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汪永声[1](2021)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思考》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市场越来越激烈,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对体育教学与职业素质教育越来越给予了高度的注重。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探讨了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职业心理素质的可行性,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旨为促进高校体育教学以及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协同发展,并为今后高校体育教学渗透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提供参考性的借鉴。
张程程[2](2021)在《云南高校体育选项课学生体育认知与锻炼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大学生体质健康成为各大高校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体育课程的不断改革影响着学生体育基本常识的认知、体育态度、体育价值的认知以及体育锻炼行为的养成,丰富着体育课程教学理论,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以及身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对于体育认知与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还局限在各大环境因素、各类APP对体育认知及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体育态度、体育价值认知以及体育基本常识认知三个维度探究大学生体育认知与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本文以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以及云南农业大学三所大学体育选项课的大一、大二的1323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云南高校体育选项课学生体育认知与体育锻炼行为特征进行相关研究,通过对体育认知的三个维度与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部分高校体育选项课程可选项目设置过少。31.4%的学生反映出所选课程并非意向课程,体育项目的缺少成为阻碍他们体育认知的主要因素之一。(2)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程较为缺乏是造成学生体育基本常识较差的主要因素。数据显示,71.6%的学生反映他们并没有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程。在体育锻炼的基本常识方面总体认知性较差,主要表现在扭伤后的处理办法、运动后保暖以及体育锻炼后洗澡几个方面。对于体育锻炼的态度中,目标态度和行为认知呈现基本肯定的态度,在行为态度、行为意向以及情感体验呈现出不确定态度。在体育价值认知当中,认知较好,大都呈现出基本肯定状态。(3)大学生体育认知状况受个体差异性影响。表现在体育态度、体育价值、体育基本常识认知中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具有显着性差异。其中男生认知较女生认知好,大二同学较大一认知好。(4)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行为意识薄弱。96.6%的学生都会参与体育锻炼,但坚持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少,仅有13.2%。说明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意识还有待加强。通过对昆明市高校体育选项课学生体育锻炼的运动量来分析,低运动量参与人数最多,其中大约有一半人的运动量没有达标,且不同群体各有差异。(5)学生体育认知情况影响锻炼行为参与。大学生体育态度、体育价值认知以及体育基本常识认知都影响着大学生的运动量以及参与度。(6)学业紧张成为制约学生体育认知与锻炼行为的首要因素。其次理论课的缺乏、课程项目的稀缺、场地器材的不足以及自身的兴趣爱好等也是影响学生体育认知与行为特征的主要因素,不容忽视。
李豆豆[3](2021)在《正念训练对高校体育舞蹈学生技能学习的干预研究 ——以旋转技能、柔韧技能、平衡技能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以正念为基础的心理干预方法在心理学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正念干预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体育领域的各个方向。本文跟随众多学者的脚步,将正念训练与体育舞蹈这项运动进行结合,试探讨正念训练对体育舞蹈技能学习是否具有促进作用。对48名体育舞蹈院选课的学生进行分班教学,设置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班采用常规体育舞蹈教学模式,将正念训练与实验组的体育舞蹈教学进行融合,进而实现干预。通过《五因素正念量表FFQM》(Deng et al.2011)、《接受和行动问卷AAQ-2》(Bond et.al,2011)选取了适当的条目进行修改,确定了态度、意识、观察作为本问卷考察的维度,制定了适合本研究的正念体育舞蹈技能学习问卷,对干预前后实验组、对照组的正念水平以及体育舞蹈技能中旋转技能、柔韧技能、平衡技能的测试成绩进行数据整理并分析。研究结果表示,有意识的对正念进行训练能够提高正念水平;正念训练对体育舞蹈技能学习起正向干预作用。
叶俊[4](2020)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体育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强身健体的素质作用,融入德育、价值观、道德理想信念的元素,在体育教育时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课程思政”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它主要是指在坚持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基础上,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精神与其他课程和教学相结合。2019年3月18日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等精神,再次强调落实立德树人应作为学校教育根本任务,构建学校教育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在课程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各类课程同向同行,落实立德树人。因此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同时,如何深入挖掘学校体育课程教育、体育专项教学环节育人功能,形成体育课程教学协同育人格局,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体育教学全过程。体育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教育意义,能与思政教育相互促进,通过体育教学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经过研究目前许多体育专家提出“课程思政”理念与体育教育都是通过相互支持实现课程情感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目的之一,后者是前者的手段。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都会有意识在课程设计和课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但部分教师处于被动状态,为了完成目标而去做,缺乏主动意识。体育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缺少主动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无法体现体育教学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探讨了体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和内容,能够起到育人的目的。本文着重对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其与实现途径的关系进行了梳理,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广西高校体育教育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协同育人作用进行了分析,通过“课程思想”的理念让体育教育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逐渐从对象、目的、内容融合起来,把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融入到体育课程。有助于学生更直观、生动的去体验到内化为精神品质、人生价值观。通过加强体育教师政治素养、做好教学大纲、创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途径将体育教育与“课程思政”相融合。
韩雪敏[5](2020)在《大众健美操与有氧踏板操对女大学生下肢肌力影响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下肢肌力是人们顺利完成走、跑、跳等动作的重要保障,是影响人体运动能力的基本要素。我国有关青少年体质报告指出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堪忧,其中女生的身体素质下降更加明显,比男生更易发生运动损伤。有研究表明,正确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增加关节的稳定性,提高人体在运动中的跑跳能力,为人体姿势控制及平衡能力提供保障。大众健美操是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徒手操化练习,以增进健康,塑造形体,陶冶美的情操。有氧踏板操是在徒手健美操的基础上,利用踏板器械做踏上、踏下的练习来增加运动强度,通过克服自身重力,达到增强腿部力量,提高身体控制能力及心肺功能。基于此,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苏州大学非体育专业57名女大学生为实验对象,以大众健美操、有氧踏板操和大众健美操结合有氧踏板操练习为运动干预手段,对比分析大众健美操与有氧踏板操对女大学生下肢肌力的影响效果,为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供多种选择,为进一步丰富高校体育课堂内容,推动有氧踏板操在高校的普及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1)大众健美操组大众健美操组实验后膝关节屈伸肌在60°/s测试的结果显示:屈肌最大峰力矩、伸肌最大峰力矩、屈伸肌力矩比无显着差异,屈肌总功有显着性差异(P<0.05),伸肌总功呈现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在180°/s测试的结果显示:屈肌最大峰力矩、伸肌最大峰力矩、屈伸肌力矩比、屈肌总功、伸肌耐力比无显着差异,屈肌耐力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伸肌总功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后踝关节屈伸肌在60°/s测试的结果显示:伸肌最大峰力矩、屈伸肌力矩比、屈肌总功、伸肌总功无显着性差异,屈肌最大峰力矩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180°/s测试的结果显示:屈肌最大峰力矩、伸肌最大峰力矩、屈伸肌力矩比、屈肌总功、伸肌总功、屈肌耐力比、伸肌耐力比无显着差异。下肢力量素质测试结果显示:立定跳远和1min深蹲与实验前比较均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2)有氧踏板操组有氧踏板操组实验后膝关节在60°/s测试的结果显示:屈肌最大峰力矩、屈伸肌力矩比无显着差异,屈肌总功有显着性差异(P<0.05),伸肌最大峰力矩、伸肌总功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膝关节在180°/s测试的结果显示:屈肌最大峰力矩、屈伸肌力矩比、屈肌总功、屈肌耐力比、伸肌耐力比无显着差异,伸肌最大峰力矩有显着性差异(P<0.05),伸肌总功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后踝关节屈伸肌在60°/s测试的结果显示:屈肌最大峰力矩、屈伸肌力矩比、屈肌总功无显着差异,伸肌最大峰力矩有显着性差异(P<0.05),伸肌总功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在180°/s测试的结果显示:屈肌最大峰力矩、屈肌总功、屈肌耐力比无显着差异,伸肌最大峰力矩、屈伸肌力矩比、伸肌耐力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伸肌总功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下肢力量素质测试结果显示:立定跳远和1min深蹲较实验前均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3)大众健美操结合有氧踏板操组大众健美操结合有氧踏板操组实验后膝关节在60°/s测试的结果显示:屈肌最大峰力矩、屈伸肌力矩比、屈肌总功、伸肌总功无显着差异,伸肌最大峰力矩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膝关节在180°/s测试的结果显示:屈肌最大峰力矩、屈伸肌力矩比、屈肌总功、伸肌耐力比无显着差异,伸肌最大峰力矩、屈肌耐力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伸肌总功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后踝关节屈伸肌在60°/s测试的结果显示:屈肌最大峰力矩、伸肌最大峰力矩、屈伸肌力矩比、屈肌总功无显着差异,伸肌总功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180°/s测试的结果显示:屈肌最大峰力矩、伸肌最大峰力矩、屈伸肌力矩比、屈肌总功、伸肌总功、屈肌耐力比、伸肌耐力比无显着差异。下肢力量素质测试结果显示:立定跳远和1min深蹲较实验前均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研究结论:(1)长期进行大众健美操、有氧踏板操和大众健美操结合有氧踏板操练习均有助于增强女大学生的下肢肌肉力量,而不同的练习形式对下肢膝、踝关节的屈肌、伸肌刺激效果不同,对下肢力量素质的影响也不同。(2)大众健美操练习更有利于增强女大学生踝关节的屈肌力量,对提高踝关节跖屈背屈的协调性及稳定性具有促进作用。(3)有氧踏板操练习有助于提高女大学生膝关节的屈伸肌力量和踝关节的伸肌力量,且对伸肌的刺激效果优于屈肌,另对提高女大学生的1min深蹲成绩,发展下肢力量耐力素质具有积极作用。(4)大众健美操结合踏板操练习更有利于提高女大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对增强下肢爆发力有积极影响。
邱建华[6](2020)在《高校开设体育拓展课程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以上饶师范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上饶师范学院大一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比较体育拓展课程、拓展+传统体育课程、传统体育课程等三种干预方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不同影响,弄清高校开设体育拓展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高校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实验结果:(1)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各实验组SCL-90量表测试各因子得分实验后较实验前均有所减少,其中拓展+传统体育课程作用效果最为明显,其次是拓展课程,传统课程不明显。(2)对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除对照组男生的BMI(P=0.063>0.05)和腿围(P=0.465>0.05)、对照组女生腿围(P=0.904>0.05)外,其余各组学生在各项身体形态指标上均出现了显着性变化(P=0.000<0.05),其中在BMI、腰围、臀围三个指标上,三组学生(男女生趋势相同)测试结果均下降;在腿围指标上,传统体育教学+体育拓展训练组学生测试结果下降,体育拓展训练学生测试结果提高,传统体育教学组变化较为平缓;因此就改善学生身体形态而言,传统体育课程、单纯体育拓展训练、拓展+传统体育课程均比较明显,但拓展+传统体育课程效果最明显。(3)对学生身体机能的影响:三组学生在各项身体机能指标上均出现了显着性变化(P=0.000<0.05),其中肺活量、台阶测试指标上,三组学生(男女生趋势相同)测试结果均上升;安静心率、安静血压指标上,三组学生(男女生趋势相同)测试结果均下降;因此传统体育课程、单纯体育拓展训练、拓展+传统体育课程均能够明显改善学生的身体机能,但单纯体育拓展训练效果最明显。(4)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三组学生在各项身体素质指标上均出现了显着性变化(P=0.000<0.05),其中立定跳远、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指标上,三组学生测试结果均上升;50米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指标上,三组学生测试结果均下降;因此传统体育课程、单纯体育拓展训练、拓展+传统体育课程均能够明显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而拓展+传统体育课程效果最明显。结论: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干预对高校学生心理素质、体质健康影响效果一般,明显弱于体育拓展课程、拓展+传统体育课程的教学干预效果;体育拓展课程教学干预对高校学生身体机能改善效果明显;拓展+传统体育课程相结合教学干预对高校学生心理素质、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提升显着;传统体育课程与拓展课程融合发展,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议扩大宣传,提高师生对体育拓展训练课程的认识;建立机制,实现体育拓展训练课程与传统体育课程的有机结合;加强研究,达到现代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陈卓[7](2020)在《广州市高校健美操社团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日益发展,新时代要求高校体育发展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丰富校园体育竞赛形式;其中高校体育社团作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第二课堂”重要实施场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高校健美操社团作为近些年冉冉升起的新兴社团,以其青春且极具活力的项目特点迅速在高校传播开来。本文通过对广州市12所普通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继而探索高校健美操社团对于高校学生的体育认知、体育情感、体育价值观等体育意识的影响,从而最终探究高校健美操社团促进学生体育意识的发展途径。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广州市高校健美操社团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广州市高校健美操社团通过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提升大学生体育认知、体育情感、体育价值观的发展程度,极大丰富“第二课堂”学习体验,进而对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发展有着重要且显着的促进作用。2.手机网络传播、文艺晚会等宣传形式使广州市高校健美操社团迅速发展,但是存在社团会员男女比例失调的现象。该类社团通过完善专业课教学、集体参加校园晚会展演,以及鼓励会员参加健美操竞赛等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进而增进会员与社团之间的关系维系和促进会员学生的体育意识发展。3.随着社团会员学生的体育意识逐渐提高,其体育行为也得到迅速发展。同时,高校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延伸;高校健美操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人文性、传承性表现,对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4.高校学生参加高校健美操社团的动机因素分为8项,分别为:(1)增加对体育项目了解(2)增加体育锻炼次数(3)体育技能提升(4)提高自信心(5)增强人际交流能力(6)交际圈扩大(7)增强身体素质(8)塑造良好身材。不同类型学生由于其体育锻炼经历不同、体育意识发展程度参差不齐等多方面原因,使其所参加健美操社团的动机因素存在一定差异性。5.高校运动场所的发展与维护程度,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着重要导向性作用,部分高校存在校园体育设施不完善、专业指导老师缺乏等客观影响因素;加之部分学生未能合理分配时间、个人兴趣导向等主观影响因素,最终导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过程受阻,无法顺利达成体育锻炼目标。
李小芳[8](2020)在《“三生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社团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是新时代政治思想教育新的理念,在大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成人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高校体育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可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根据自愿的原则主动参加体育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能补充高校体育课程的不足,通过将“三生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社团的活动当中,实现理念与实践同步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其健康人生的形成。因此,本文以“三生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社团的路径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三生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社团的路径进行探索,以攀岩社团、棒球社团、跳绳社团为个案进行分析,将理念运用到实践当中。研究表明:1、大学生对“三生教育”理念的认识不足,且受学校领导组织机制、社团服务支持体系、教师的教育理念等多方面的影响。2、社团自主性、自愿性的特点与“三生教育”理念的核心价值相契合,社团的实践活动、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宣传手段都为“三生教育”理念的融入创造良好的条件。3、运用启发式、领会式、情景式、体验式、讲授式等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激发学生探索有利生存手段,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达到尊重生命、学会生存、热爱生活的目标。4、运用生命教育手段、生存教育手段、生活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大学生具备快速识别危险并自救的能力,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生活态度积极乐观、生活质量明显提高。5、“三生教育”理念的实现,需要以身体为载体,以社团项目中的极限运动“攀岩”、时尚运动“棒球”、传统运动“跳绳”为例,运用具体运动项目与“三生教育”理念相结合,是“三生教育”理念实现的最优路径。
范广宁[9](2020)在《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高校体育社团对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与完善作用,因此重视高校体育社团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学校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体育社团的建立既满足了学校体育发展的多元化、多样化与全面化需求,同时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在对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为促进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的持续发展,提供对策与建议。运用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实地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大连市的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大连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大连海洋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民族大学、辽宁警察学院等12所公办本科院校体育社团的管理者和成员为调查对象,对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目前,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从学生参与情况来看,大学生了解体育社团的途径较窄,致使大学生对体育社团的认知不足,体育社团类型集中化,致使学生需求难以满足;从社团运行情况来看,高校体育社团在招募、激励、保障、自律、自治及服务机制等方面,还有待加强与完善;从活动情况开展来看,高校对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的支持力度有待提升,大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的专业水平较低。针对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与原因分析,提出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优化建议:从学生参与情况出发,需要培养大学生参与高校体育社团的意识,在体育社团的类型上,均衡发展;从社团运行情况出发,需要健全高校体育社团运行机制;从活动开展情况出发,需要提高体育社团活动过程中的指导能力,努力实现学校与社团适度结合的管理,安排相应具有较高专业能力的教师或学生到社团活动之中,同时还需提高高校对体育社团的支持力度等。
韩洁[10](2020)在《运动项目的异质文化基因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影响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近年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降,与之相伴的是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责任感缺失严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而高校开设的体育健康课程是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并以此提升体质的主要途径。基于此,本研究比较不同运动项目的文化基因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程度,并为运动促进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本文以文化基因为视角,对比武术、足球、网球、健美操四种不同运动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之间的差异性,以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城市四所大学的80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1)四项运动项目当中,武术项目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评分最高,其次是足球项目、网球项目、健美操项目。(2)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三个维度中,健美操、网球项目在物质维度中得分最高,武术项目在文化维度得分最高,足球项目在群体维度中得分最高。研究结论:(1)武术、网球、足球、健美操运动的文化基因对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均有明显作用,武术项目效果最好,其余依次是:足球项目、网球项目、健美操项目;武术项目对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文化维度的作用最大,足球项目对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群体维度的作用最大,健美操项目对于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物质维度的作用最大。(2)高校应加大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宣传工作,降低男女参与比例失衡的现象,以提升大学生运动项目的参与度;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创造更多的沟通交流机会,有效的提升其选修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不要盲目选课,解除学生因个人对运动项目的误解造成的偏见,发展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创新性发展。(3)高校体育教师应加强所教项目的文化内涵学习,了解其项目的文化基因,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理论水平;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对授课模式进行转变,从学生自身入手,在选修课程中应努力练习运动技能提升运动水平;大力度改革高校足球教学内容,利用项目的集体性,引导学生通过训练在集体中增加自我意识,承担自己在集体中应尽的责任;高校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情况不同进行差异化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培养学生终生体育习惯以及大学生德育工作,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促使其尽快的社会化。
二、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要求的基本原则 |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职业心理素质的可行性 |
(一)体育教学需要职业心理教学教育作为支撑 |
(二)两者之间可以形成动态性教学 |
(三)两者之间可以相互作为载体 |
三、高校体育教学渗透职业心理素质的途径 |
(一)应用情景创设缓解大学生压力 |
(二)强化师生互动以身作则 |
(三)应用游戏竞赛提高大学生兴趣 |
(四)应用考核评价激发大学生动力 |
(五)应用语言对大学生进行激励式教育 |
(六)应用各类体育竞赛活动提升大学生身心素质 |
(七)利用体育社会化教学方式提升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 |
四、结语 |
(2)云南高校体育选项课学生体育认知与锻炼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方案提供参考 |
1.1.2 为优化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提供参考 |
1.1.3 是提升大学生体育认知的重要渠道 |
1.1.4 是促进大学生锻炼行为的重要途径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课程教学理论 |
2.1.2 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 |
2.1.3 计划行为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体育选项课 |
2.2.2 体育认知 |
2.2.3 体育锻炼行为 |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3.1 国内文献综述 |
2.3.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框架 |
3.2 假设模型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方法 |
3.4.1 文献资料法 |
3.4.2 问卷调查法 |
3.4.3 访谈法 |
3.4.4 数理统计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昆明市三所高校样本情况统计 |
4.1.1 体育选项课学生课程选择的意愿情况调查 |
4.1.2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程的开设情况 |
4.2 大学生体育认知与锻炼行为特征现状分析 |
4.2.1 大学生体育认知状况分析 |
4.2.2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特征 |
4.3 体育认知与体育锻炼行为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4.3.1 基本常识认知与锻炼行为特征相关性 |
4.3.2 体育价值认知与锻炼行为特征相关性 |
4.3.3 体育态度与锻炼行为特征相关性 |
4.4 不同体育选项课的大学生体育认知与锻炼行为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4.4.1 不同体育选项课的大学生体育认知特征差异性分析 |
4.4.2 不同体育选项课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差异性分析 |
4.5 高校体育选项课学生体育认知与锻炼行为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1 昆明市高校体育选项课学生体育认知影响因素分析 |
4.5.2 昆明市高校体育选项课学生锻炼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4.5.3 研究假设验证结果总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研究创新点 |
5.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教师访谈纪要 |
附录 B 学生问卷 |
附录 C 问卷效度检验表 |
附录 D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正念训练对高校体育舞蹈学生技能学习的干预研究 ——以旋转技能、柔韧技能、平衡技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2.1 探讨系统的正念训练对学生正念意识的影响 |
1.2.2 探讨正念训练对体育舞蹈技能学习的干预效果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正念训练 |
2.1.2 体育舞蹈 |
2.1.3 体育舞蹈技能 |
2.2 正念测量 |
2.3 正念的干预形式 |
2.4 国外研究现状 |
2.5 国内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干预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正念水平的比较 |
4.1.1 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正念水平的比较 |
4.1.2 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正念水平的比较 |
4.2 干预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育舞蹈技能水平的比较 |
4.2.1 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育舞蹈技能水平测试结果 |
4.2.2 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育舞蹈技能水平测试结果 |
4.3 被试者的主观总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有意识的对正念进行训练能够提高正念水平 |
5.1.2 正念训练对体育舞蹈技能学习起正向干预作用 |
5.1.3 正念训练融入到体育舞蹈教学中是对传统体育舞蹈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 |
5.2 建议 |
5.2.1 将正念训练与高校体育舞蹈专项课程进行有机结合 |
5.2.2 将正念训练干预从课上拓展到课下融入日常生活与学习中 |
5.2.3 将常规的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进行大胆创新 |
5.3 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正念体育舞蹈技能学习问卷 |
附录二 测试数据登记表 |
个人简介 |
(4)“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关于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途径研究 |
2.2.3 关于体育教育践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研究 |
3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对象 |
3.3 主要研究方法 |
3.3.1 文献资料法 |
3.3.2 案例分析法 |
3.3.3 问卷调查研究法 |
3.3.4 访谈法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要求 |
4.1 “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的指导价值 |
4.1.1 体育教育与“课程思政”育人的理想信念融合 |
4.1.2 体育教育教学方式更具创新性 |
4.2 “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因素 |
4.2.1 体育价值观中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 |
4.2.2 体育教学中的育人方式更易被学生接受 |
4.2.3 “课程思政”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形式 |
5 “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 |
5.1 “课程思政”指导理念在体育教育育人的意义 |
5.1.1 培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5.1.2 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的需要 |
5.2 “课程思政”理念对广西高校体育教学的价值分析 |
5.2.1 遵守道德规范价值 |
5.2.2 心理调节价值 |
5.2.3 核心凝聚价值 |
5.2.4 广西高校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培养 |
6 “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
6.1 “课程思政”是体育教育协同育人的升华 |
6.1.1 体育教学模式更具多样性 |
6.1.2 体育教学内容更具直观性 |
6.1.3 体育课堂组织形式多样性 |
6.2 体育教育可为大学生心理素质奠定坚实基础 |
6.2.1 体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
6.2.2 体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 |
6.2.3 体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
6.3 体育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会角色的体验 |
7 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现状分析 |
7.1 体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 |
7.1.1 体育教师对“课程思政”了解情况 |
7.1.2 体育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 |
7.1.3 体育教学目标加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可行性 |
7.1.4 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体育文化中的表现情况 |
7.1.5 体育教学评价中“课程思政”教育因素价值 |
7.2 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 |
7.2.1 爱国主义教育 |
7.2.2 合作精神教育 |
7.2.3 竞争意识教育 |
7.2.4 规则意识教育 |
7.2.5 意志品质塑造 |
7.3 广西高校体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7.3.1 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渗透意识不强 |
7.3.2 体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实效性不高 |
7.3.3 体育教学中融合方法过于单一 |
7.3.4 体育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有待提高 |
8 “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策略 |
8.1 广西高校体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 |
8.1.1 体育教师要提高自身政治素养 |
8.1.2 做好高校体育教学大纲的顶层设计 |
8.1.3 创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 |
8.1.4 建立高校体育思政教育评价体系 |
8.2 发挥课余体育活动对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作用 |
8.2.1 加强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中的自我教育 |
8.2.2 提高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
8.2.3 课余体育能够使大学生更明确地认识自我 |
8.3 在体育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
8.3.1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节的建设 |
8.3.2 发掘体育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 |
8.3.3 教师以身示范,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
8.3.4 通过组织体育比赛进行“课程思政”的教育 |
8.3.5 运用榜样效应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 |
8.3.6 拓宽学校体育文化宣传途径 |
9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的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2 “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的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附录3 “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的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5)大众健美操与有氧踏板操对女大学生下肢肌力影响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下肢肌力是人体实现身体活动的重要根基 |
1.1.2 大学生身体素质备受关注,女生体质下降显着 |
1.1.3 健美操运动在高校广泛开展,深受女大学生喜爱 |
1.1.4 大众健美操与有氧踏板操练习形式存在差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大众健美操的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有氧踏板操的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下肢肌力的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4 文献综述述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实验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对比分析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实验前各实验组基本情况、下肢肌力的比较 |
3.1.1 实验前各实验组基本情况的比较 |
3.1.2 实验前各实验组膝、踝关节肌力的比较 |
3.1.3 实验前各实验组下肢力量素质的比较 |
3.2 大众健美操对女大学生下肢肌力的影响 |
3.2.1 实验前后大众健美操组膝、踝关节肌力的比较 |
3.2.2 实验前后大众健美操组下肢力量素质的比较 |
3.3 有氧踏板操对女大学生下肢肌力的影响 |
3.3.1 实验前后有氧踏板操组膝、踝关节肌力的比较 |
3.3.2 实验前后有氧踏板操组下肢力量素质的比较 |
3.4 大众健美操结合有氧踏板操对女大学生下肢肌力的影响 |
3.4.1 实验前后大众健美操结合有氧踏板操组膝、踝关节肌力的比较 |
3.4.2 实验前后大众健美操结合有氧踏板操组下肢力量素质的比较 |
3.5 实验后各实验组基本情况、下肢肌力的比较 |
3.5.1 实验后各实验组基本情况的比较 |
3.5.2 实验后各实验组膝、踝关节肌力的比较 |
3.5.3 实验后各实验组下肢力量素质的比较 |
4 讨论与分析 |
4.1 不同练习形式对女大学生膝、踝关节肌力影响的分析 |
4.1.1 不同练习形式对女大学生膝关节肌力影响的分析 |
4.1.2 不同练习形式对女大学生踝关节肌力影响的分析 |
4.2 不同练习形式对女大学生下肢力量素质影响的分析 |
4.2.1 不同练习形式对女大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影响的分析 |
4.2.2 不同练习形式对女大学生1min深蹲成绩影响的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参考文献 |
7 附录 |
8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 致谢 |
(6)高校开设体育拓展课程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以上饶师范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高校开展体育拓展课程的相关研究 |
2.1.1 体育拓展训练课程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2 高校开展体育拓展课程的现状 |
2.2 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相关研究 |
2.2.1 体质概念界定 |
2.2.2 健康概念界定 |
2.2.3 体质与健康的相关性 |
2.2.4 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 |
2.2.5 大学生体质促进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实验法 |
3.2.5 测量法 |
3.2.6 数理统计法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体育拓展课程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分析 |
4.1.1 实验前期学生SCL-90量表测试结果 |
4.1.2 实验中期学生SCL-90量表测试结果 |
4.1.3 实验后期学生SCL-90量表测试结果 |
4.2 体育拓展课程对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分析 |
4.2.1 对学生BMI指数的影响分析 |
4.2.2 对学生身体围度的影响分析(腰围、臀围、腿围) |
4.3 高校体育拓展课程对学生身体机能的影响分析 |
4.3.1 肺活量变化情况分析 |
4.3.2 台阶试验变化情况分析 |
4.3.3 安静心率变化情况分析 |
4.3.4 安静血压变化情况分析 |
4.4 高校体育拓展课程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分析 |
4.4.1 对学生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分析 |
4.4.2 对学生50米跑成绩的影响分析 |
4.4.3 对学生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成绩的影响分析 |
4.4.4 对学生坐位体前屈成绩的影响分析 |
4.4.5 对学生1000米跑成绩和800米跑成绩的影响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A 教学进度表 |
附件B 访谈提纲 |
附件C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
附件D 部分测试数据统计结果 |
附件E 实验过程部分照片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广州市高校健美操社团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我国社团、体育社团研究 |
2.2 我国高校体育社团研究 |
2.3 我国高校健美操社团的相关研究 |
2.4 高校社团对体育意识的影响研究 |
2.5 关于影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相关研究 |
2.6 国外高校社团现状研究及述评 |
2.7 高校健美操社团促进学生体育意识的相关理论基础 |
2.7.1 体育心理学 |
2.7.2 高等教育学 |
2.7.3 体育行为学 |
2.7.4 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社会学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分析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3.2.6 个案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广州市高校健美操社团现状与分析 |
4.1.1 社团会员特点 |
4.1.2 社团宣传途径 |
4.1.3 社团活动内容 |
4.2 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影响的因素分析 |
4.2.1 广州市高校健美操社团对大学生体育认知的影响 |
4.2.2 广州市高校健美操社团对大学生体育情感的影响 |
4.2.3 广州市高校健美操社团对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影响 |
4.2.4 广州市高校健美操社团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 |
4.3 广州市高校学生参加健美操社团的动机因素分析 |
4.3.1 高校健美操社团会员参与健美操社团的动机因素分析 |
4.3.2 高校健美操社团非会员参与健美操社团的动机因素分析 |
4.3.3 未建立健美操社团的高校学生参与健美操社团的动机因素分析 |
4.4 广州市高校健美操社团促进学生体育意识的途径分析 |
4.4.1 强化专业基础课程学习 |
4.4.2 打造“常态化”公共展演平台 |
4.4.3 以赛促练,寻找差距 |
4.4.4 增加公益化社团活动 |
4.4.5 建立健全各项校园体育机制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关于确定体育意识指标的调查表 |
附录 B 关于确认体育意识条目的调查表 |
附录 C 学生问卷调查 |
附录 D 专家问卷调查 |
附录 E 问卷效度评价 |
附录 F 专家访问提纲 |
附录 G 专家信息表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三生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社团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概述 |
2.1.1 三生教育 |
2.1.2 社团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2.2.1 “三生教育”理念相关研究综述 |
2.2.2 体育社团的相关研究综述 |
2.3 国内研究综述 |
2.3.1 “三生教育”理念相关研究综述 |
2.3.2 体育社团的相关研究综述 |
2.3.3 “三生教育”理念与体育活动的相关研究综述 |
2.4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三生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社团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1 社团成员对“三生教育”理念的认识 |
4.1.2 “三生教育”理念融入体育社团遇到的问题 |
4.2 “三生教育”理念与高校体育社团的关联分析 |
4.2.1 “三生教育”理念与高校体育社团的内在共同点 |
4.2.2 “三生教育”理念与高校体育社团的互促意义 |
4.3 “三生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社团的路径探索 |
4.3.1 树立社团管理者主导性的“三生教育”理念 |
4.3.2 建立社团成员“三生教育”观念的五级管理体制 |
4.3.3 整合优化“三生教育”理念的内容 |
4.3.4 探索多元、有效的“三生教育”理念的教育手段 |
4.3.5 个案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致谢 |
(9)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境外研究综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查阅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实地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3 研究创新 |
3 研究结果 |
3.1 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的学生参与现状 |
3.1.1 大学生参与体育社团的类型 |
3.1.2 大学生参与高校体育社团的动机 |
3.1.3 大学生对校内体育社团的了解程度 |
3.1.4 大学生加入体育社团的途径 |
3.2 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的运行机制现状 |
3.2.1 社团招募新成员时大多没有运动技能或素质要求 |
3.2.2 学校对学生参加体育社团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 |
3.2.3 体育社团工作缺乏保障服务 |
3.2.4 体育社团组织的自治能力不高 |
3.2.5 体育社团成员的自律性不强 |
3.2.6 体育社团服务行为获得学生较高认同 |
3.3 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的活动开展现状 |
3.3.1 高校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内容和形式 |
3.3.2 高校体育社团开展活动的成员参与稳定程度 |
3.3.3 开展高校体育社团活动的场地与设施 |
3.3.4 学校对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的支持方式 |
3.3.5 开展高校体育社团活动的经费来源 |
3.3.6 专业指导人员参与高校体育社团活动的情况 |
4 讨论与分析 |
4.1 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制约因素 |
4.1.1 大学生对高校体育社团的认知不足 |
4.1.2 集中化体育社团类型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 |
4.1.3 体育社团组织的运行机制有待规范和完善 |
4.1.4 高校对于校内体育社团的支持力度不够 |
4.1.5 高校体育社团开展的专业性有待提高 |
4.2 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策略 |
4.2.1 培养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社团的意识 |
4.2.2 促进高校体育社团类型均衡化 |
4.2.3 建立综合考量式招募机制与投票制管理保障机制 |
4.2.4 利用激发学生的内外动力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
4.2.5 运用权责分工与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社团自治机制 |
4.2.6 拓宽体育社团对校外的服务范围 |
4.2.7 加大经费、场地设施及管理制度的支持力度 |
4.2.8 提高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的专业水平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开展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工作开展实地调查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运动项目的异质文化基因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影响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依据 |
1.1 社会转型期公民社会责任感缺失现状令人担忧 |
1.2 民族复兴过程中大学生要有责任与担当 |
1.3 体育锻炼有益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 |
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2.1 选题目的 |
2.2 选题意义 |
3 文献综述 |
3.1 核心概念界定 |
3.1.1 文化基因 |
3.1.2 社会责任感 |
3.2 国内外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研究现状 |
3.2.1 国内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现状 |
3.2.2 国内运动项目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构建研究 |
3.3 国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研究现状 |
3.3.1 国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现状 |
3.3.2 国外运动项目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构建研究 |
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3.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问卷调查法 |
4.2.3 数理统计法 |
5 研究结果 |
5.1 大学生各项目参与者的社会责任感评分总体状况 |
5.2 不同项目男女生社会责任感评分的比较结果 |
5.3 不同项目习练者社会责任感评分的比较结果 |
5.4 大学生不同运动项目习练者社会责任感的各维度比较 |
5.4.1 物质维度 |
5.4.2 文化维度 |
5.4.3 群体维度 |
6 讨论 |
6.1 运动项目的异质文化基因与社会责任感不同维度的关联 |
6.1.1 运动项目与物质社会责任感 |
6.1.2 运动项目与文化社会责任感 |
6.1.3 运动项目与群体社会责任感 |
6.2 不同运动项目的文化基因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影响 |
6.2.1 武术项目 |
6.2.2 足球项目 |
6.2.3 网球项目 |
6.2.4 健美操运动 |
6.3 运动项目文化基因与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关系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不同运动项目文化基因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建议 |
7.2.1 对运动项目的建议 |
7.2.2 对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思考[J]. 汪永声. 体育风尚, 2021(11)
- [2]云南高校体育选项课学生体育认知与锻炼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程程.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正念训练对高校体育舞蹈学生技能学习的干预研究 ——以旋转技能、柔韧技能、平衡技能为例[D]. 李豆豆.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1(09)
- [4]“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研究[D]. 叶俊. 南宁师范大学, 2020(02)
- [5]大众健美操与有氧踏板操对女大学生下肢肌力影响的比较研究[D]. 韩雪敏. 苏州大学, 2020(03)
- [6]高校开设体育拓展课程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以上饶师范学院为例[D]. 邱建华.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4)
- [7]广州市高校健美操社团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D]. 陈卓.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8]“三生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社团的路径研究[D]. 李小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2)
- [9]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范广宁.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10]运动项目的异质文化基因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影响的比较研究[D]. 韩洁.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