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伦理——走向哲学探究的视野(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1](2021)在《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科技改变人类,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塑造未来。自20世纪起,人类真正踏入了科技时代,科技的磅礴之力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得以显露。这是科技发展的辉煌成就,但与此同时也给人类及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值得深入思考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在20世纪20年代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们特别关注科学技术,尤其是科学技术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运用。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流派——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秉承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传统,用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来取代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批判,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学技术思想。具体而言,本论文主要探究了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本论文阐述了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问题。在时代背景问题上,论文从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四个方面分析研究了马尔库塞所处时代的主要特征,勾勒出时代的轮廓。在理论渊源问题上,马尔库塞从马克思、海德格尔、马克思·韦伯以及霍克海默和阿尔多诺等多位思想家的思想中汲取养分,或继承发展、或批判摒弃,最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科学技术思想。第二,论文重点分析了马尔库塞的科技异化思想。首先,在科技异化的具体表现上,马尔库塞提出了着名的“单向度”思想,认为发达工业社会的一切真实被和平、舒适、富足的虚假外表所掩盖,技术无形中消弭了社会的一切矛盾,使人成为现存制度的顺从者。整个社会呈现出经济、政治、文化以及语言领域的一体化,成为单向度的社会;生活于其中的人则因否定和批判能力的丧失以及超越能力的丧失而成为单向度的人。其次,马尔库塞揭示了发达工业社会科技异化的根源在于技术理性。科技的飞速发展为追求效率最大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与工具,同时也为技术理性取代批判理性提供了温床,技术理性成为衡量一切的价值标准,进而成为新的控制形式。最后,马尔库塞提出了消除科技异化的途径,赋予技术发展新的希望。一方面,马尔库塞认为可以通过创造与现有科学技术本质不同的新技术与新科学来改变科技奴役人、控制人的现状。另一方面,马尔库塞提出了“革命新理论”,认为可以通过革命建立一个真正与人相称的新社会,从而开启人类全新的生活方式。科技异化思想是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征着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突出理论贡献。马尔库塞对解决科技异化问题的途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究,但终因缺乏现实基础以及理论上无法自圆其说的矛盾而陷入了“乌托邦”。第三,论文深入研究了马尔库塞的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首先,论文梳理了意识形态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概要阐述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说,在此基础上揭示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内在关联的历史发展脉络。其次,马尔库塞以其独特的思维构建了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其一对科技中立论的批判是其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基础。其二,科技意识形态化是科技异化的最高表现形式。在马尔库塞看来,科技的意识形态化表征着科技异化已经上升到政治高度,并且科技异化的程度与意识形态主宰地位的增强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其三,在马尔库塞看来,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化的途径大致有三种,即技术合理性证实制度合理性;技术理性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剥削与压迫;技术管理代替了政治统治。其四,马尔库塞对“真实需要”和“虚假需要”、“基本压抑”和“额外压抑”两组概念进行了区分,由此揭示了科技意识形态对人的思想意识和心理操控。最后,论文将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化思想进行了比较评析,挖掘二人思想中的一致性和分歧。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拓宽了意识形态批判的视野。但是,马尔库塞将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直接等同,既夸大了意识形态的功能,也忽略了意识形态对现实的反作用;并且其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也没有能够触及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第四,论文对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生态学意蕴进行了探究。首先,本文阐释了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自然观前提。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自然界和人的异化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异化。人类疯狂的破坏和盘剥大自然,使自然界丧失了独立的“主体”地位。马尔库塞从对“劳动”概念的解释,对“自然是人的工具”的解释,对“历史是人的真正自然史”的解释三个方面阐述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马尔库塞提出了其自然观的核心内容——自然解放论。自然解放的宗旨是要解除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抗关系,使二者关系回归和谐与安宁。而且自然解放具有“两重性”,既要解放属人的自然,又要解放人类的外部生存世界——自然界,要把人和自然都从技术的统治和控制中解放出来。其次,在自然观的基础上,马尔库塞构建了自己的技术生态思想。马尔库塞分析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表现及其实质,最终提出通过建立人道化的技术世界来解决这一难题。在马尔库塞看来,尽管技术理性导致了人与社会的单向度化,但技术依然具有解放的潜能,人类需要人道化的技术来释放技术的解放潜能。人道化的技术是将理性与艺术相融合的后技术理性所引领的更高发展阶段的新技术,是可以促进技术同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新技术。最后,马尔库塞的自然观与技术生态思想启示人类发展能够处理好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关系,兼顾技术发展与人文关怀,并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形成重大影响。但很遗憾因缺乏实践基础而流于空想,也没有能够触及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深刻批判,同样具有一定的思想局限性。第五,论文探究了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启示问题。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本文以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为视角,立足于中国发展现状,批判性分析了中国科技发展对人性的压抑与扭曲的一面及其违背伦理规约的一面;同时批判性的反思中国社会呈现出的单向度化趋势,探寻国人丧失批判性、否定性的表现等等问题,深刻思考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对我国现实问题的警示和启迪意义,赋予本文一定的实践价值。作为一位时刻处于矛盾而困惑的思想状态中的思想家,马尔库塞的科学技术思想既表达了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失望与痛恨,也呈现出对未来人的自由和社会解放的希望和憧憬,这体现了马尔库塞“悲观但不绝望”的“辩证法”。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不足和局限性不可否认,但是,马尔库塞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发现现实问题的严峻性,并努力为了改变现状而进行奋斗,这种批判精神永不过时,因为没有批判精神就没有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李穆清[2](2021)在《马克思科技伦理视域下人工智能时代人的主体性危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术作为21世纪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以其领域交叉性、学科边缘性、应用广泛性等特点和优势,逐渐渗透进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极大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产业变革的同时,亦带来不可忽视的伦理问题。人工智能时代,人的活动领域被不断挤压、本质属性愈发遮蔽、主体地位受到严重动摇,如何应对和化解人的主体性危机,成为当前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重要课题。科技进步对于人之主体性的冲击从现代化伊始便存在,马克思对于他所处时代的科技异化问题做出了超越性的解读和设想。本文梳理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相关论述,依据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逻辑理路建构起马克思的科技伦理思想,并聚焦了其中的人的主体性维度。马克思科技伦理思想中的人的主体性维度主要通过三部分体现出来,一是以人为本的科技观,包括历史主义立场的科学观以及科学和人本辩证统一的技术观;二是基于人类实践活动的科技批判和异化理论,包括科技异化和主体异化以及消除主体异化的政治伦理途径;三是主体向度的科技伦理思想的建构方法,包括对人的主体性的失落和复归的阐明,对抽象主体的批判和对现实主体的建构以及重建复归人的自由自觉的科技伦理新秩序的展望。从马克思科技伦理视域观照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可以发现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的主体性带来巨大冲击,使人面临主体地位消解、认知主体混乱、智能社会反智的外部危机和自我失落、价值理性失落、异化向度强化与自由解放失落的内部危机,其根源即是现代技术社会的技术理性逻辑和长期以来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对现代社会形成的资本逻辑宰制。而复归人的主体性则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从价值路径和伦理实践两方面入手,首先要明晰当前所需重新找寻、确立和复归的人性本质、价值诉求和伦理原则;其次应当从价值取向和根本目标两方面的明确入手,去探索更现实可行、科学有效的实践路径,发展更彰显人的主体性的人工智能伦理实践。
滕怀玺[3](2021)在《科技伦理视野下的专利权运用和监管问题与对策》文中认为技术专利的运用,促进了技术的发展,也提升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水平,并被证实为改变国家发展走向和世界演变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高新科学技术迭代更新速度加快的时代环境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但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尤其是专利权被某些犯罪分子和恐怖分子加以利用危害社会,所以要在科技伦理视野下加强对专利权的运用和监管。从该种思路出发,首先,对科技伦理的理论基础和专利权进行了概述,围绕科技伦理的概念、科技伦理的思想、科技伦理的体系建设、科技伦理思想下的专利权四个环节进行展开与分析。其次,对于我国专利权运用中科技伦理的缺失与监管问题进行深度剖析,指出我国科技专利权在运用中存在用尽原则和滥用种类的伦理问题与我国科技专利权监管中所存在缺失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以科技伦理理论知识为抓手来推动问题的解决,并着重以科技伦理与专利权运用的关系为突破口切入,廓清了专利运用与基本人权保护的冲突、科学技术专利运用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科学技术专利运用与环境生态保护之间的冲突、科学技术伦理与专利权的关系处理。最后,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科技伦理视角下专利权运用和安全监管的对策。需要构建我国专利运用与监管的伦理理念,不断完善科学技术创新激励转化机制,落实在科学技术专利运用中的惠益分享机制;从科技伦理的视角下专利权的安全监管对策来说,需要提高专利意识、加强安全监管、完善科学技术专利的审查标准、构建科学技术专利伦理审查机制。
司宇辰[4](2020)在《王晋康科幻小说科技伦理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科幻文学开始复兴,以《科幻世界》杂志为阵地,涌现了一批新锐的、有思想的科幻作家,即所谓的“新生代”作家。这些作家包括刘慈欣、王晋康、韩松等。这些作家以充实阔大的内容设置,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和中国特有的人文精神,不仅在世纪之交形成了中国的新一波科幻热,也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力,契合了当前中西方科幻文学界广泛的深化主旨、拓宽思路的共识。而这批作家当中,王晋康凭借其饱满的创作激情、显着的“核心科幻”创作理念、深沉苍凉的行文风格、较高的创作产量等尤其引人瞩目,被誉为中国新生代科幻的“基石”和“思想者”。王晋康的科幻小说作品,因浓厚的科学哲理思辨而独树一帜,在选材上与其他专注于呈现天马行空的缤丽环境的作家不同,王晋康的作品以对科技伦理的关注与呈现着称。王晋康善于在其作品中传达对科技发展的理性思考,书写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人性善与恶的纠结,尤其善于探讨科技与伦理产生冲突时人类的遭遇和抉择。本文通过结合王晋康生平经历中的科技情结、创作实践中的“核心科幻”主张及不同创作阶段对人与科技关系的恒常思索等方面,观照王晋康作品中科技伦理问题书写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王晋康小说中对于科技伦理问题与科幻题材的架构,分析其科技伦理观整体构建的三个典型维度:在自然规律和谐性上对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反省、对于科技中心主义反乌托邦的构建和崩解的思索以及基于人性关怀对技术万能主义的批判;并在这一语境下讨论王晋康科技伦理书写的问题具现:基因工程与人类生理异化、人工智能与心智升级、灾变下的人类生存实验,分析在具体情境中的科技伦理讨论。在科技伦理问题讨论下,观照王晋康对于科技伦理困境和人文理性思辨的深厚的文学化具现:体现认知主体的尊严与价值的科技从业者形象、科普材料组合与悬疑手法构成的互文语境以及独特的苍凉宏阔的艺术美学特征。最后从王晋康对于中国科幻文学的价值意义上,分析其对于科技伦理主题的关注对于引导科技伦理实践、促进科幻文学体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科幻建构的独特地位。论文期望通过对王晋康科幻小说科技伦理元素的研究,突出分析其作品的科学特征、人文关怀及批判力量,以期为学界有关王晋康科幻文学的研究提供开拓性的探究视角。
王姣[5](2020)在《科技议题的教育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议题是由科技发展或应用带来的具有争议性的公共议题。它们被视为社会存在的教育资源已有百年之久,但只是在20世纪末才被真正引起重视并加以研究。科技议题作为一种课程资源融入到科学教育的实践之中,是否具有合理性,如何融入?这必然涉及到科技议题的教育价值问题。科技议题价值取向影响着它融入教育的深度、广度及融入的程序、方法。本研究聚焦于“科技议题究竟具有何种教育价值,应如何实现其教育价值”这一核心问题,依据“科技议题”相关的研究文献资料和科学课程标准文本的解读,探讨了如下相关问题:首先,分析了科技议题具有何种属性,包括产生原因、特征、分类和教育历史四个内容。因科学与技术的融合、人们反思科技意识的提升、媒体对科技事件的公开与聚焦使得科技议题数量众多。且科技议题具有形成过程的跨时空性、关涉领域的多学科性、科技伦理的冲突性、解决方案不确定性的特征,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将科技议题分为不同的类别。科技议题的教育历史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时期杜威的思想理论与教育实践,而我国科技议题的教育有一段曲折的历史。其次,阐释了科技议题具有哪些教育价值。结合产生科技议题的三个原因进行分析,发现科技议题具有提升学生个体的科学文化基础、促进学生探究科技事务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参与社会科技事务责任感三个维度的价值。需要强调的是,每一维度价值之间并不是平行独立存在,而是互相影响的。再次,辨析了我国目前最新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技议题思想如何。通过对课程标准的文本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科学课程标准都含有科技议题的教育思想,并对科技议题的教育价值有明显的期待。最后,探讨了科技议题教育价值实现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主要包括选择科技议题、实施科技议题教育两个方面。教师在选择议题时应遵循依据教材与超越教材相结合、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结合、议题簇与焦点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在实施科技议题教学时要遵循教育时空的连续性原则、教学策略多元化原则、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原则。
闻丽君[6](2020)在《媒体助力科技预期治理 ——科学技术的“前景传播”》文中提出科学技术与我们人类社会息息相通,但是由于科技无度发展,导致科技的不确定性风险带来的后果愈加不可估量。因此,亟需对科技伦理风险进行有效规约。众多学者对此做了很多尝试,首先是美国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了“技术评估”这一概念,“预警性技术评估”和“建构性技术评估”是“技术评估”范畴内的两个发展阶段。但“预警性技术评估”阶段参与主体是单一的科学家,有失客观公正性,缺乏公信力;“建构性技术评估”阶段是动态的分析研究,注重社会实际反馈。理论基础更加坚实,同时也强调吸纳不同利益主体,但并没有解决如何协调的问题。因此二者都不能很好地解决科技伦理风险。在困境之下,古斯顿提出了“预期治理”概念。预期治理是“前景传播”治理科技伦理风险的最关键环节。“前景传播”是传统科技传播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新内涵,关注到了传统科技传播少有涉及的科技伦理风险治理问题。“前景传播”除了减少传播陈旧的科技信息比重,传播科技最新文明和成果,还被赋予了新的独特内涵:第一,传播科技伦理风险的相关信息,增加公众对科技伦理问题的全面准确认识;第二,倡导公众共同治理科技伦理风险的新的治理理念,全民参与,达成全责任制共识;第三,传播科技的预期治理,提升公民共同治理科技伦理风险的能力,这是“前景传播”应对科技伦理风险的关键。科技的预期治理重在提高公众的能力,来有效应对科技问题。科技的预期治理包括“预期”和“治理”两个方面。其中“预期”本质上指能力,主要包括三种能力:预见能力、参与能力和整合能力,这三种能力相辅相成。“治理”是核心,是一种实践过程,目的是提高以上三种能力,包括多元参与的预见过程、民主视角下的参与过程和更深层次的整合过程。科技的预期治理既有“预期”作为理论支撑,同时又有“治理”这一实践体现作为行动指导,强调实践动态操作,在实践中提高公众的治理能力,有利于“前景传播”有效应对科技伦理风险。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媒体功能和作用的分析,基于“前景传播”视角,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助力“前景传播”治理科技伦理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全面准确传播“前景传播”中的科技伦理风险相关知识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媒体要筛选传播信源有效度、把好传播内容质量以及不断丰富传播方式和手段,为公众提供全面准确的科技伦理风险信息,为科技伦理风险的有效治理提供保障;第二,传播“前景传播”治理科技伦理风险的关键——科技的预期治理,提高公众的各种能力,以达到提高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科技伦理风险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媒体首先要建立一种联系,为公众提供交流反馈的平台,促进多元参与的预见过程,提升公众的预见能力。其次,媒体实时监督,以保障民主参与的真实性,进而确保民主参与的有效性,保障民主视角下的参与过程,提高公众的共同参与能力。最后,媒体发挥舆论引导功能,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取向,以最广大公众的最根本利益为基本出发点,加强深度交流,整合目标和主体的分歧,求同存异,完善更深层次的整合过程。通过以上媒体这一传播渠道的具体措施,积极助力“前景传播”对科技伦理风险进行预期治理,减少科技伦理风险的发生与危害。
柳丽萍[7](2020)在《现代科技发展的伦理审视 ——从赫胥黎《美丽新世界》谈起》文中指出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相生相伴,它既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亦可能是威胁人类生存、摧毁人类文明的刽子手。正如英国作家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描绘的科技极度发达的2532年未来新世界那样,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创造巨大物质财富和技术便捷的同时,也加重了对人的精神和心理控制,抹杀了人的个性自由。反观当下由现代科技引发的伦理危机与道德挑战,我们不禁要对科技与人的关系发出系列伦理追问:科技使人进化还是退化?科技使人幸福还是不幸?人是科技的主人还是奴隶?现代科技是否陷入伦理困境?现代科技之未来将走向何方?本文以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为线索,从四个方面对现代科技的发展态势进行伦理审视。第一部分,反思科技活动的伦理意蕴。通过分析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科技极度发达条件下的人之生存境遇,对现代科技的发展态势提出伦理追问。围绕科技活动的实现形式和活动主体两个角度论证科技活动负载伦理价值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关系三个方面进一步阐述科技活动负载伦理价值的具体维度及涵义。第二部分,全面梳理古今中外的科技伦理思想。有关科技伦理的思想观点、理论纷争磅礴杂多,这一部分主要针对中、西方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技伦理思想及其历史演变作全面系统的理论考察,进而为下文辩证分析与有效克服现代科技发展的伦理困境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第三部分,充分揭示现代科技发展面临的伦理困境。由现代科技发展所引发的伦理问题,已经成为人类无可逃避的严峻事实。这部分在全面厘清科技伦理关系历史逻辑的基础上,从人与外部自然、人与自身自然、人与智能机器的关系三个方面揭示现代科技发展所面临的伦理问题,继而结合思想理论与实践现状就人类认识水平、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发展状况几个方面分析现代科技伦理难题的成因。第四部分,论证现代科技发展伦理难题的破解。科技与伦理的协同共进,是维护人类社会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现代科技发展伦理危机的破解,要以马克思、恩格斯科技伦理思想为指导,以完善科技伦理建制为关键,以加强科技主体建设为根本,构建科学完善的解决机制,促进现代科技的良性发展。
陈雅[8](2020)在《马克思恩格斯科技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伦理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主义大工业初期,面对科技进步带来的发展,针对科技异化的事实所做的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方面的阐述,是一个系统的思想体系。马恩的这些思想是围绕科学技术的本质,科学技术的具体运用,科学技术为谁服务等三个问题而展开和深入的。其主要内容涉及科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最高展示,科技与伦理的辨证关系,科技异化的根源及其扬弃,科技工作者应该遵循的伦理规则,科技的终极价值是为全人类服务等方面的论述,既具有理论的系统性,又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本文按照“概念界定—原着抽绎—观点归纳—实践分析”的思路,即通过对科技、伦理、科技伦理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科技伦理思想的概念界定,并以此为逻辑基础确定论文研究的基本范畴,然后考察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经典理论着作,并将其中有关于科技伦理的思想内容进行抽绎、梳理和概括,接着得出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科技伦理思想基本内涵及其发展演进规律的总体结论,最后理论结合实际,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维度阐述其所蕴含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的写作方法,将马恩关于科技伦理的思想的发展过程分为理论形成期-理论成熟期-理论运用期三个阶段,力求展现马恩科技伦理思想发展演进的全貌,从整体上理解马恩科技思想的科学的内涵,并在坚持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路中,论述了其在促进当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的指导意义。
赵微璐[9](2020)在《科技伦理视域下大科学装置的设计与实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20世纪前中期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大科学装置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我国的大科学装置除了具有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优势外,还对探索宇宙奥秘、生命真相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其劣势也不容忽视,如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等问题。大科学装置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使人类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人类开始用伦理道德来评价和判断大科学装置,这就要求用与之相匹配的伦理原则来化解实践中出现的冲突问题。科技伦理是对科技活动中的问题进行伦理审视,需要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当人类对自身行为所涉及的人或物发生利益冲突时,需要用道德规范甚至法律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以此来避免人类为了自身盲目的发展而造成对现实的破坏,以使大科学装置的设计与实现真正为人类造福。本文以科技伦理这一重要的哲学研究领域为研究视角,首先论述了大科学装置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并结合当下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对大科学装置设计与实现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原则,进而对大科学装置设计与实现中存在的伦理风险进行探讨,最后为大科学装置设计与实现中面临的伦理风险提供应对策略具有一定创新性。
祁文博[10](2020)在《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文明的发展常常会带来经济财富增加、人生存境遇的改善、社会的持续进步。但现代人环顾四周,在感受到现代化带来身心喜悦的同时,却不断受到各种风险的威胁。城市作为现代性文明最突出的展现,本应是人类自由发展的“诗意栖居”,但却不断遭遇城市风险的威胁。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上述问题的出现?人类应该选择何种方式去规避客观存在的城市风险?已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研究聚焦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风险治理,尝试通过复合且独特的视角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何为复杂现代性理论?复杂现代性理论与城市风险的内在逻辑关系如何?城市风险呈现样态的生成之因是什么?怎样构建城市风险治理的展开路径?围绕这几个核心叩问,本研究通过建构“复杂现代性-城市风险-治理”的研究框架,综合运用文献法、比较法、哲学思辨法展开研究,并结合当前风险治理实践,深度把握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风险治理问题。绪论部分就本文的选题价值、研究现状、研究问题以及方法与框架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综述。第一章是城市风险的复杂现代性理论检视,主要基于复杂现代性分析范式与城市风险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城市风险是复杂现代性的重要表征,复杂现代性在认知向度、制度架构、风险规避层面为认识、治理城市风险提供新的视角,二者互相建构。第二章是城市风险的呈现样态,城市生态失衡带来人的生存之困、城市权利失衡带来人的发展之困、城市意义迷失带来人的存在之困。第三章是现代城市风险的成因,科学与技术构成了城市风险生成的客观原因,资本逻辑在城市空间的强势运行所带来的资源浪费以及人本价值背离导致城市空间生产的异化,社会系统转型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所带来的政府、媒体、公众、抽象体系等次级系统的不合理运行。第四章是城市风险治理维度,城市伦理、城市制度与城市权利是现代城市风险治理最重要的三个维度,城市伦理规约、滋养、涵育城市制度,而完善合理的城市制度能够支撑、保障城市权利的实现,三者之间是相互统一的,为构建复合型城市风险治理体系提供伦理指向、行动方向与价值指引。第五章是城市风险治理体系,在治理理念上,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思想深度植入城市伦理、城市制度以及城市权利之中,推进城市风险治理思想现代化;在治理结构上,从科技伦理转型、资本逻辑规塑与社会系统逻辑规约三个方面推进城市风险治理结构现代化;城市风险治理最终应实现共同体治理,通过不断减少空间区隔与结构固化、调整运行规则、实现文明自觉,在多重向度上构建城市命运共同体。最后是研究结论,即在中国复杂现代性理论的指引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治理逻辑,在利用与规塑资本现代性的基础上,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风险治理体系,在引领中国城市文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也为世界城市发展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此外,针对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作者将在分析框架、实践案例与主题内容三个方面予以完善,以期对城市风险治理研究完成更为深度的挖掘。
二、科技伦理——走向哲学探究的视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伦理——走向哲学探究的视野(论文提纲范文)
(1)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渊源 |
2.1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科技时代的来临与科技负面影响的加深 |
2.1.2 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经济对科技发展依赖性的增强 |
2.1.3 两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的政治民主化趋势 |
2.1.4 批判意识的兴起与文化工业的诞生 |
2.2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2.2.1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
2.2.2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 |
2.2.3 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概念的理论区分 |
2.2.4 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的启蒙批判思想 |
第3章 马尔库塞科技异化批判思想 |
3.1 科技异化的表现 |
3.1.1 虚假背后的真实 |
3.1.2 单向度社会的出现 |
3.1.3 单向度人的生成 |
3.2 科技异化产生的根源——技术理性 |
3.2.1 马尔库塞的理性观 |
3.2.2 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 |
3.2.3 极权主义的技术合理性 |
3.3 消除科技异化的途径 |
3.3.1 新技术与新科学之熵 |
3.3.2 革命新理论的实践运用 |
3.4 马尔库塞科技异化批判思想评析 |
3.4.1 马尔库塞科技异化批判思想的理论价值 |
3.4.2 马尔库塞科技异化批判思想的局限性 |
第4章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 |
4.1 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 |
4.1.1 意识形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
4.1.2 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 |
4.1.3 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内在关联 |
4.2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建构 |
4.2.1 马尔库塞对技术中立论的批判 |
4.2.2 科技意识形态化是科技异化的最高表现形式 |
4.2.3 科技意识形态化的途径 |
4.2.4 科技意识形态对人的操控 |
4.3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比较评析 |
4.3.1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一致性 |
4.3.2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主要分歧 |
4.4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评析 |
4.4.1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理论价值 |
4.4.2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局限性 |
第5章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生态学意蕴 |
5.1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自然观前提 |
5.1.1 马尔库塞自然观的形成基础 |
5.1.2 人与自然的关系 |
5.1.3 马尔库塞自然观的核心内容——自然解放论 |
5.2 马尔库塞的技术生态思想 |
5.2.1 问题的提出—生态危机理论 |
5.2.2 问题的解决—人道化的技术世界 |
5.3 马尔库塞自然观与技术生态思想评析 |
5.3.1 马尔库塞自然观与技术生态思想的理论价值 |
5.3.2 马尔库塞自然观与技术生态思想的局限性 |
第6章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启示 |
6.1 树立完整理性的科技观 |
6.1.1 正确的科技观 |
6.1.2 和谐的自然观 |
6.1.3 理性的消费观 |
6.2 重视科技的人文与伦理内涵 |
6.2.1 科技发展应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 |
6.2.2 科技发展须加强科技伦理的规约 |
6.3 塑造和培养否定性思维 |
6.3.1 否定性思维与人的全面发展 |
6.3.2 “否定性”丧失的现状分析 |
6.3.3 积极培养否定性思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马克思科技伦理视域下人工智能时代人的主体性危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理论背景和意义 |
1.1.2 现实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马克思科技伦理视域下人的主体性维度 |
2.1 以人为本的科技观 |
2.1.1 历史主义立场的科学观 |
2.1.2 科学和人本辩证统一的技术观 |
2.2 基于人类实践活动的科技批判和异化理论 |
2.2.1 科技异化和主体异化 |
2.2.2 消除主体异化的政治伦理途径 |
2.3 主体向度的科技伦理思想 |
2.3.1 人的主体性的失落和复归 |
2.3.2 对抽象主体的批判和对现实主体的建构 |
2.3.3 重建复归人的自由自觉的科技伦理新秩序 |
3 审视人工智能时代人的主体性危机 |
3.1 外部危机:主体地位的威胁 |
3.1.1 主体客体化的威胁:主体地位的消解 |
3.1.2 客体主体化的威胁:认知主体的混乱 |
3.1.3 人类生存环境的威胁:智能社会的不智能性 |
3.2 自我危机:人性本质的失落 |
3.2.1 个人的失落:主体异化导致自我失落 |
3.2.2 社会的失落:科技理性的价值性失落 |
3.2.3 人类整体的失落:异化向度的强化与自由解放的失落 |
3.3 危机根源:技术理性与资本逻辑 |
3.3.1 智能社会的技术理性逻辑 |
3.3.2 人工智能时代的资本逻辑本质 |
4 基于马克思科技伦理思想的人的主体性复归 |
4.1 重构实现人的主体性复归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路径 |
4.1.1 实践主体新范式为解决人的主体性危机提供理论前提 |
4.1.2 以人为本科技观为人的主体地位重建提供原则导向 |
4.1.3 科技异化理论为人的主体属性回归提供具体指向 |
4.2 发展彰显人的主体性复归的人工智能伦理实践 |
4.2.1 以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为伦理实践的根本价值取向 |
4.2.2 以实现共产主义为伦理实践的根本发展目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科技伦理视野下的专利权运用和监管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选题依据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一、科技伦理理论基础及其视阈下的专利权概述 |
(一)科技伦理的理论基础 |
1.科技伦理概念的引入 |
2.科技伦理的内涵 |
3.科技伦理体系的建设 |
(二)科技伦理思想下的专利权概述 |
1.科技伦理思想 |
2.科技伦理思想下的专利权四个环节分析 |
二、我国专利权运用中科技伦理缺失与监管问题 |
(一)我国专利权运用中科技伦理缺失问题的表现 |
1.专利权的用尽原则 |
2.专利权滥用的种类 |
(二)我国专利权监管中科技伦理缺失问题的表现 |
三、科技伦理对专利权的意义和两者关系 |
(一)科技伦理对专利权的重要意义 |
1.有效防范科学技术的滥用和价值观的偏离 |
2.有效防范科技人员的道德素质下降 |
(二)科技伦理与专利权运用的关系 |
1.科学技术专利运用与基本人权保护的冲突 |
2.科学技术专利运用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 |
3.科学技术运用与环境生态保护之间的冲突 |
4.科学技术伦理与专利权的总体关系处理 |
四、专利权运用和安全监管的对策 |
(一)专利权运用的对策 |
1.构建我国专利运用与监管的伦理理念 |
2.不断完善科学技术创新激励转化机制 |
3.落实科学技术专利运用当中的惠益分享机制 |
(二)专利权的安全监管对策 |
1.提高专利意识加强安全监管 |
2.完善科学技术专利的审查标准 |
3.构建科学技术专利伦理审查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王晋康科幻小说科技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2 王晋康科幻小说科技伦理特征的成因 |
2.1 割舍不断的科学情结 |
2.2 “核心科幻”理念的统摄 |
2.3 对人与科技关系的恒常思索 |
3 王晋康科技伦理观的三个维度 |
3.1 反人类中心主义的典型理路 |
3.2 科技中心主义反乌托邦的哲思 |
3.3 科学万能主义的经典批判 |
4 王晋康科幻小说的科技伦理呈现 |
4.1 于“人类异化”中迷失的道德世界 |
4.2 “理智自认”与自我赋权的科技焦虑 |
4.3 灾变中探寻“逆天改命”的时空迷宫 |
5 王晋康科幻小说科技伦理的文学特质 |
5.1 科学思维与文学思维的交织 |
5.2 科学求真与文学设疑的相融 |
5.3 科学理性与文学人文性的交汇 |
6 王晋康科幻小说科技伦理特征的审视 |
6.1 科技主义与伦理道德的冲突 |
6.2 科幻世界与现实生活的交融 |
6.3 “科幻基石”与“思想者”的价值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科技议题的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科技议题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科技议题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 |
二、关于科技议题与教育的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科学教育与人发展的关系的研究 |
四、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社会中的科技议题 |
第一节 科技议题的产生 |
一、科学与技术的融合 |
二、人们对科技的反思 |
三、媒体对科技事件的公开与聚焦 |
第二节 科技议题的特征 |
一、形成过程的跨时空性 |
二、关涉领域的多学科性 |
三、科技伦理的冲突性 |
四、解决方案不确定性 |
第三节 科技议题的分类 |
一、以争议发生的地域为依据分类 |
二、以科技所属学科领域为依据分类 |
三、以直接关涉的对象为依据分类 |
第四节 科技议题的教育历史 |
一、美国科技议题教育的历史 |
二、我国科技议题教育的历史 |
第三章 科技议题潜在的多维教育价值 |
第一节 提升学生个体的科学文化基础 |
一、学会科技领域的批判性思维 |
二、养成科技领域非形式推理能力 |
三、学会从人文的角度理解科学 |
第二节 促进学生探究科技事务能力的发展 |
一、培养学生碎片信息整合能力 |
二、提高学生科技事务的沟通能力 |
三、形成正确的科技伦理观 |
第三节 激发学生参与社会科技事务的责任感 |
一、提高科技应用的法制意识 |
二、学会科学事务的正确决策 |
第四章 我国科学课程标准对科技议题的要求 |
第一节 课程目标蕴含的科技议题思想 |
一、小学科学“课程目标”的文本解读 |
二、初中科学“课程目标”的文本解读 |
三、高中科学“课程目标”的文本解读 |
第二节 课程内容中选择的相关科技议题 |
一、显性的科技议题 |
二、隐性的科技议题 |
第五章 科技议题教育价值实现的基本原则 |
第一节 科技议题选择的原则 |
一、依据教材与超越教材相结合 |
二、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结合 |
三、议题簇与焦点问题相结合 |
第二节 科技议题教学的原则 |
一、教育时空的连续性原则 |
二、教学策略多元化原则 |
三、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相结合原则 |
第三节 “垃圾焚化邻避现象”教学案例分析 |
一、案例内容的呈现 |
二、案例的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媒体助力科技预期治理 ——科学技术的“前景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重点难点 |
2.创新点 |
一、前景传播 |
(一)“前景传播”的涵义 |
1.“前景传播”的提出 |
2.当代语境下“前景传播”现实涵义 |
(二)“前景传播”现状分析 |
1.科技传播发展历程 |
2.“前景传播”的演进与发展 |
二、科技的预期治理 |
(一)科技预期治理的提出 |
1.科技预期治理提出的现实背景 |
2.科技伦理风险治理的初步尝试 |
(二)科技预期治理的涵义 |
1.科技预期治理的“预期” |
2.科技预期治理的“治理” |
三、媒体助力“前景传播”治理科技伦理风险的举措 |
(一)媒体基于“前景传播”视角——传播科技伦理风险相关信息 |
1.筛选传播信源有效度 |
2.把好传播内容质量关 |
3.丰富传播方式和手段 |
(二)媒体基于“前景传播”视角——传播科技的预期治理 |
1.媒体建立联系——促进多元参与的预见过程 |
2.媒体实时监督——保障民主视角下的参与过程 |
3.媒体引导舆论——完善更深层次的整合过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7)现代科技发展的伦理审视 ——从赫胥黎《美丽新世界》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根据与意义 |
1.1.1 选题根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科技控制下的“美丽新世界” |
2.1 “美丽新世界”的未来图景 |
2.1.1 极发达的科技——对人类社会的极限控制 |
2.1.2 单向度的个人——对技术统治的绝对服从 |
2.2 “美丽新世界”的现实指向 |
2.2.1 科学技术的滥用 |
2.2.2 个性自由的压抑 |
2.3 “美丽新世界”的伦理省思 |
2.3.1 科技活动负载伦理意蕴之争 |
2.3.2 科技活动负载伦理意蕴之维 |
第3章 科技伦理思想的历史考察 |
3.1 西方科技伦理思想的演进 |
3.1.1 产生于神话和哲学中的西方古代科技伦理思想 |
3.1.2 发展于自然科学中的西方近代科技伦理思想 |
3.1.3 形成于新科技革命中的西方现代科技伦理思想 |
3.2 中国科技伦理思想的发展 |
3.2.1 中国古代的科技伦理思想 |
3.2.2 中国近代的科技伦理思想 |
3.2.3 中国现代的科技伦理思想 |
3.3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技伦理思想 |
3.3.1 逻辑起点:批判资本逻辑下的科技异化 |
3.3.2 内在诉求: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
3.3.3 终极关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第4章 现代科技发展的伦理难题 |
4.1 现代科技发展提出的伦理难题 |
4.1.1 人与外部自然的关系问题 |
4.1.2 人与自身自然的关系问题 |
4.1.3 人与智能机器的关系问题 |
4.2 现代科技发展伦理难题的成因 |
4.2.1 人类认识水平限制 |
4.2.2 文化价值观念影响 |
4.2.3 社会发展状况制约 |
第5章 现代科技发展伦理难题的解决 |
5.1 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科技伦理思想为指导 |
5.1.1 构建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原则 |
5.1.2 坚持多维协调的科技发展方法 |
5.1.3 开拓持久永续的科技发展路径 |
5.2 完善科技伦理建制 |
5.2.1 加强科技法律制度保障 |
5.2.2 健全科技伦理运行机制 |
5.2.3 加强科技伦理道德导向 |
5.3 加强科技主体建设 |
5.3.1 明确科技主体的伦理责任 |
5.3.2 增强科技主体的职业道德 |
5.3.3 开展多级主体之间的对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马克思恩格斯科技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析 |
三、概念界定 |
(一)科学技术 |
(二)伦理 |
(三)科技伦理 |
(四)马克思恩格斯科技伦理思想 |
四、研究思路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三)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伦理思想的历史生成 |
一、孕育提出: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 |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机器大工业生产与异化劳动 |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科技发展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双向作用 |
(三)《哲学的贫困》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导致社会伦理关系的对立.. |
(四)《共产党宣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导致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 |
二、初步形成:从《雇佣劳动与资本》到《资本论》 |
(一)《雇佣劳动与资本》机器对劳动力失业的深层次考察 |
(二)《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机器的使用使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关键 |
(三)《资本论》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运作机制的生成及其内在矛盾.. |
三、理论运用:从《反杜林论》到《自然辩证法》 |
(一)《反杜林论》对科技伦理辩证法的高度概括 |
(二)《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之间的科学辩证关系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科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高度展现 |
(一)人的感性活动是科技产生的基础 |
(二)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
二、科技与伦理的辨证关系 |
(一)社会伦理环境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 |
(二)科学技术反作用于社会伦理环境 |
(三)要制定科技活动的伦理规范 |
三、科技异化是科技伦理问题的直接表现 |
(一)科技异化的具体表现 |
(二)科技异化的原因是科技的资本主义运用 |
(三)科技异化的扬弃 |
四、科技的终极价值是为全人类服务 |
(一)科学技术由全人类共同创造 |
(二)科学技术成果应该全人类共享 |
(三)科学是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手段 |
五、马克思恩格斯科技伦理思想的特点 |
(一)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 |
(二)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相结合的理论视域 |
(三)系统性和实践性相结合 |
(四)坚持人是目的的原则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伦理思想的实践旨归 |
一、用马恩的科技伦理思想引领物质文明的发展 |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二)建立经济发展的良性伦理秩序 |
二、用马恩的科技伦理思想促进政治文明的发展 |
(一)为政治上层建筑提供价值尺度 |
(二)制度和法的建设要强调科技伦理责任 |
(三)为人类迈向更高层次的政治文明提供了新的选择机会 |
三、用马恩的科技伦理思想规范精神文明的发展 |
(一)用科技伦理促进社会良好的道德评价氛围的形成 |
(二)用科技伦理规范社会伦理秩序,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
(三)用科技伦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四、用马恩科技伦理思想推进社会文明的建设 |
(一)科技是社会进步的杠杆 |
(二)科技伦理协调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秩序 |
(三)预测和引导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 |
五、用马恩的科技伦理思想指导生态文明建设 |
(一)用马恩科技伦理引领人与自然、科技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
(二)生态文明建设要处理好科技与现代化的关系 |
(三)生态文明建设要着眼全球和全人类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科技伦理视域下大科学装置的设计与实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选题依据 |
2.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一、大科学装置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
(一) 大科学装置的兴起及意义 |
(二) 大科学装置的基本内涵 |
(三) 建设大科学装置的目标和原则 |
1.建设大科学装置的目标 |
2.建设大科学装置的原则 |
(四) 大科学装置的主要特点 |
二、大科学装置设计与实现的伦理原则与导向 |
(一) 大科学装置设计与实现的伦理价值观 |
(二) 大科学装置设计与实现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
1.工程伦理原则 |
2.尊重自然的原则 |
3.不伤害原则 |
(三) 大科学装置设计与实现的伦理导向作用 |
三、大科学装置设计与实现的伦理风险 |
(一) 大科学装置设计的伦理风险 |
1.环境伦理风险 |
2.设计者伦理意识不足的风险 |
(二) 大科学装置实现中的伦理风险 |
1.大科学装置实现中的管理风险 |
2.安全伦理风险 |
四、大科学装置设计与实现中伦理风险的应对策略 |
(一) 加强大科学装置设计与实现中的伦理监管 |
1.加强政府的监管 |
2.加强伦理委员会的监督 |
3.加强科技工作者的自我监督 |
(二) 构建大科学装置设计与实现中的伦理制度 |
1.科技政策的制度化 |
2.建立健全伦理制度 |
(三) 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 |
(四) 强化大科学装置设计与实现中的伦理意识与责任意识 |
1.增强伦理意识 |
2.增强责任意识 |
(五) 探寻建立大科学装置设计与实现的伦理评价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与评价 |
一、国外关于风险的研究概况 |
二、国内关于风险、城市风险治理的研究概况 |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研究问题 |
一、核心概念 |
二、研究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框架 |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城市风险的复杂现代性理论检视 |
第一节 复杂现代性的风险追问 |
一、现代性与现代性批判 |
二、反思现代性及其理论价值 |
三、复杂现代性及其理论价值 |
第二节 现代城市发展的风险追问 |
一、城市风险的历史演变 |
二、现代城市风险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城市风险的复杂现代性 |
一、城市风险与复杂现代性相互建构 |
二、复杂现代性的城市风险生成逻辑 |
三、复杂现代性的城市风险多维面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风险 |
第一节 生态失衡与生存之困 |
一、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生态风险 |
二、城市生态失衡:城市生态风险的当代呈现 |
三、生态失衡风险与人的生存之困 |
第二节 城市权利失衡与社会风险 |
一、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权利观 |
二、城市权利失衡:城市社会风险的当代呈现 |
三、城市权利失衡与制度规约乏力 |
第三节 城市意义迷失与文化风险 |
一、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文化风险 |
二、城市意义迷失:城市文化风险的当代呈现 |
三、城市文化危机生成之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成因 |
第一节 城市风险的科技逻辑成因 |
一、高科技时代的全面到来 |
二、技术成因 |
三、科学成因 |
第二节 城市风险的资本逻辑成因 |
一、空间的资本化生产 |
二、空间的结构性失衡 |
三、资本逻辑的强势发展 |
第三节 城市风险的社会系统成因 |
一、政府成因与“有组织地不负责任” |
二、媒体的传播机制与放大效应 |
三、公众风险意识淡薄与社会参与乏力 |
四、抽象体系失信与专家系统的利益导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维度 |
第一节 城市伦理:城市风险治理的道德维度 |
一、城市伦理何以重要? |
二、城市伦理的本质与功能 |
三、城市伦理的实现与发展 |
第二节 城市制度:城市风险治理的行动维度 |
一、城市制度何以重要? |
二、城市制度的本质与功能 |
三、城市制度建构的原则与方向 |
第三节 城市权利:城市风险治理的价值维度 |
一、城市权利何以重要? |
二、城市权利的本质与功能 |
三、城市权利生产的实现与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体系 |
第一节 城市风险治理思想现代化 |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必要性 |
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三重逻辑 |
第二节 城市风险治理结构现代化 |
一、科技伦理转型 |
二、资本逻辑规塑与城市制度 |
三、社会系统逻辑规塑与城市权利 |
第三节 城市命运共同体与风险治理 |
一、构建城市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
二、城市命运共同体的本质与功能 |
三、城市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路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科技伦理——走向哲学探究的视野(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研究[D]. 刘洋. 吉林大学, 2021(12)
- [2]马克思科技伦理视域下人工智能时代人的主体性危机研究[D]. 李穆清.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3]科技伦理视野下的专利权运用和监管问题与对策[D]. 滕怀玺. 渤海大学, 2021(02)
- [4]王晋康科幻小说科技伦理研究[D]. 司宇辰.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1)
- [5]科技议题的教育价值研究[D]. 王姣.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媒体助力科技预期治理 ——科学技术的“前景传播”[D]. 闻丽君.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现代科技发展的伦理审视 ——从赫胥黎《美丽新世界》谈起[D]. 柳丽萍. 吉林大学, 2020(08)
- [8]马克思恩格斯科技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陈雅. 兰州大学, 2020(11)
- [9]科技伦理视域下大科学装置的设计与实现问题研究[D]. 赵微璐. 渤海大学, 2020(05)
- [10]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研究[D]. 祁文博. 苏州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