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台市民政局发挥职能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晋江艳[1](2021)在《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文中提出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中国人民的社会保障实践持续了上千年,且随着社会发展,保障对象逐步扩大,保障措施日益多样,保障思想不断丰富,但严格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始终没有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49至1956年,较全国其他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基础较好,重工业相对发达,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处于战争前沿,优抚安置任务异常艰巨,促使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建立了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在内的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之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研究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丰富东北地区党史研究和完善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点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计量史学法,分六部分对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进行全面分析。作为文章的起点,第1章遵循党史研究基本思路,介绍了选题背景,说明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重点整理和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成果,认为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保障的研究已硕果累累,但关于东北地区的研究尚有不足,仍有一定的研究空间。任何实践都不是空中楼阁。研究社会保障,首先要追根溯源,探究其实践基础。1949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开展的社会保障实践具有坚实的理论、历史和现实基础,三者缺一不可。第2章和第3章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认为这一时期东北地区党组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保障思想)为指导,受中国传统社会保障思想影响,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是东北解放区的社会保障实践基础上,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形势,建设国家重工业基地、开展农业合作化的经济计划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在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情况下,领导人民创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亟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也具备了建立社会保障的条件。第4章和第5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始终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保障”概念,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但无论是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还是社会优抚工作都已经开展起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相对系统的组织机构体系、广泛的社会动员以及以政府、社会和内部机构为主体的监督机制搭建了一个社会保障体系。第4章重点介绍了这一内容,即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在这一制度框架下,东北各地竭尽所能救济灾民、贫民和朝鲜战灾孤儿,收容改造旧社会遗留的娼妓和游民;重点在企业中建立劳动保险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福利,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以及精神病人建立民政福利;优待军烈属和革命残废军人,褒扬抚恤革命英烈,妥善安置回乡转业人员等,丰富的内容使社会保障由简单的制度构建层面跨越到充实的制度实践层面。第5章则重点介绍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在充分认识制度结构和实践内容的基础上,第6章进一步提升,重点分析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认为其对政治建设而言,通过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巩固了新生政权;对于经济建设而言,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对于军事活动而言,激发了群众参军参战的热情,为抗美援朝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对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言,构建了社保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当前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现状,以史鉴今,提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群众观点,反对官僚主义作风;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总体来说,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实践是成功的,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稳定性和和可持续性不足。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实践,本文采取在总体肯定的基础上加以批判借鉴的态度。
李星仪[2](2020)在《吉林省“增产节约运动”研究(1949-1952)》文中提出建国初期,吉林省的财政经济形势较为严峻。为了恢复与发展本地经济医治战争创伤,缓解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对财政造成的压力,吉林省委和省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和东北局的号召,在城市和农村展开了大规模的“增产节约运动”。吉林省节约检查委员会、吉林省抗美援朝分会以及主要负责工业生产的吉林省总工会和农村农业互助组等机构负责了运动相关事宜,对运动进行了有效的组织和领导。结合抗美援朝运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初步构建了全省党内及非党宣传网,通过一系列通俗而形象的宣传手段,使群众深刻理解“增产节约”的伟大意义,以饱满的爱国热情从事生产活动,取得了斐然的成绩。本文主要利用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及档案汇编,吉林省省志、长春市地方志等大量文献资料,分四个章节对建国初期吉林省“增产节约运动”的背景、组织宣传、运动的展开及成绩进行研究。第一章主要从建国初期全国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情况以及吉林省的实际状况两个角度四个方面,来梳理建国初期吉林省“增产节约运动”的背景。第二章主要从建国初期吉林省“增产节约运动”的组织机构和宣传手段,初步呈现吉林省“增产节约运动”的组织宣传情况,即结合上级政策指导和下级行动落实,构建宣传网络,深入各单位、各部门开展运动,保障增产节约政策的贯彻落实。第三章论述了建国初期吉林省“增产节约运动”的展开,从工业领域、农业领域以及吉林省森林工业的具体实例展开讨论。在工业生产方面,从组织工人群众订立生产计划,深入车间单位开展运动,到检查、竞赛评优,通过开展创纪录运动、爱国主义生产竞赛这一系列的运动,各国公营厂矿和单位达到了增加产量、降低成本、节约原料的“增产节约”目的;在农业生产方面,以农业互助组形式组织开展的爱国主义丰产运动,在互换农具、牲畜下开展的换工互助、副业生产,弥补了生产中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了各互助组内成员共同富裕,大幅度增加了粮食产量和收入。第四章分析“吉林省增产节约运动”的成绩。在省内各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吉林省工农业生产状况大幅度改善,生产效率提高,本地经济状况发生根本好转,成为关内战争、抗美援朝中不可或缺的后方物资基地。此外,农业作物的种类增多、种植面积及产量不断提高,满足了本省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同时还积累了一定的工业原料。工矿单位在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中,培养和挖掘了技术人才,积累了大量的工业资金,为下一步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曲成举[3](2020)在《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工业化的产物,铁路在中国经历了相当曲折的成长历程,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铁路自出现以来即被赋予了广泛的功能性价值,其所具有的连通疆域、活跃经济、利于军事等功能也使铁路成为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载体。自晚清至新中国成立之间,铁路往往在社会剧烈动荡时期被各方政治势力所窥伺,成为各方政治势力矛盾的交汇点,突出表现了铁路虽是一交通载运工具,但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发展紧密相关。解放战争中,随着战事的不断胜利和城市接管工作的广泛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到铁路基本功能及重要性的前提之下,进行了大范围的铁路接管工作。但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完整的接管铁路、接管后中共如何管理和改造整个铁路系统,是消灭官僚资本企业影响、持续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总体而言,中共铁路接管工作经历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过程,与其它官僚资本企业接管不同,铁路接管因其行业特色、涉及层面广泛决定了中共在接管中除了要保证铁路运输畅通之外,更要确保铁路工厂、铁路附属单位等的完整,进而使广大铁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正常运营,为解放战争、国家建设和社会秩序稳定所服务。因此,中共在铁路接管工作中遵循着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方式,对整个铁路体系进行了完整、全面、系统的工作。其中,接收遵循的是“原封不动,整套接收”的具体策略,通过自上而下的领导动员和自下而上的职工群众参与,对整个铁路行业内部的人事、组织机构、物资器材进行清点接收,奠定铁路尽快恢复秩序的人员、组织和物质基础。与接收工作同时进行的是中共铁路管理工作,从整个接管过程来看,管理工作既是改造前的过渡,又是接收后的必然且贯穿始终。由于需要在短时间内恢复铁路运输,因此中共在管理阶段实行了部分的制度延续政策,以保证秩序迅速走上正轨。管理工作的开展涉及了铁路行业内部的线路修复、人事组织变革以及运营管理等,为广泛的铁路营运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改造工作是共产党整个铁路接管的核心过程之一,改造进行的好与坏是铁路能否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基本标志,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组织改造、人事改造和制度改造,特别是在当时学习苏联先进铁路管理经验的政策下,经过改造后的铁路性质发生了转变,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在交通领域的重要依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作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新政权建设新中国铁路的开端,中共铁路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历史过程对整个铁路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初步建立了符合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铁路发展路径,从根本上改变了铁路的基本属性,促进了新中国铁路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解放战争中其他行业接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虽然接管工作中由于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共铁路接管工作是成功、圆满的,且具有重大的战略地位,对当下乃至未来中国铁路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指导意义。
黄清[4](2020)在《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生存策略研究 ——基于长春市Z、J案例研究》文中提出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及兼顾老年人“在地养老”意愿的需要,经国家《“十二五”老龄规划》与《“十三五”老龄规划》的推进,逐渐构筑起居家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构筑多元主体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中,社会组织因其自身独特的组织优势而引发广泛的关注。受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数量与质量间不平衡发展的影响,社会组织的生存问题逐渐成为重点。社会组织作为独立主体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会采取何种生存策略,何种生存策略能够有效实现社会组织的良性运营值得关注。基于上述思考,本文借助资源依赖理论对长春市J、Z社会组织的生存策略描述分析与对比研究。通过对长春市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地域特征进行整体把握,明确社会组织所面临的制度环境基础上分析J、Z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组织架构、资源依赖关系。重点探讨Z、J社会组织采取何种生存策略,两组之间生存策略有何异同并对不同生存策略产生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J社会组织主要采取收缩式“成本导向”生存策略,调整组织结构,搭建与政府合作关系等策略维护自身生存。Z社会组织采取扩张式“效益导向”生存策略,优化结构与强化组织优势,借助外部企业及社会组织力量,强化政府的反向依赖等策略。Z组织通过自主性的发挥,打破资源依赖导向下组织“碎片化”发展趋势,促进组织与政府间依赖关系的调整。Z、J组织两者生存策略受政府间非对称性依赖关系影响,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离不开政府的合作与扶持,在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非对称性依赖”关系下,我们不仅要看到社会组织对于政府的依赖,还应当看到政府对于社会组织的依赖。社会组织有能力通过调动组织自身的发展,利用资源依赖的相互性在获取政府支持的同时保障自身独立性的发展。社会组织生存策略选择过程中不应过分强调组织的对立性造成与政府的脱离,而应当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运营与管理策略等多种生存策略,平衡对政府资源的依赖性与自身自主性之间的关系。最后,对J、Z社会组织采用的“民非+企业”模式进行讨论,“民非+企业”发展模式促进多元主体间平等协作关系的构建,但“民非+企业”模式下,社会组织能否坚持自身的社会目标,避免沦为获利工具还需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与关注。
张欢[5](2020)在《九台农商银行财务风险管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们正处在世界经济结构与秩序的裂变期、中国经济换挡的关键期、深层次问题累积的释放期以及新一轮大改革的推行期。在“内部攻坚战”和“外部贸易摩擦”叠加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加之监管趋严趋紧,农村商业银行的处境十分艰难,发展进入瓶颈期,很多农村商业银行的业绩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不良贷款持续暴露,风险加速出清,营利创效空间进一步压缩,金融创新动力不足,面临的竞争形势日益加剧。包商银行被接管,刚性兑付被打破,一些中小金融机构资金缩紧,随之面临着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这些风险最终表现在了财务风险上。如何提升财务风险管控,如何应对各种新变化,抵御风险,实现稳健运营和自身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本文对九台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管控进行研究,对于其他中小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商业银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九台农商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其前身是九台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08年12月,正式改制为东北地区第一家农村商业银行。2017年1月,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面对日益严峻的竞争形势和监管要求,这样一家东北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翘楚,也同样是农村金融机构财务风险管控困难重重的缩影。本文通过提炼九台农商银行财务报表的相关数据,从盈利能力、资产流动性、债务管理能力和商业银行关键性指标4个方面构建了一个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运用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对九台农商银行的财务风险管控能力进行分析,找出优势与不足,分析问题成因,最后给出提升策略。研究表明,九台农商银行已意识到财务风险管控的重要性,管控水平正在有序、有效提升,但仍存在成本费用较高、负债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资产质量有所下降等3个问题。在宏观形势难见企稳的大背景下,九台农商银行能够审时度势,及时调整经营战略,但囿于业务同质化明显、内控体系存在缺陷、财务风险补偿措施不多几方面的影响使其财务战略执行的不够到位。据此对症下药,提出深耕区域市场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健全和完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建立长效资本补充机制的提升对策。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同时能让公司的管理者合理有效配置资源,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保证稳健运营和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对九台农商银行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控能力的研究,还可以反映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当下的经营脉络,对促进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良性发展,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石褒曼[6](2020)在《近现代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形态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沈阳是我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7200多年的历史为城市积蓄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城市转型期空间品质亟待提升和历史文化名城特色风貌塑造的背景下,如何发掘并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质是本研究的出发点。1898年以来的百余年是沈阳城市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现状城市历史文化空间形成的主要时期。历史文化空间以其历时性和共时性为特征,在形态上表现出一定的时空属性和结构特点。因此,为了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的格局延续和良性发展,更需要客观科学地梳理这一时期历史文化空间的形态发展演进过程,明晰影响历史文化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力因素和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契机,为下一步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的发展提供有益思路。在认清城市历史文化空间概念以及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学者已有的城市空间形态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笔者提出本文近现代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的研究体系:采用GIS技术、历史地图转译法、图示分析法等,从宏观层面上对沈阳历史文化空间的形态进行历时演进分析,先横向分析各个阶段的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特征,包括历史文化要素点的类型特征、分布情况以及历史文化轴线、历史文化核区呈现的特征,总结影响其形态变化的动力因素;再纵向比较探寻历史文化要素点的兴衰、历史文化轴线的调整以及历史文化核区的转移,总结近现代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形态演进规律和动力机制。对近现代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形态演进过程分析以传统城市的历史文化空间形态分析为研究基础,对近代历史文化空间的兴起(1898-1948年)、建国后历史文化空间规划发展(1949-1978年)、新时代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更新(1979-2010年)三个阶段的形态变化进行重点分析。传统城市的历史文化空间要素点呈现出明显的以皇宫为核的单中心分布,井字型历史文化轴线、郭圆城方、八门八关的空间结构是封建集权统治的集中体现,是传统礼制思想与满族文化特色的结合;近代化过程中的沈阳城市在权力争夺背景下呈多版块的拼贴结构,西方文化的传入使历史文化要素的类型更加丰富多样,西式教堂、公园、广场等逐渐成为城市的新的活力点,铁路的存在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方城、奉天驿和北市场三个主要的历史文化核区空间肌理呈现出中西方文化碰撞下的形式异化;建国后工业城市的历史文化要素不断增加,区块分化的特点明显,在计划经济制度影响下在东西方向呈现出明显的延展结构,有强烈的人治化特色和深深的工业印记;新时代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更新愈加受到重视,历史文化要素多元共生,历史文化空间结构也趋于稳定,在城市规划的影响下呈圈层式发展。梳理近现代沈阳历史文化空间的形态演变进程,可以总结出以下四点规律:历史文化要素点功能变化主导形态演变,历史文化轴线具有较强的延承性;历史文化核区从单一向多元发展;整体格局呈现多样化共生的发展趋势。综合各阶段影响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的动力因素及其作用,进一步归纳出影响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形态演进的动力机制,即以自然环境为载体、政治政策主导牵引、城市经济提供支撑、交通技术侧向助推、社会文化濡染催化。最终,基于当下沈阳历史文化空间要素丰富但活化利用不充分、历史文化轴线尚存但场所氛围不明显、历史文化核区多元但风貌特色不突出等特征问题,结合近现代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形态演进规律和动力机制对沈阳历史文化空间的发展进行预判和思考,进而从构建多层级历史文化空间规划编制体系、整体调控促进生态人文的有机融合、植入文化触媒带动核区文化和经济进步、提高社会参与度保证历史文化资源的良性存续四个层面提出优化发展策略,以期为沈阳城市的历史文化空间发展提供一种可行思路。
王丽伟[7](2019)在《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关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研究,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研究还十分薄弱。本文发挥笔者专业知识结构特长与地域文献资源的优势,运用历史学与音乐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方法与视角,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与尝试,较系统、全面、深入地探究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以利于东北区域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本论文内容如下: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东北社会环境。主要阐述近代东北社会环境对东北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文化的影响,包括民族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民族构成与分布,分析东北区域社会环境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影响成因,以对近代东北区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形态及特征进行理论阐释,对主体内容加以客观把握。二、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考察。运用长时段的研究方法,考察东北古代与东北近代民族民间音乐。有关东北古代民族民间音乐,即古代东北的肃慎、挹娄、勿吉音乐;渤海国的靺鞨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及“渤海乐”在后世的流传;金代女真音乐、金代民间音乐。自清代以来,随着东北民族的发展,与各民族间的文化相互渗透、各民族杂居的地区风俗互染,形成了蒙古族草原音乐文化、满族的萨满音乐文化、朝鲜族的音乐文化等等,将东北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呈现出来。三、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种类。包括东北民族民间歌曲;东北民族民间歌舞音乐;东北说唱音乐(曲艺音乐);宗教信仰与民族音乐:东北民族民间戏剧音乐(戏曲音乐);东北民族民间器乐。阐释与分析各类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在艺术形式、音乐本源艺术特色、多元文化特徵,以及艺术中的意蕴之美、审美情趣与追求;通过列举个案,再现其旋律音乐中的“吟、柔”之美;通过对东北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丰富的内涵情感及客观性分析与描述,展现东北区域本土的音乐文化,在东北各民族社会生活中的不可割舍的情感与审美表达,以及思想与文化相互间的联系。四、东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艺术特征。较深入探究了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地方性、共性与特殊性,世界历史性,以及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韵味。地方性,体现东北历史悠久,各民族间相互吸收融合文化的精华,形成地方特色的东北民歌、东北秧歌、东北二人转等民族民间音乐。共性或普遍性,即是指东北民族音乐艺术之“族性”与“个性”之诸多交叉圆圈之“叠合域”、审美意象之“共识区”、理想与进步的“大方向”。特殊性,是指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多态性、多样性艺术,以及艺术的个性、艺术差异性。世界性,体现“跨界民族”俄罗斯、朝鲜等境外民间歌舞音乐文化的影响,形成中国俄罗斯族、朝鲜族音乐等艺术特色;日本以日本音乐为“介质”,将日本所接收的西方音乐传入中国。东北民族音乐之美独具特色,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之中。五、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族音乐与民间文化,满族音乐与萨满文化,重点考察萨满神歌的“音乐特征”和“文学特色”,萨满乐器的依姆钦、西沙、嚓拉器、托力、单鼓、同肯等;蒙古族音乐与游牧文化,经历了森林文化、草原文化、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并存三个时期的音乐文化。其分布形成为五个色彩区域。蒙古族民族音乐包括蒙族民歌、乐器与乐曲、民间歌舞、歌舞音乐等;朝鲜族音乐与农耕文化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宫廷音乐文化、民间音乐文化、宗教音乐文化。鄂伦春族、赫哲族音乐与渔猎文化,以民歌为主,大体分为“柬达仁”、“吕日格仁”、“萨满调”三类。通过历史“事实叙述和问题分析”,体现出东北各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融合、各民族民间音乐域内、域外之间交流关系,以及东北民族独特音乐风格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六、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东北民族民间音乐遗存——即诸多少数民族各类民间歌舞音乐、民歌说唱、民间民谣、戏曲剧种、民族史诗、民间曲艺及民间乐器等等,笔者将多次深入民族聚居地进行田野考察和走访调研。本研究论文选择东北区域音乐文化中,比较典型个案中的两类:东北地方性民间戏曲剧种——吉林农安黄龙戏、朝鲜族说唱艺术“盘索里”等民族文化艺术进行探究,希望在详实、客观的理论依据和史料文献基础上,能够再逐步将具有东北地域民族文化艺术特色之瑰宝,不断深入发掘、研究和整理,以此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地方性剧种、曲种等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之体系建设并加以保护和弘扬中国东北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文化。
林木[8](2019)在《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研究(1948-1952)》文中研究说明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城市先后解放,中国共产党陆续接管和改造这些城市。作为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的初次探索,其不仅是巩固革命成果与支援前线战争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与建立民主政权的关键问题,因而意义重大。沈阳作为东北最大城市,具有政治色彩浓厚、工业经济发达与地理位置优越等优势,自近代以来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代表性强。因此,论文研究1948-1952年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理论上有助于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城市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思想,总结和归纳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城市的一般规律;实践上有助于提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城市治理能力与水平,解决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论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综合运用历史学、城市学、政治学与经济学等理论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文献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城市。首先,追溯了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城市的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其次,考察了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城市的历史背景与条件准备,并梳理其具体过程;最后,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城市的成效与经验,并总结其历史作用与现实启示。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功范例。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市思想,另一方面结合沈阳具体实际,批判继承已有东北城市接管经验,并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即近代沈阳城市管理经验和苏美城市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克服重重困难,按照“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分”的原则,对沈阳政权、经济、文化、市政和社会系统分别进行接管和改造,并取得显着成效,为人民带来福祉,证明其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仅能打破旧世界,还能创造新世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其成功经验就在于制定并执行正确的城市政策,派遣纪律严明且训练有素的城市干部,妥善处理城市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以及接管城市与经济建设同时并举。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顺利完成,为支援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贡献力量,为实现沈阳由消费型向生产型城市转变奠定基础,为推动东北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创造前提,更为接管和改造全国其他城市提供范例;对当前推进中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样给以启迪。
冯志峰[9](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陈芳[10](2018)在《台风灾害应对的人类学研究 ——以厦门市莫兰蒂台风灾害为例》文中提出台风灾害是人类最常面临的灾害之一,对台风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不仅拓展人类学应用研究的范围,而且对人类有效应对台风灾害的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从古至今,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厦门市,几乎每年都会遭受台风带来的风、雨、潮影响,但不同时期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本文即以厦门市莫兰蒂台风灾害为个案,从灾害人类学角度探讨厦门地区在历史上不同时期应对台风灾害的方式,探究当前的台风灾害应对模式是如何减轻台风灾害对人与社会的影响。根据田野调查并结合相关理论分析,本文认为厦门市遭受台风灾害的影响程度,既由地理、气候、水文等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所决定,也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人文环境脆弱性的约束。厦门市台风应对模式的形成有其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因素,这一模式本身随着厦门社会和文化变迁不断发展与完善。在开埠之前厦门地区只能通过避灾信仰和灾后赈济的方式应对台风灾害;开埠后厦门地区台风预警技术和灾后救助方式大幅革新;新中国成立后厦门地区逐步形成“预防+动员”式应灾机制。厦门市当前的台风灾害应灾模式,则体现为阶段化与层级化的预案机制、自上而下的动员行动机制、自下而上的响应反馈机制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协调一致与良性循环,即“制度+行动+反馈”的循环运作的防灾救灾模式。这一模式下,厦门在面临重大台风灾害时能迅速有效恢复。
二、九台市民政局发挥职能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九台市民政局发挥职能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 |
2.1.2 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 中国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1 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主要领导人的社会保障思想 |
第3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 |
3.1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 |
3.1.1 革命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
3.1.2 抗日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
3.1.3 解放区的社会保障 |
3.2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 |
3.2.1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
3.2.2 农业合作化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的发展 |
3.2.3 处于抗美援朝战争前沿 |
3.2.4 苏联社会保障制度及其示范效应 |
第4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
4.1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 |
4.1.1 社会救济的资金来源 |
4.1.2 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 |
4.1.3 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 |
4.1.4 社会优抚的资金来源 |
4.2 社会保障的组织机构 |
4.2.1 政府机构 |
4.2.2 社会团体 |
4.2.3 企业内部机构 |
4.3 社会保障制度的动员与监督 |
4.3.1 社会保障中的社会动员 |
4.3.2 对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 |
第5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
5.1 社会救济 |
5.1.1 灾害救济 |
5.1.2 贫民救济 |
5.1.3 娼妓游民收容改造 |
5.1.4 朝鲜战灾孤儿救济 |
5.2 社会保险 |
5.2.1 养老保险 |
5.2.2 医疗保险 |
5.2.3 伤残保险 |
5.2.4 生育保险 |
5.2.5 优异贡献待遇 |
5.3 社会福利 |
5.3.1 民政福利 |
5.3.2 职工福利 |
5.4 社会优抚 |
5.4.1 优待补助 |
5.4.2 褒扬抚恤 |
5.4.3 安置复员军人 |
第6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及启示 |
6.1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 |
6.1.1 增强了人们对新生政权的认同,提高了党的执政合法性 |
6.1.2 提高了劳动者积极性,促进东北工业迅速发展 |
6.1.3 激发了群众支前热情和军人士气,保障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
6.1.4 构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为新中国社会保障奠定了基础 |
6.2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启示 |
6.2.1 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
6.2.2 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作风 |
6.2.3 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2)吉林省“增产节约运动”研究(1949-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一、建国初期吉林省“增产节约运动”背景 |
(一)全国性的“增产节约运动” |
(二)支援关内战争的需要 |
(三)吉林省恢复经济医治战争创伤的需要 |
(四)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 |
二、建国初期吉林省“增产节约运动”的组织宣传 |
(一)“增产节约运动”的组织机构 |
1.节约检查委员会 |
2.抗美援朝分会 |
3.吉林省总工会 |
4.农业互助组和供销合作社 |
(二)“增产节约运动”的宣传手段 |
1.建立宣传网,培养宣传员、报告员 |
2.展览会、报告会等劳模及先进经验宣传大会 |
3.读报、扫盲小组 |
4.其他通俗宣传方式 |
三、建国初期吉林省“增产节约运动”的展开 |
(一)工业领域的“增产节约运动” |
1.创造新纪录运动 |
2.爱国主义生产竞赛 |
(二)农业领域的“增产节约运动” |
1.爱国主义丰产运动 |
2.韩恩农业互助组 |
(三)吉林省森林工业的“增产节约运动” |
1.1952年增产节约计划 |
2.推广先进生产经验大会 |
四、吉林省“增产节约运动”的成绩 |
(一)改善了吉林省工农业的生产状况 |
(二)支援了关内战争、抗美援朝 |
(三)奠定了开展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性 |
1.3.1 选题的研究方法 |
1.3.2 选题的创新性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铁路的论述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铁路的论述 |
2.1.2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论述 |
2.2 苏联无产阶级铁路管理的经验积累 |
2.2.1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铁路领导权转移 |
2.2.2 巩固和恢复铁路运输的措施 |
2.2.3 苏联早期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
2.3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作用的认识 |
2.3.1 铁路能为军事服务 |
2.3.2 铁路能为经济服务 |
2.3.3 铁路能为社会服务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与政策 |
3.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 |
3.1.1 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背景 |
3.1.2 中国革命发展的现实背景 |
3.2 中国共产党接管官僚资本的政策 |
3.2.1 明确官僚资本界限,保护民族工商业 |
3.2.2 保证机构完整,不轻易打乱企业原有组织 |
3.2.3 稳定企业秩序,尽快恢复企业生产 |
3.2.4 延续旧的制度,慎重改造企业规则 |
3.2.5 稳定职工心态,妥善处置旧员工 |
3.3 铁路接管的具体政策 |
3.3.1 坚持党的领导,保障铁路营运 |
3.3.2 原封不动,先接后管 |
3.3.3 制度延续,缓步进行 |
3.3.4 依靠群众,建设铁路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接收 |
4.1 铁路接管的前期准备 |
4.1.1 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接管对象 |
4.1.2 组织准备,成立各级接管机构 |
4.1.3 思想准备,强化接管干部纪律 |
4.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机构接收 |
4.2.1 东北地区铁路系统的组织接收 |
4.2.2 大范围铁路管理局的接收 |
4.2.3 铁路附属单位的接收 |
4.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接收 |
4.3.1 管理职员的接收 |
4.3.2 技术人员的接收 |
4.3.3 普通工人的接收 |
4.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物资接收 |
4.4.1 铁路器材的接收 |
4.4.2 档案文件的接收 |
4.4.3 其他物资的接收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管理 |
5.1 过渡阶段的基本阐释 |
5.1.1 过渡阶段管理的特点 |
5.1.2 过渡阶段管理的内容 |
5.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管理 |
5.2.1 工人阶级的再界定 |
5.2.2 铁路旧人员的管理 |
5.2.3 接管人员的管理 |
5.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管理 |
5.3.1 职能机构的管理 |
5.3.2 共产党组织管理 |
5.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运营管理 |
5.4.1 铁路既有线路的修复 |
5.4.2 铁路运营管理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
6.1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改造 |
6.1.1 党组织的建立 |
6.1.2 青年团的建立 |
6.1.3 职工工会的建立 |
6.2 中共对铁路职工的改造 |
6.2.1 铁路职工的思想改造 |
6.2.2 改造与生产相结合 |
6.2.3 发动政治运动 |
6.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制度改造 |
6.3.1 推广铁路负责制 |
6.3.2 改造经济制度 |
6.3.3 改革行车制度 |
6.3.4 管理民主化建设 |
第7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与特点 |
7.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 |
7.1.1 明确目标,以尽快恢复铁路运营为中心 |
7.1.2 政策调试,以稳定政权为首要任务 |
7.1.3 调查研究,以铁路发展规律为导向 |
7.1.4 群众路线,以动员群众为基本力量 |
7.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特点 |
7.2.1 铁路接管具有跨地域性 |
7.2.2 铁路接管具有复杂性 |
7.2.3 铁路接管具有相对独立性 |
第8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评价 |
8.1 圆满完成了铁路接管工作 |
8.1.1 科学分析形势,适时调整策略 |
8.1.2 全面系统布局,完成接管改造 |
8.1.3 尊重客观规律,建设发展铁路 |
8.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影响 |
8.2.1 确立了中共在铁路系统的领导地位 |
8.2.2 推动了铁路行业的发展 |
8.2.3 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变革 |
8.2.4 凸显了人民主体性 |
8.3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历史局限 |
8.3.1 接管实践中的行动偏差 |
8.3.2 接管初期依靠工人阶级政策贯彻不彻底 |
8.3.3 接管人员思想状况处理不及时 |
8.3.4 铁路安全观念强调不足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着及科研情况 |
(4)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生存策略研究 ——基于长春市Z、J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概念界定 |
1.4.1 社会组织 |
1.4.2 居家养老服务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
2.1 文献综述 |
2.1.1 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研究 |
2.1.2 社会组织生存策略研究 |
2.1.3 文献述评 |
2.2 理论框架 |
2.2.1 地方治理 |
2.2.2 资源依赖理论 |
2.2.3 研究思路 |
第3章 长春市区域特征与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概况 |
3.1 长春市区域特征 |
3.1.1 长春市老龄化状况 |
3.1.2 长春市社会文化模式 |
3.1.3 长春市政府与市场关系状况 |
3.2 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现状 |
第4章 长春市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面临的制度规则 |
4.1 长春市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所面临的正式规则 |
4.1.1 地方政府主导 |
4.1.2 日常监管机制 |
4.1.3 参与政府购买服务标准 |
4.2 长春市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所面临的非正式规则 |
4.2.1 有限准入 |
4.2.2 非竞争性购买 |
4.2.3 选择性支持 |
第5章 J、Z社会组织概况及资源依赖关系 |
5.1 J、Z社会组织概况 |
5.1.1 J社会组织概况 |
5.1.2 Z社会组织概况 |
5.2 J、Z社会组织资源依赖关系 |
5.2.1 对政府资源依赖 |
5.2.2 对企业资源依赖 |
5.2.3 对其他社会组织资源依赖 |
第6章 J、Z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生存策略 |
6.1 J社会组织生存策略 |
6.1.1 模糊组织身份 |
6.1.2 寻求项目合作,搭建与政府间关系 |
6.1.3 核减员工,清减组织服务内容 |
6.1.4 线上平台完善,扩充覆盖范围 |
6.1.5 探索市场化运营方式 |
6.2 Z社会组织生存策略 |
6.2.1 寻求“合法身份”身份 |
6.2.2 建立政府反向依赖关系 |
6.2.3 强化服务能力,寻求内部协调 |
6.2.4 开放思路,拓展外部合作 |
6.2.5 沉淀养老数据,强化组织竞争优势 |
6.2.6 培养服务需求点,区分体验与购买群体 |
6.3 J与 Z社会组织生存策略比较分析 |
6.3.1 J与Z 社会组织生存策略相似性 |
6.3.2 J与Z 社会组织生存策略差异性 |
6.3.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讨论:社会组织“民非+企业”模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九台农商银行财务风险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第2章 九台农商银行财务风险管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 九台农商银行基本情况 |
2.2 九台农商银行财务风险管控现状 |
2.3 九台农商银行财务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九台农商银行财务风险管控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1 业务同质化明显 |
3.2 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缺陷 |
3.3 财务风险补偿措施不多 |
第4章 九台农商银行财务风险管控提升策略 |
4.1 深耕区域市场加大金融产品创新 |
4.2 健全和完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 |
4.3 建立长效资本补充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近现代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形态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1.1 沈阳城市转型的内在需求 |
1.1.2 塑造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要义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3.1 相关概念解析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1 城市历史文化空间发展的前沿理论 |
1.4.2 城市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 |
1.4.3 近现代沈阳城市的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创新点 |
1.5.3 研究框架 |
1.6 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 |
2 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研究体系构建 |
2.1 历史文化空间的构成及共性特征 |
2.1.1 历史文化空间的构成 |
2.1.2 历史文化空间的共性特征 |
2.2 历史文化空间形态分析体系 |
2.2.1 要素分析:历史文化要素点的分类描述与图示分析 |
2.2.2 结构分析:历史文化轴线的提取和历史文化核区的识别 |
2.2.3 成因分析:动力因素的解析 |
2.2.4 历时演进分析:横向分析和纵向对比 |
2.3 本章小结 |
3 近现代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形态演进过程分析 |
3.1 研究基础:传统城市的历史文化空间 |
3.1.1 传统盛京古城的建立 |
3.1.2 初始形成的历史文化要素点 |
3.1.3 皇权至上的历史文化空间单中心结构 |
3.1.4 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
3.2 近代历史文化空间的兴起(1898-1948年) |
3.2.1 近代城市的多元开发 |
3.2.2 不断丰富的历史文化要素点 |
3.2.3 多核并立的历史文化空间拼贴结构 |
3.2.4 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
3.3 建国后历史文化空间的规划发展(1948-1978年) |
3.3.1 重工业基地的崛起与现代化 |
3.3.2 区块分化的历史文化要素点 |
3.3.3 方向清晰的历史文化空间延展结构 |
3.3.4 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
3.4 新时代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更新(1978-2010年) |
3.4.1 现代都市的全面快速建设 |
3.4.2 备受关注的历史文化要素点 |
3.4.3 多元发展的历史文化空间圈层结构 |
3.4.4 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4 近现代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形态演进规律及动力机制 |
4.1 近现代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形态演进规律 |
4.1.1 历史文化要素点:功能变化主导形态演变 |
4.1.2 历史文化轴线:较强的延承性 |
4.1.3 历史文化核区:单一向多元发展 |
4.1.4 整体格局:多样化共生 |
4.2 近现代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形态演进的动力机制 |
4.2.1 自然地理环境为演进基础 |
4.2.2 政治政策主导牵引 |
4.2.3 城市经济提供支撑 |
4.2.4 交通技术侧向推力 |
4.2.5 社会文化濡染催化 |
4.3 本章小结 |
5 沈阳历史文化空间的现状特征及未来发展 |
5.1 沈阳历史文化空间的现状特征 |
5.1.1 历史文化要素丰富,但活化利用不充分 |
5.1.2 历史文化轴线尚存,但场所氛围不明显 |
5.1.3 历史文化核区多元,但风貌特色不突出 |
5.2 沈阳历史文化空间的未来发展 |
5.2.1 沈阳历史文化空间的发展展望 |
5.2.2 影响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发展的动力因素 |
5.2.3 沈阳历史文化空间的优化发展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沈阳城区内历史文化要素点汇总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资料的收集 |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东北的社会环境 |
一、东北民族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东北民族生存的经济环境 |
三、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社会文化环境 |
四、东北民族的构成与分布 |
第二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回顾 |
一、东北古代民族民间音乐 |
二、东北近代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 |
第三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种类 |
一、东北民族民间歌曲 |
二、东北民族民间歌舞音乐 |
三、说唱音乐(曲艺音乐) |
四、东北民族民间器乐 |
五、东北民间戏剧音乐(戏曲音乐) |
六、宗教信仰与民族音乐 |
第四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民族性的艺术特征 |
一、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地方性 |
二、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共性与特殊性 |
三、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国际性 |
四、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韵味 |
第五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一、汉族、朝鲜族音乐与农耕文化 |
二、满族音乐与萨满文化 |
三、蒙古族音乐与草原游牧文化 |
四、朝鲜族音乐与农耕文化 |
五、鄂伦春族、赫哲族音乐与渔猎文化 |
第六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 |
一、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传承 |
二、东北地方性剧种黄龙戏 |
三、朝鲜族说唱艺术“盘索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8)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研究(1948-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核心概念阐释 |
1.2.1 城市接管 |
1.2.2 城市改造 |
1.2.3 城市管理 |
1.2.4 城市治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理论基础及经验借鉴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市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思想 |
2.1.2 列宁的城市思想 |
2.2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城市工作思想 |
2.2.1 毛泽东的城市工作思想 |
2.2.2 陈云的城市工作思想 |
2.3 中国共产党东北的城市接管经验 |
2.3.1 哈尔滨的城市接管经验 |
2.3.2 长春的城市接管经验 |
2.4 国内外的城市管理经验 |
2.4.1 近代沈阳的城市管理经验 |
2.4.2 苏联与美国的城市管理经验 |
3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背景及条件 |
3.1 战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 |
3.1.1 美苏对峙格局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博弈 |
3.1.2 国民党财政经济危机与军事政治失败 |
3.1.3 共产党革命力量壮大与方针政策正确 |
3.2 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掌握战争主动权 |
3.2.1 国共军事力量对比发生改变 |
3.2.2 夏秋冬季攻势取得胜利 |
3.2.3 辽沈战役加速推进沈阳解放 |
3.2.4 战争中重视对沈阳的保护 |
3.3 沈阳地下党组织采取有效行动 |
3.3.1 调查与搜集有关沈阳的情报资料 |
3.3.2 宣传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的方针政策 |
3.3.3 组织沈阳各界群众开展护城运动 |
3.3.4 保护沈阳党员进步分子与策反国民党军政人员 |
3.4 沈阳军事管制委员会正式成立 |
3.4.1 明确沈阳军事管制的目的与军管会的使命 |
3.4.2 设置沈阳军管会的组织机构及其人员 |
3.4.3 调配与培训沈阳军管会所需的干部队伍 |
4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具体实践 |
4.1 沈阳政权系统的接管和改造 |
4.1.1 解散反动党团与实行公开建党 |
4.1.2 打碎旧政权机构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4.1.3 留用旧职人员与整顿公职人员思想纪律 |
4.1.4 搜集军队遗留资财与加强军工军需生产 |
4.2 沈阳经济系统的接管和改造 |
4.2.1 没收官僚资本工业企业与建立国营工业企业 |
4.2.2 没收官僚资本财政金融机构与稳定金融市场 |
4.2.3 保护与引导私营工商业向有益于国计民生方向发展 |
4.3 沈阳文化教育卫生系统的接管和改造 |
4.3.1 恢复进步报纸广播与加强职工文艺活动 |
4.3.2 调整合并学校与实施课程教学改革 |
4.3.3 整治环境卫生与开展妇幼保健工作 |
4.4 沈阳市政系统的接管和改造 |
4.4.1 抢修煤气电力与自来水系统 |
4.4.2 抢修邮电通讯系统 |
4.4.3 修复铁路交通运输网 |
4.5 沈阳社会秩序的接管和改造 |
4.5.1 遣散散兵游勇与收容游民乞丐 |
4.5.2 开展锄奸肃特斗争与打击盗匪抢劫 |
4.5.3 取缔封建会道门与整顿宗教界活动 |
4.5.4 封闭妓院与禁绝烟毒 |
5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成效及经验 |
5.1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成效 |
5.1.1 政权相对稳定党政领导加强 |
5.1.2 经济加快恢复国家财政好转 |
5.1.3 文教卫发生变革人民素质提升 |
5.1.4 市政设施改善社会风气净化 |
5.2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成功经验 |
5.2.1 制定并执行正确的城市政策 |
5.2.2 派遣纪律严明且训练有素的城市干部 |
5.2.3 接管城市与经济建设同时并举 |
5.2.4 妥善处理城市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 |
5.3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不足之处及其原因分析 |
5.3.1 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
5.3.2 接管人员与机动兵力准备不足 |
5.3.3 城市工作方法过粗 |
6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作用及启示 |
6.1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历史作用 |
6.1.1 为支援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贡献力量 |
6.1.2 为实现沈阳由消费型向生产型城市转变奠定基础 |
6.1.3 为推动东北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创造前提 |
6.1.4 为接管和改造全国其他城市提供范例 |
6.2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现实启示 |
6.2.1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提升城市治理民主化水平 |
6.2.2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水平 |
6.2.3 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提升城市治理信息化水平 |
6.2.4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升城市治理法治化水平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10)台风灾害应对的人类学研究 ——以厦门市莫兰蒂台风灾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一、灾害的定义与理论研究 |
二、灾害的历史与实践研究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二章 台风灾害的形成 |
第一节 自然与生态环境 |
一、地理与水文 |
二、气候与植被 |
第二节 人文与社会环境 |
一、历史与区划 |
二、人口与经济 |
第三节 台风灾害的形成 |
一、传统认知下的台风 |
二、脆弱性理论下的台风灾害 |
第三章 台风灾害应对的历史记忆 |
第一节 1843年前:“民间避灾信仰”与“官方救灾体系” |
第二节 1843—1949年:“升旗山”台风预警与社会救济 |
第三节 1949年后:预防动员式应灾机制 |
第四章 台风灾害的应对机制与模式 |
第一节 防范与应急 |
一、莫兰蒂台风的基本情况 |
二、台风灾害应对的组织体系 |
三、台风灾害应急响应机制 |
第二节 灾后重建 |
一、目标与成员 |
二、职责与分工 |
三、政策与救助 |
第三节 灾害社会工作服务 |
一、政府主导的灾害社会工作服务 |
二、社会组织主导的灾害社会工作服务 |
第四节 台风灾害的应对模式 |
第五章 台风灾害下的欧厝村 |
第一节 欧厝村的自然环境与历史变迁 |
第二节 台风灾害下的“民间避灾信仰” |
一、传说故事与欧厝村“民间避灾信仰” |
二、欧厝村的“避灾神明” |
三、欧厝村的“避灾物” |
四、欧厝村的“避灾仪式” |
第三节 台风灾害下的社区生计变迁 |
一、传统渔业捕捞与海蛎子养殖 |
二、1999年台风灾害对渔业的破坏 |
三、1999年之后生计方式的变迁 |
第四节 台风灾害的制度化应对 |
一、从镇到村的防灾行为 |
二、从村到镇的救灾行为 |
三、欧厝村民的回应 |
第六章 结论 |
一、制度化的应灾模式 |
二、灾害应对的地方性知识 |
三、厦门台风灾害应对的人类学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厦门市重大台风灾害一览 |
附录二 厦门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莫兰蒂台风灾后重建服务信息表 |
附录三 主要参与观察寸间一览 |
附录四 访谈对象一览 |
致谢 |
四、九台市民政局发挥职能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D]. 晋江艳. 吉林大学, 2021(01)
- [2]吉林省“增产节约运动”研究(1949-1952)[D]. 李星仪.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D]. 曲成举.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4]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生存策略研究 ——基于长春市Z、J案例研究[D]. 黄清. 吉林大学, 2020(08)
- [5]九台农商银行财务风险管控研究[D]. 张欢. 吉林大学, 2020(08)
- [6]近现代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形态演进研究[D]. 石褒曼.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7]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D]. 王丽伟. 吉林大学, 2019(06)
- [8]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研究(1948-1952)[D]. 林木.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9]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10]台风灾害应对的人类学研究 ——以厦门市莫兰蒂台风灾害为例[D]. 陈芳. 厦门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