的环境 |
(一)建立城乡统一平等就业的劳动力市场 |
(二)建立劳动者工资的浮动机制 |
五、健全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
(一)坚持党和政府对劳动关系的协调 |
(二)以建立企业劳动冲突管理系统为着手点 |
(二)强化工会组织在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
1.选题的理论依据 |
2.选题的实践依据 |
3.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2.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3.研究现状述评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 |
1.论文的研究方法 |
2.论文的创新之处 |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问题 |
(五)论文的基本思路 |
第一章 五位一体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概述 |
第一节 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 |
1.马克思关于全面生产理论和人类四生活论断 |
2.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观点 |
第二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背景和概念内涵 |
2.马克思主义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方式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力 |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科技创新 |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 |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
第二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关系 |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生产机制创新 |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分配制度完善 |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现代市场体系培育 |
4.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消费政策调整 |
第三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治方式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治力 |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坚持党的领导 |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府职能转变 |
第二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治关系 |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第四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文化方式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文化力 |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文化产业发展 |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文化创新建设 |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道德素质提升 |
第二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文化关系 |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生态文化发展 |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和谐文化构建 |
第五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方式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力 |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民生建设 |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
第二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关系 |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公正建设 |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稳定创设 |
第六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生态方式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生态力 |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生态产业发展 |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生态文明建设 |
第二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生态关系 |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生态消费转型 |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循环经济机制完善 |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环境保护制度调整 |
4.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资源节约政策进步 |
第七章 五位一体生产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互作用 |
第一节 五位一体生产方式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作用 |
1.经济方式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性作用 |
2.政治方式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保证性作用 |
3.文化方式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导引性作用 |
4.社会方式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保障性作用 |
5.生态方式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性作用 |
第二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促进作用 |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经济方式的创新性作用 |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政治方式的变革性作用 |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文化方式的推动性作用 |
4.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社会方式的牵引性作用 |
5.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生态方式的促进性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新经济增长点的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格目录 |
插图目录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价值 |
1.3 研究成果述评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成果评价 |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文化产业基础理论概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文化产业 |
2.1.2 经济增长点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精神生产和文化建设的理论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思想 |
2.2.2 列宁文化革命思想 |
2.2.3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 |
2.2.4 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战略 |
2.3 西方学者关于文化资本和文化软权力的理论 |
2.3.1 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 |
2.3.2 约瑟夫·奈的软权力学说 |
2.3.3 科斯的思想市场理论 |
2.4 几点评论 |
第3章 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 |
3.1 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演进 |
3.1.1 清末和民国前期(—1931 年):东北文化产业的萌芽 |
3.1.2 伪满洲国时期(1931—1945):虚假繁荣表象下的扭曲发展 |
3.1.3 解放战争与建国初期(1945—1955):由灰烬走向繁荣 |
3.1.4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1956—1978):文化生产的全面非商业化 |
3.1.5 改革开放时期(1978—2007):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重新起步 |
3.2 东北地区文化产业的现状分析 |
3.2.1 表演艺术产业 |
3.2.2 广播影视产业 |
3.2.3 新闻出版产业 |
3.2.4 动漫游戏产业 |
第4章 东北地区培育文化产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面临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
4.1 面临的问题 |
4.1.1 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配套规制不完善 |
4.1.2 产业规模较小,整体竞争力不强 |
4.1.3 产品链不完整;价值链低端化 |
4.1.4 存在业态、区域、市场主体三大不平衡 |
4.1.5 发展动力不足:文化消费、文化贸易和区域增长极 |
4.2 制约因素 |
4.2.1 自然地理区位与历史文化资源 |
4.2.2 区域文化品格与产业发展误区 |
4.2.3 人力资源储备与人才成长环境 |
4.2.4 高新技术与创新能力 |
第5章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借鉴与启示 |
5.1 日本 |
5.1.1 日本内容产业发展概况 |
5.1.2 日本内容产业崛起背后的密码 |
5.2 韩国 |
5.2.1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
5.2.2 韩国文化产业振兴的支撑措施 |
5.3 美国 |
5.3.1 美国版权产业发展概况 |
5.3.2 美国促进版权产业繁荣的举措 |
5.4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5.4.1 突出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是文化产业振兴的根本前提 |
5.4.2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克服文化产业资金瓶颈的必由之路 |
5.4.3 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是提供文化人力资源的重要环节 |
5.4.4 推动国际文化贸易是提高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渠道 |
第6章 东北地区培育文化产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的对策选择 |
6.1 明确政府和市场权力边界,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
6.1.1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先导作用 |
6.1.2 要协调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
6.2 创新投融资体制,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来源 |
6.2.1 完善投融资相关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 |
6.2.2 畅通投融资渠道,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主体结构 |
6.2.3 提高文化资产监管水平,防控文化产业投融资风险 |
6.3 注重创意特色融入,打造区域文化产业精品 |
6.3.1 为文化产品提供先进的“内容”来源 |
6.3.2 将东北特色文化资源转化成创意特色 |
6.3.3 打造区域文化产业品牌 |
6.3.4 培育特殊产业技能人才 |
6.4 推动文化开放,使区域文化走出去 |
6.4.1 提高东北在国际文化贸易中的市场份额 |
6.4.2 加强集聚区对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 |
6.4.3 创新东北文化产业对外合作模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7)从经济增长点的角度解读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兼论中国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国外研究述评 |
2.国内研究述评 |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1.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论文的结构框架 |
(四)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概述 |
(一)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形成 |
(二)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基本内容 |
1、经济危机的表现和实质 |
2、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
3、经济危机的根源 |
4、经济危机的直接推动力 |
5、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即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
6、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
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国际市场上的可扩散性 |
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二重性 |
二、经济增长点的一般理论概述 |
(一) 经济增长点的定义和内涵 |
1、经济增长点的定义 |
2、经济增长点的内涵 |
(二) 经济增长点的选择标准 |
1、市场需求强劲 |
2、潜在供给能力富有弹性 |
3、创新潜力较强及成长性良好 |
4、经济渗透力及带动效应强大 |
(三) 经济增长点的生成条件 |
(四) 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方式和途径 |
1、从需求角度看 |
2、从供给角度看 |
3、从供需结合的角度看 |
(五) 经济增长点的作用机制 |
三、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思考 |
(一) 坚持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科学性 |
(二) 发展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
1、解读的基本前提准备 |
2、对经济危机的直接推动力的解读 |
3、对经济危机周期性物质基础的解读 |
(三) 美国两次大危机中经济增长点的作用分析 |
1、从经济增长点的角度解读1929的经济危机 |
2、从经济增长点的角度解读2007年开始的经济危机 |
四、中国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
(一) 稳定农业家庭经营制,实现农业现代化 |
(二) 把握住第四次科技革命,发展新能源技术等产业 |
(三) 发展循环经济,转变传统工业化发展方式 |
(四) 合理发展虚拟经济,以此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
(五) 纵深发展第三产业,打造现代服务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及艺术作品 |
致谢 |
(8)基于区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技术发展模式选择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的基本内容 |
1.3.2 研究内容结构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拟采用的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1 区域经济学理论 |
2.1.1 区位理论研究 |
2.1.2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研究 |
2.1.3 国内研究状况 |
2.2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1 产业的含义与分类 |
2.2.2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
2.2.3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观点 |
2.2.4 产业经济学在我国的引进和发展 |
2.3 经济增长理论 |
2.3.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3.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3.3 新增长理论 |
2.3.4 增长极理论 |
2.4 技术选择理论 |
2.4.1 技术的含义及其分类 |
2.4.2 技术选择概念的提出及其现实意义 |
2.4.3 技术选择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经济增长点与技术发展模式的内涵及二者互动机理 |
3.1 经济增长点的内涵与特征 |
3.1.1 经济增长点的内涵 |
3.1.2 经济增长点的特征 |
3.2 区域技术发展模式的内涵和结构 |
3.2.1 区域技术发展模式的内涵 |
3.2.2 区域技术发展模式的构成 |
3.3 区域经济增长点与技术发展模式的互动机理 |
3.3.1 区域经济增长点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3.3.2 合理的技术发展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 |
3.3.3 区域经济增长点的顺利发展有赖于合理的技术发展模式 |
3.3.4 区域经济增长点是技术发展模式选择的重要依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区域经济增长点的选择模型研究 |
4.1 区域经济增长点的形成条件 |
4.2 区域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原则 |
4.3 区域经济增长点选择的指标体系 |
4.4 区域经济增长点的选择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区域技术发展模式的选择与评价模型研究 |
5.1 区域技术发展模式选择与评价的程序和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区域技术发展模式选择与评价的程序 |
5.1.2 区域技术发展模式选择与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 基于区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技术发展模式选择模型 |
5.2.1 区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基本内容 |
5.2.2 区域技术发展模式在经济增长点培育中的作用机理分析 |
5.2.3 基于区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技术发展模式选择模型 |
5.3 区域技术发展模式的综合评价模型 |
5.3.1 区域技术发展模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
5.3.2 区域技术发展模式的综合评价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区域经济增长点的技术发展模式实证研究 |
6.1 区域经济增长点的选择 |
6.1.1 区域经济增长点评价指标的计算 |
6.1.2 区域经济增长点的选择 |
6.2 基于区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技术发展模式的选择 |
6.2.1 提出备选的区域技术发展模式 |
6.2.2 基于区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技术发展模式的选择. |
6.3 区域技术发展模式的综合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7.4 本章小结 |
致谢 |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9)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结构与内容 |
三、主要创新观点 |
第一章 县域经济增长点的内涵与特征 |
第一节 若干范畴界定 |
一、县域经济 |
二、县域经济增长点 |
第二节 县域经济增长点的特征 |
一、县域经济增长点的基本特征 |
二、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三节 国内外对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研究述评 |
一、西方学者的若干理论表述和理论观点 |
二、我国学者的理论探索与创新 |
三、我国党和政府重要文献对县域经济发展和增长点培育的阐述 |
四、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第二章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现状与思考 |
第一节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
一、正视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客观存在的不足 |
二、西部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分析 |
三、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增长点培育 |
第二节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现状与思考 |
一、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现状 |
二、西部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
三、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基本思路 |
第三章 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机理分析 |
第一节 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产业成长机理 |
一、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产业成长阶段 |
二、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产业成长动力机制 |
第二节 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空间演进机理 |
一、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空间演进轨迹 |
二、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空间演进动力机制 |
第三节 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产业与空间耦合机理 |
一、产业成长对空间演进的作用机理 |
二、空间演进对产业成长的作用机理 |
三、产业成长与空间演进的耦合机理 |
第四章 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模式构建 |
第一节 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基本原则 |
一、统筹性原则 |
二、比较优势原则 |
三、市场导向原则 |
四、效益原则 |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二节 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理论模式构建与选择 |
一、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理论模式构建 |
二、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理论模式选择 |
第三节 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现实模式选择 |
一、农业产业化模式 |
二、优势资源开发模式 |
三、劳务经济模式 |
四、市场导向模式 |
五、边境贸易模式 |
第五章 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路径探索 |
第一节 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与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
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提供产业支撑 |
二、实施科技兴农,为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提供技术支撑 |
三、深化农村物流体制改革,为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提供载体 |
第二节 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与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 |
一、培育优势产业,走特色经济之路 |
二、以园区推进工业集中,加快县域经济增长点的培育 |
三、加强招商引资,利用外部力量提升县域经济增长点的培育 |
第三节 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与中心城镇开发 |
一、调整行政区划,提高中心城镇的集聚效应 |
二、强化城镇产业支撑,合理安排城镇的“产业—空间”结构 |
三、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多渠道筹集中心城镇建设资金 |
第四节 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一、坚持科学的资源开发观,合理有序利用资源 |
二、加强政府对市场主体的引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第六章 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制度创新 |
第一节 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政府管理体制创新 |
一、健全行政机制,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
二、深化改革,实施政府自我创新 |
三、完善决策程序,提高决策透明度 |
第二节 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财政金融制度创新 |
一、规范财政预算体制,实施“省直管县” |
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信用担保体系,增强县域企业的融资能力 |
三、开放资本市场,引进风险投资 |
第三节 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土地经营制度创新 |
一、明晰产权,推动土地股份制改革 |
二、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增强土地经营的集约性 |
三、加强土地生态补偿机制,规划土地合理使用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中文部分 |
二、外文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10)新经济增长点开发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0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一篇 新经济增长点开发理论与方法研究 |
第一章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
1.1 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 |
1.1.1 马克思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 |
1.1.2 邓小平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 |
1.1.3 科学发展观理论 |
1.2 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西方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2 国内关于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3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2 国内关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
1.4 经济增长点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
1.4.1 关于经济增长点概念的研究 |
1.4.2 关于经济增长点的基本属性研究 |
1.4.3 关于经济增长点的选择标准研究 |
1.4.4 经济增长点理论研究评述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经济增长点及其形成之源 |
2.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内涵 |
2.1.1 经济增长 |
2.1.2 经济发展 |
2.1.3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与相关性 |
2.2 新经济增长点的内涵 |
2.2.1 经济增长点概念的界定 |
2.2.2 新经济增长点概念的界定 |
2.3 新经济增长点测度阈值模型体系 |
2.3.1 测度阈值及其作用 |
2.3.2 确定新经济增长点测度阈值的原则 |
2.3.3 新经济增长点测度阈值模型体系 |
2.4 新经济增长点形成的可行性研究 |
2.4.1 技术可行性分析 |
2.4.2 经济可行性分析 |
2.4.3 物资保证可行性分析 |
2.4.4 生产可行性分析 |
2.5 新经济增长点形成之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经济增长点生成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
3.1 市场需求因素对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机理 |
3.1.1 市场需求的基本含义 |
3.1.2 市场需求对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 |
3.1.3 需要注意的问题 |
3.1.4 市场需求作用的数学解释 |
3.1.5 市场需求预测 |
3.2 技术创新因素对新经济增长点作用机理 |
3.2.1 技术创新的内容 |
3.2.2 技术创新对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 |
3.3 资源因素对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机理 |
3.3.1 资源的内容 |
3.3.2 资源对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 |
3.3.3 资源支撑度的分析与评价 |
3.4 政策环境因素对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机理 |
3.4.1 政策环境的内涵 |
3.4.2 政策环境因素对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 |
3.5 四类因素交互作用结构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经济增长点选择图谱研究 |
4.1 新经济增长点选择图谱的结构与类型 |
4.2 新经济增长点选择图谱设计程序 |
4.3 新经济增长点选择图谱的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经济增长点开发流程设计 |
5.1 准备阶段 |
5.2 开始阶段 |
5.3 选择阶段 |
5.4 评价阶段 |
5.5 新经济增长点开发流程图 |
5.6 本章小结 |
第二篇 开发新经济增长点实证研究 |
第六章 吉林省工业开发新经济增长点行业布局研究 |
6.1 工业行业综合实力排序 |
6.1.1 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测算模型 |
6.1.2 各行业综合实力的测算及排序 |
6.2 生成新经济增长点的重点行业选择 |
6.2.1 重点行业选择依据 |
6.2.2 重点行业的确定 |
6.3 重点行业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
6.3.1 重点行业市场需求预测结果 |
6.3.2 重点行业市场需求评价与分类 |
6.4 重点行业技术创新前景分析 |
6.4.1 重点行业科技创新成果统计 |
6.4.2 按科技创新成果对重点行业分类 |
6.5 资源与政策环境分析 |
6.5.1 吉林省资源禀赋分析 |
6.5.2 按资源禀赋对重点行业分类 |
6.5.3 吉林省政策环境分析 |
6.5.4 按政策环境对重点行业分类 |
6.6 吉林省工业开发新经济增长点行业布局 |
6.6.1 吉林省工业新经济增长点选择图谱 |
6.6.2 吉林省工业开发新经济增长点的行业布局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柴油轿车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可行性分析 |
7.1 国内外柴油轿车发展现状分析 |
7.2 柴油轿车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图谱分析 |
7.2.1 柴油轿车市场需求预测 |
7.2.2 柴油轿车生产技术分析 |
7.2.3 资源禀赋分析 |
7.2.4 政策环境分析 |
7.2.5 柴油轿车生成新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图谱 |
7.3 柴油轿车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测度阈值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吉林省开发新经济增长点的对策建议 |
8.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消费热点 |
8.2 依托技术创新,不断提高新经济增长点的科技含量 |
8.3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延长产业链 |
8.4 加快转换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
8.5 本章小节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附表1 吉林省制造业综合实力评价指标统计数据 |
附表2 重点行业市场需求预测经济分析指标 |
附录1 综合实力的测算过程及结果 |
附录2 市场需求预测模型及其检验评价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四、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选择河北新的经济增长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源流模型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产业政策变迁研究[D]. 上官婷.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经济增长点的基本理论和中国实践[J]. 王今朝.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1(06)
- [3]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D]. 张芳. 吉林大学, 2020(03)
- [4]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失业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失业理论的探析[D]. 刘文娟.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关系研究[D]. 孟溦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6]基于新经济增长点的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李建柱. 吉林大学, 2014(09)
- [7]从经济增长点的角度解读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兼论中国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D]. 孙雪梅. 曲阜师范大学, 2011(10)
- [8]基于区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技术发展模式选择与评价研究[D]. 李文石. 吉林大学, 2008(12)
- [9]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点研究[D]. 罗仲平. 四川大学, 2006(07)
- [10]新经济增长点开发理论与方法研究[D]. 辛杨. 吉林大学,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