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昆线青山隧道出口施工环保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史箫笛[1](2019)在《滇东北高原斜坡地带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隧道工程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滇东北高原斜坡地带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之间的过渡带,地形切割强烈,形成极具特色的峡谷地貌,该地带内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岩相复杂多变,辨识在此特殊地质背景下的岩溶发育特征、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岩溶水流系统模式、岩溶水来源及水岩相互作用,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南地区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如火如荼,该地带更是由川入滇的必经之道,深刻认识其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为交通工程的建设在预测及防治岩溶涌突水病害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显得尤为重要。论文通过查阅西南地区有关资料,结合斜坡地带特殊地质环境背景,采用水文地质调查统计及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水文地质剖面法、gis三维数据提取法、水文地球化学法和模糊数学法等技术方法,从岩溶发育特征出发,阐明了研究区岩溶含水系统及岩溶水流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制约下的隧道涌突水预测评价问题,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依据研究区宏观地质背景,结合现场调查统计的各可溶岩层组岩溶地貌类型发育特征,分析了岩溶发育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其岩溶发育强度和空间分布特征除受岩性和构造影响外,受水系的分割作用明显,即深切河谷和浅切沟谷区对岩溶发育特征的影响。(2)通过分析可溶岩含水岩组的介质类型及空间分布特征,并根据岩溶含水层组、含水介质特征、地质构造特征及岩溶水动力条件归纳出了纯层平缓褶皱型、均匀状背斜多层型、均匀状向斜多层型、断裂型和背斜-断裂复合多层型五种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及其主要特征。(3)将研究区划分为2个一级岩溶水系统、6个二级岩溶水系统和14个三级岩溶水系统,阐述了其主要特征。采用面积-高程法地貌旋回理论计算了各流域HI值,结果表明区内绝大多河流处于壮年期。提出了深切河谷型、浅切沟谷型、深切河谷-深切沟谷复合型及绕轴转动-浅切沟谷型四种岩溶水流系统模式,阐述了其岩溶水动力循环特征。(4)分析了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和岩溶水流系统模式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受控于深切河谷水流系统模式时,易形成以管道网络为主的介质类型,而当受控于浅切沟谷水流系统模式时,易形成以裂隙网络为主的介质类型。(5)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对隧道工程涌突水的控制作用体现在涌突水模式上,而岩溶水流系统模式则影响岩溶水动力分带的发育深度及完整性,进而影响处在不同分带位置上的隧道涌突水灾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水动力分带4类岩溶涌突水灾害主控因素。(6)提出了滇东北高原斜坡地带不同岩溶水文地质条下的涌突水预测方法,在深切河谷水流模式影响下的岩溶水文地质结构,以管道网络介质为主,宜采取非确定性方法,即进行岩溶涌突水危险性等级评价,而在浅切沟谷影响下的岩溶水文地质结构,以裂隙网络介质为主,宜采用确定性方法,即进行涌突水量计算。(7)采用地下水径流模数法、地下水动力学法对小草坝隧道穿越T1y灰岩分2段进行岩溶涌突水量计算,预测正常涌水量值分别为1047.6m3/d和563.3m3/d;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隧道穿越P1m灰岩分7段进行岩溶涌突水危险性评价,预测危险性等级分别为IV、I、I、I、I、I、IV。
康小兵[2](2009)在《隧道工程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认为瓦斯灾害是隧道建设中的重大灾害之一,主要表现为中毒、窒息、燃烧、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五种情况,其中以瓦斯爆炸最易发生,一旦发生瓦斯灾害,后果往往十分严重。随着我国基础交通的建设和发展,穿越煤系地层的隧道越来越多,隧道施工瓦斯灾害事故也在不断的增加。因此,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防范和减轻瓦斯灾害的重要性,迫切需要寻求有效的隧道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与手段。本文在研究我国大量已有瓦斯隧道的基础上,归纳分析各瓦斯隧道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及施工中瓦斯状况,通过对影响隧道瓦斯灾害危险性的地质因素、瓦斯因素和施工时人为因素等研究,遵循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基本学术思想,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隧道工程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技术方法体系。研究成果既达到了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的目标,又在隧道工程瓦斯灾害调查技术和危险性评价方法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在系统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从瓦斯的生成、赋存条件和分布规律三个方面入手,通过统计分析我国瓦斯隧道所处地质环境条件,得出隧道瓦斯状况与我国区域性瓦斯分布密切相关,高瓦斯隧道多位于区域性高瓦斯区、高瓦斯带,低瓦斯隧道多位于区域性低瓦斯区、低瓦斯带。(2)针对隧道工程规划选线阶段资料储备不足的情况,结合影响瓦斯赋存分布的影响因素,用地质工程理论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以地质宏观判断为主的简洁的瓦斯隧道分级评价方法。分级评价以隧道所处区域性瓦斯区带、隧道埋深以及隧址区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地下水出露程度为评价指标,采取影响因素综合评判法进行瓦斯隧道分级评价。(3)针对设计施工阶段对工程条件了解要求较高以及此时基础资料相对丰富的情况,在瓦斯隧道分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同时参照2002版《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建立隧道工程施工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瓦斯隧道施工危险性评价包含两个部分,首先是瓦斯隧道的分区评价,然后是叠加施工因素进行修正。分区评价以隧道瓦斯涌出量、瓦斯压力、地质构造、煤体结构类型、地下水状况和工区距煤层距离六个指标组成评价指标,分区评价是自然地质条件下隧道各区段危险性评价,同时也是施工危险性评价的基础和本底值。施工时由于瓦斯防治措施、瓦斯管理、施工经验和技术水平的不同瓦斯灾害危险性也不同,因而在分区评价基础上考虑这四个修正因素进行瓦斯隧道施工危险性评价。评价方法采用影响因素综合评判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可拓评判法三种方法。(4)针对有瓦斯突出危险区掌子面可能出现的瓦斯突出危险,建立起瓦斯隧道施工掌子面突出危险性评价方法。以最大埋深、地质构造、超前钻探时动力现象、最大瓦斯压力、最大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和煤体结构类型为突出危险性评价指标,对指标逐个判别进行预测评价。(5)瓦斯隧道分级评价、瓦斯隧道施工危险性评价、瓦斯隧道施工掌子面突出危险性评价三个层次构成了隧道工程的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体系,从而在隧道选线、设计、施工阶段均能对瓦斯灾害进行快速准确的评价,进而采取相应的工程防治措施。在评价方法的建立过程中,对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采取主观(层次分析法)和客观(关系矩阵法、灰色关联法)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各主客观方法计算出指标重要性相同,在指标权重计算方面是可行的,为了同时体现主观信息和客观信息,本文最后用综合集成赋权法对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权重赋值。(6)以紫坪铺隧道为例对隧道工程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进行了具体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通过紫坪铺瓦斯隧道地质环境条件描述,研究评价指标的实际状态,根据评价指标量化标准赋值,在此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隧道工程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对紫坪铺隧道瓦斯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隧道实际状况达到了较好的一致性,并根据隧道危险性等级结合地质条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罗占夫[3](2007)在《特长隧道射流通风与多作业面条件下通风技术》文中认为随着地下空间技术的不断发展,交通、水电、地下铁道等工程的地下开挖空间越来越大。在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中,保护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施工通风就是其中的主要措施之一。圆梁山瓦斯特长隧道是国内第一条钻爆法开挖,设平导采用射流通风技术施工的隧道,射流通风技术为施工创造了良好的作业环境。 施工射流通风方法属于巷道式通风法,在隧道运营通风中,射流通风技术较为成熟,在隧道施工通风中,由于有局扇的存在,射流通风风量会产生变化。本文通过通风网络风路图,依据风压平衡定律和风量平衡定律建立非线性方程组,求解施工射流通风中的风量,并以此确定了射流风机位置对局扇风量影响和最节能的横通道风流控制方法。 本文通过瓦斯综合防治技术,解决了圆梁山隧道的瓦斯施工安全问题。通过推行施工通风专业化管理,使通风设计方案真正落到了实处,通风效果得到充分的体现。最后,对下一步工作的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在圆梁山隧道的施工通风中,结合该隧道特点,成功实施了射流通风技术,并进一步完善形成了施工射流通风的风量方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有平行双孔的瓦斯隧道,同时也可在有辅助坑道的长大隧道或者大规模地下空间的施工通风中推广应用。
赵军喜[4](2005)在《通风技术对隧道快速施工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结合工程实例,从通风方案、设备配套和管理技术等方面,介绍了通风技术对隧道快速施工的影响。
刘洪伟,李建华[5](2002)在《不同围岩条件下大跨隧道的施工方案探讨》文中指出本文以内昆线三座大跨车站隧道修建为对象,针对三个具体工点的不同地质条件下所采取的不同施工方案,从方案比选、数值计算、施工效果等方面对大跨隧道的多种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为以后大跨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了参考。
刘洪伟,孙学斌[6](2001)在《内昆线青山隧道出口施工环保技术》文中研究指明结合内昆线青山隧道出口段施工实践 ,对隧道施工与环保工作的有机结合、协同处理进行探讨。
刘洪伟[7](2001)在《巷道式通风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结合工程实例 ,对有平行导坑的长大隧道及并行相邻长隧道的施工通风技术的改进完善进行系统的总结、探讨。
郑玉欣[8](2001)在《加强现场技术管理是实现质量目标的前提——概述内昆线中隧集团管段现场技术管理》文中认为 1 前言 现场技术管理工作是企业完成施工生产任务,提供优质产品,实现质量目标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场技术管理从施工调查到竣工验交,从质量保修到工程评优,涵盖工程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其内容具体,目标明确,自成体系且融汇到整个管理体系中。
刘洪伟[9](2001)在《巷道式通风探讨》文中认为目前在我国隧道工程建设中,利用平行导坑做为长大隧道的辅助坑道的情况日益普遍,平行相邻隧道的修建亦不时出现。针对此类双洞条件,经济合理地设计与有效地实施施工通风方案,无疑可以提高隧道施工水平。而传统的及改良的巷道式通风仍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如:风机布置数量多、功率大,经常移拆风机,风流方向不易控制,存在污风循环,以及难以解决多工作面施工通风等问题。本章结合工程实例,对有平行导坑的长大隧道及平行相邻长隧道的施工通风技术的改进、完善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探讨。
刘洪伟[10](2001)在《“2+1”近距车站隧道施工技术》文中认为我国近年来交通工程中出现不少近距并行隧道 ,该种隧道对施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根据双孔隧道的特点建立施工模式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此问题进行总结探讨
二、内昆线青山隧道出口施工环保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昆线青山隧道出口施工环保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滇东北高原斜坡地带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隧道工程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水系统研究 |
1.2.2 岩溶涌突水预测研究 |
1.2.3 滇东北高原斜坡地带岩溶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滇东北高原斜坡地带地质环境背景 |
2.1 研究区范围的厘定 |
2.2 自然地理条件 |
2.2.1 气象水文 |
2.2.2 地形地貌 |
2.3 区域地质条件 |
2.3.1 地质构造 |
2.3.2 地层岩性 |
第3章 岩溶含水系统特征 |
3.1 岩溶发育特征 |
3.1.1 碳酸盐岩的分布 |
3.1.2 岩溶地貌统计分析 |
3.1.3 岩溶发育控制因素 |
3.2 碳酸盐岩含水层组的划分 |
3.3 岩溶地下水类型及其富水性 |
3.4 岩溶含水介质及空间分布特征 |
3.5 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分类及特征研究 |
第4章 岩溶水流系统特征 |
4.1 岩溶水流系统划分 |
4.2 各级岩溶水流系统特征 |
4.2.1 洛泽河-白水江岩溶水系统(I) |
4.2.2 发达河-白水江岩溶水系统(II) |
4.3 岩溶水流系统模式分析 |
4.3.1 深切河谷型岩溶水流系统模式 |
4.3.2 浅切沟谷型岩溶水流系统模式 |
4.3.3 深切河谷-浅切沟谷复合型 |
4.3.4 绕轴转动-浅切沟谷复合型 |
4.3.5 岩溶水文地质结构与水流系统模式耦合关系 |
4.4 深切河谷-浅切沟谷格局的地貌演化 |
4.5 岩溶水化学特征分析 |
4.5.1 岩溶水的补给来源 |
4.5.2 岩溶水的水岩相互作用 |
第5章 隧道涌突水预测评价 |
5.1 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对涌突水的控制作用 |
5.1.1 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对涌突水的控制作用 |
5.1.2 岩溶水流系统模式对涌突水的控制作用 |
5.1.3 岩溶涌突水主控因素分析 |
5.2 岩溶涌突水预测方法适宜性分析 |
5.2.1 岩溶隧道涌突水预测方法 |
5.2.2 岩溶隧道涌突水预测方法选取 |
5.3 岩溶涌突水危险性预测评价方法 |
5.3.1 评价指标选取及危险性等级划分 |
5.3.2 各指标量化分级 |
5.3.3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5.3.4 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 |
5.3.5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6章 小草坝隧道涌突水预测评价 |
6.1 工程概况 |
6.2 岩溶涌突水预测 |
6.2.1 评价段落及方法选取 |
6.2.2 岩溶涌突水量计算结果 |
6.3 岩溶涌突水危险性评价 |
6.3.1 确定指标权重 |
6.3.2 模糊综合评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2)隧道工程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瓦斯赋存分布的地质作用研究 |
1.2.2 危险性评价研究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瓦斯分布特征与典型瓦斯隧道 |
2.1 我国瓦斯空间分布特征 |
2.1.1 瓦斯形成 |
2.1.2 瓦斯赋存状态 |
2.1.3 我国瓦斯空间分布特征 |
2.1.4 瓦斯赋存分布的控制因素 |
2.2 我国既有瓦斯隧道研究 |
2.3 典型瓦斯隧道简介 |
2.3.1 煤系地层中典型瓦斯隧道 |
2.3.2 非煤系地层中典型瓦斯隧道 |
第3章 隧道工程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原理与方法 |
3.1 瓦斯灾害类型 |
3.1.1 瓦斯窒息 |
3.1.2 瓦斯燃烧与爆炸 |
3.1.3 瓦斯突出 |
3.2 瓦斯灾害特点 |
3.2.1 与其他灾害相同的特性 |
3.2.2 瓦斯灾害的特殊性 |
3.3 隧道工程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体系 |
3.3.1 危险性评价的提出 |
3.3.2 危险性评价体系层次分析 |
3.4 评价指标体系 |
3.4.1 评价指标体系思想 |
3.4.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4.3 影响隧道发生瓦斯灾害的主要因素 |
3.5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3.6 评价模型与方法 |
3.6.1 影响因素综合评判法 |
3.6.2 模糊综合评判法 |
3.6.3 可拓学评判法 |
第4章 瓦斯隧道分级评价研究 |
4.1 瓦斯隧道分级评价指标 |
4.1.1 评价指标选取 |
4.1.2 分级评价标准 |
4.1.3 分级指标权重计算 |
4.2 瓦斯隧道分级评价 |
4.2.1 分级评价方法 |
4.2.2 分级评价应用 |
4.3 非煤系地层瓦斯隧道分级评价 |
第5章 瓦斯隧道施工危险性评价研究 |
5.1 瓦斯隧道施工危险性评价指标 |
5.1.1 施工危险性评价指标选取 |
5.1.2 施工危险性分级标准 |
5.2 瓦斯隧道分区评价 |
5.2.1 分区评价指标 |
5.2.2 指标权重计算 |
5.2.3 影响因素综合评判法 |
5.3 隧道施工人为影响因素 |
5.4 瓦斯隧道施工危险性评价 |
5.4.1 危险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4.2 影响因素综合评判法评价(分区结果修正评价) |
5.4.3 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 |
5.4.4 可拓学方法评价 |
5.4.5 危险性评价结果分析 |
5.5 瓦斯隧道施工对应防治措施 |
5.5.1 通风要求 |
5.5.2 瓦斯监测 |
5.5.3 衬砌措施 |
第6章 瓦斯隧道施工掌子面突出危险性评价研究 |
6.1 突出危险性评价现状研究 |
6.1.1 煤矿系统突出研究 |
6.1.2 瓦斯隧道突出研究 |
6.2 工程地质法预测评价掌子面突出危险性 |
6.3 紫坪铺隧道LK14+878 掌子面瓦斯突出危险分析 |
6.4 掌子面防突方案及工程措施 |
6.4.1 防治突出措施 |
6.4.2 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 |
6.4.3 安全防护措施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我国已有瓦斯隧道基本地质资料一览 |
附录 |
(3)特长隧道射流通风与多作业面条件下通风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概况 |
1.3 工程背景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国内外隧道施工通风技术调查 |
2.1 隧道内的主要污染物及控制标准 |
2.1.1 有害气体的性状与危害 |
2.1.2 可燃性气体与缺氧空气 |
2.1.3 粉尘 |
2.1.4 其他有害因素 |
2.1.5 有害气体的容许浓度 |
2.2 隧道施工通风组织和通风方式的选择 |
2.2.1 隧道施工通风组织 |
2.2.2 通风方式的选择 |
2.3 隧道施工通风设计 |
2.3.1 通风量计算 |
2.3.2 通风机的选择与设置 |
2.3.3 风管的选择和设置方法 |
2.4 长大隧道施工通风布置实例 |
第3章 特长隧道施工射流通风计算方法 |
3.1 概述 |
3.2 计算方法 |
3.2.1 计算步骤 |
3.2.2 工程模型 |
3.2.3 理论计算 |
3.3 射流风机位置对风量的影响 |
3.3.1 射流风机放在局扇之后 |
3.3.2 射流风机放在局扇之前 |
3.3.3 算例 |
3.4 隧道施工射流通风中横通道的风流控制问题 |
3.4.1 射流风机控制风流的方法 |
3.4.2 各种调节方法的风量计算 |
3.4.3 各种调节方法的能耗比较 |
3.4.4 小结 |
3.4.5 算例 |
第4章 圆梁山隧道施工射流通风技术 |
4.1 圆梁山隧道的通风设计计算 |
4.1.1 控制风量 |
4.1.2 风管出风口的应有风量 |
4.1.3 风机应供风量及局扇和风管的初步选择 |
4.1.4 应入洞风量及射流风机的初步选择 |
4.1.5 入洞风量、局扇供风量、风管出口风量以及射流风机台数的计算 |
4.1.6 确定射流风机、局扇和风管 |
4.2 施工通风布置 |
4.3 通风方案实施与效果 |
4.3.1 进口工区的实施与效果 |
4.3.2 出口工区的实施与效果 |
4.3.3 隧道迂回导坑贯通后的通风方案 |
第5章 瓦斯综合防治技术 |
5.1 瓦斯的性质和危害 |
5.1.1 瓦斯的性质 |
5.1.2 瓦斯爆炸的危害 |
5.2 瓦斯隧道的施工通风 |
5.2.1 有关瓦斯隧道施工通风的规范和规定 |
5.2.2 有瓦斯时的通风量计算 |
5.2.3 施工通风管理 |
5.2.4 瓦斯积聚处理措施 |
5.3 瓦斯监测技术 |
5.3.1 人工瓦斯检测 |
5.3.2 自动瓦斯监测 |
5.3.3 瓦斯检测结果及分析 |
第6章 隧道施工通风专业化管理 |
6.1 施工通风专业技术管理的意义 |
6.2 施工通风管理 |
6.2.1 管理机构及人员编制 |
6.2.2 工作制度 |
6.2.3 通风技术管理 |
6.2.4 通风管路的管理 |
6.2.5 通风机的管理 |
6.2.6 瓦斯人工检测的管理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内昆线青山隧道出口施工环保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弃碴方案选择 |
2.1 碴场位置选择 |
2.2 存在问题及措施 |
2.3 方案比选确定 (见表1) |
3 方案实施要点 |
4 效果 |
5 结束语 |
(7)巷道式通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及改良的巷道式通风 |
1.1 传统的巷道式通风 |
1.2 改良的巷道式通风 |
2 新型的巷道通风 |
2.1 射流风机的引入 |
2.2 新型的巷道式通风 |
3 结束语 |
(10)“2+1”近距车站隧道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近距双孔隧道特点 |
3 近距双孔隧道施工模式 |
3.1 最大限度减少对岩柱破坏 |
3.2 加固岩柱体 |
3.3 提高两相邻洞室结构的稳定性 |
4 施工模式的应用 |
4.1 工程概况 |
4.2 青山隧道近距分析 |
4.3 施工方案 |
4.3.1 导洞先行贯通, 后序扩挖 |
4.3.2 支护 |
4.3.3 施工步序 |
4.3.4 控制爆破 |
1) 最大安全允许振速 |
2) 建立爆破振动经验公式 |
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4.3.5 实施效果 |
5 体 会 |
四、内昆线青山隧道出口施工环保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滇东北高原斜坡地带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隧道工程影响[D]. 史箫笛.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2]隧道工程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体系研究[D]. 康小兵. 成都理工大学, 2009(12)
- [3]特长隧道射流通风与多作业面条件下通风技术[D]. 罗占夫. 同济大学, 2007(06)
- [4]通风技术对隧道快速施工影响的研究[J]. 赵军喜. 铁道标准设计, 2005(04)
- [5]不同围岩条件下大跨隧道的施工方案探讨[A]. 刘洪伟,李建华. 土木工程与高新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 2002
- [6]内昆线青山隧道出口施工环保技术[J]. 刘洪伟,孙学斌. 西部探矿工程, 2001(S1)
- [7]巷道式通风探讨[J]. 刘洪伟. 西部探矿工程, 2001(S1)
- [8]加强现场技术管理是实现质量目标的前提——概述内昆线中隧集团管段现场技术管理[J]. 郑玉欣. 隧道建设, 2001(04)
- [9]巷道式通风探讨[J]. 刘洪伟. 现代隧道技术, 2001(05)
- [10]“2+1”近距车站隧道施工技术[J]. 刘洪伟. 岩土工程界, 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