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蚯蚓的消毒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吕振宇,罗天逊,赵飞,赵振新,韩碧泽,黄福江,刘霆,张显波[1](2021)在《贵州山区鲟鱼苗开口和转食技术要点》文中提出为提高贵州山区鲟鱼苗种培育的存活率,提升鲟鱼养殖效益,推进冷水渔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培育池准备、鱼苗选择、开口、转食和日常饲养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贵州山区鲟鱼苗种开口和转食技术要点。
秦志清,樊海平,林建斌,梁萍[2](2020)在《不同开口饵料对半刺厚唇鱼仔鱼摄食、生长与成活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在水温23~25℃下,将刚开口摄食的5日龄半刺厚唇鱼Acrossocheilius hemispinus仔鱼饲养在60cm×50cm×50cm玻璃缸中,密度为300尾/缸,投喂淡水轮虫(10ind./mL)、水蚯蚓浆(过150μm筛网)、蛋黄(250μm纱布揉洗)、鱼苗开口料和虾奶粉,以筛选半刺厚唇鱼仔鱼的适宜开口饵料。22d的饲养结果表明:摄食不同饵料的半刺厚唇鱼仔鱼的初次摄食率、生长速率和成活率差异显着(P<0.05),其中淡水轮虫组初次摄食率最高(98.89%),生长速率最快(日增全长0.43mm),存活率97.33%;水蚯蚓浆组初次摄食率亦达到95.56%,平均日增全长为0.36mm,存活率为85.44%;蛋黄组虽然初次摄食率(90.00%)较高,但其生长速率(日增全长0.13mm)和成活率(57.00%)均较低,显着低于淡水轮虫组和水蚯蚓浆组(P<0.05);而开口饲料组和虾奶粉组的初次摄食率和成活率均显着低于其他3组(P<0.05)。总之,淡水轮虫是半刺厚唇鱼仔鱼的最适开口饵料;水蚯蚓浆为适宜开口饵料,缺乏淡水轮虫时可用其替代作为半刺厚唇鱼仔鱼的开口饵料。
何青松,徐大勇,黄志秋,董艳珍[3](2019)在《微囊饲料替代水蚯蚓对短须裂腹鱼仔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以初始体质量为(15.5±1.65)mg的7日龄短须裂腹鱼仔鱼为试验对象,用微囊饲料对水蚯蚓的不同替代水平(0%、25%、50%、75%、100%)投喂28 d,通过测定全长、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存活率来分析微囊饲料替代水蚯蚓对短须裂腹鱼仔鱼生长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囊饲料替代水蚯蚓下特定生长率由高到低依次为0%替代组(5.73±0.08)>25%替代组(4.80±0.28)>50%替代组(4.67±0.28)>75%替代组(4.18±0.51)>100%替代组(3.13±0.20);存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75%替代水平组(77.83±6.11%)>50%替代水平组(76.50±4.35%)>25%替代水平组(71.33±4.01%)>100%替代水平组(70.00±3.96%)>0%替代水平组(64.00±6.61%)。综合分析,微囊饲料部分替代水蚯蚓在短须裂腹鱼培育中是苗种可行的,并且25%~50%的替代水平可以保持较快的生长和较高的成活率。
鲍华江[4](2019)在《河川沙塘鳢受精卵孵化及其仔稚鱼开口饵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河川沙塘鳢为研究目标,运用生理生态学等方法对河川沙塘鳢受精卵孵化及仔稚鱼开口饵料进行研究。探究不同温度下河川沙塘鳢受精卵的孵化情况及其仔鱼活力,为苗种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一些科学指导。探究不同开口饵料对河川沙塘鳢仔鱼生长性能以及存活率的影响,探究稚鱼对不同饵料生物的选择性捕食规律和摄食节律,筛选出理想的开口饵料,为规模化、工厂化培育河川沙塘鳢鱼苗鱼种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温度对河川沙塘鳢受精卵孵化及仔鱼生存活力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温度(18℃、20℃、22℃、24℃、26℃、28℃、30℃)对河川沙塘鳢受精卵孵化及仔鱼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受精卵都有仔鱼孵化出膜,培育周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孵化周期亦然。培育周期y(h)与温度x(℃)呈现为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y=1.800x2-112.202x+1948.683,R2=0.996(P<0.01);孵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当温度为26℃时,孵化率最高,达到82.7±2.06%;本试验中未观察到畸形河川沙塘鳢初孵仔鱼,初孵仔鱼在24 h和48 h时都表现很高的存活率。通过生物学零度及有效积温计算公式,计算出河川沙塘鳢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10.6℃,计算出不同温度条件下其有效积温的变化范围为:3815.3±78.403959.6±80.07℃·h。22-30℃温度带内的温度系数Q10值最接近于2,为2.0353,但在温度为30℃时,其受精卵的孵化率为46.4±4.66%,低于50%。不投饵存活系数(SAI)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当温度为24℃时,其仔鱼的SAI值最大,为36.91±1.823。分析试验结果可得出,孵化河川沙塘鳢受精卵的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2-28℃,最佳的温度为26℃,培育仔鱼的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26℃,最佳的温度为24℃。2.不同开口饵料对河川沙塘鳢仔鱼生长性能和成活率的影响以枝角类、丰年虫、配合饲料(苗宝宝)、鱼糜、蛋黄、水蚯蚓作为开口饵料饲喂河川沙塘鳢仔鱼(2日龄),经8 d饲养,筛选出适合仔鱼的开口饵料。研究结果表明:将丰年虫作为仔鱼的开口饵料,其生长速度、生长性能和成活率都处于最佳状态,试验结束时,其平均全长、平均体质量、全长增长率、体质量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分别为8.609±0.0320 mm、9.17±0.031 mg、27.60±0.476%、171.97±0.930%、12.51±0.042%、96.67±3.335%。所以,将丰年虫作为河川沙塘鳢仔鱼的开口饵料最为合适;其次是水蚯蚓和枝角类,但这类外源性开口饵料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处理,以杀灭可能携带的致病菌和寄生虫;配合饲料、鱼糜和蛋黄与饥饿对照差异不显着(P>0.05),不建议作为仔鱼的开口饵料。3.河川沙塘鳢稚鱼对不同饵料生物的摄食选择性及摄食节律研究研究了河川沙塘鳢稚鱼(15日龄)对枝角类、水蚯蚓、泥鳅幼苗、桡足类和孑孓的摄食选择性及对枝角类的摄食节律。结果显示:河川沙塘鳢稚鱼均能摄食这5种饵料生物,并且表现出明显的摄食选择性。其中,河川沙塘鳢稚鱼对这5种饵料生物的摄食率分别为10.4±0.97、10.0±1.18、9.9±1.74、1.6±0.58、1.3±0.52只/天,摄食选择指数分别为0.2206±0.0369、0.2000±0.0358、0.1922±0.0696、-0.6177±0.1279、-0.6867±0.1167。对于枝角类、水蚯蚓和泥鳅幼苗的摄食选择性显着高于桡足类和孑孓(P<0.05);同时,河川沙塘鳢稚鱼对于枝角类的摄食存在显着的昼夜节律,夜晚的摄食量显着高于白天(P<0.05),分别为27.7±1.51只和20.3±2.16只。河川沙塘鳢的摄食高峰出现在18:00-22:00,摄食百分比为24.6±3.97%,显着高于其它时间段(P<0.05)。基于以上研究,目的在于制订一套基于野生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河川沙塘鳢全人工繁育操作规程,指导实际生产。
胡仁云,舒旗林,丁勇,罗武,周伟,孟帮杰,李茂[5](2018)在《不同转食策略对松潘裸鲤仔稚鱼生长及存活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采用丰年虫、水蚯蚓、微粒子饲料3种饵料的不同配合策略,对松潘裸鲤仔稚鱼投喂75 d,研究对其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45 dph以内投喂丰年虫组的体质量、全长、生长率、存活率要显着高于其他组,W15水蚯蚓组在整个试验中都保持较高的生长率,W30微粒子组成活率最高。结果表明,30 dph以前使用丰年虫投喂,30~70 dph采用水蚯蚓加微粒子饲料混合投喂,70 dph以后使用微粒子饲料投喂是松潘裸鲤的最佳转食方案。
马卓勋,杨福平,宋勇,陈生熬,任道全[6](2018)在《营养水平对叶尔羌高原鳅亲鱼怀卵的影响》文中认为本研究在基础日粮饲料中添加水蚯蚓、虾粉等动物性食物,调节叶尔羌高原鳅亲鱼在怀卵前蛋白质营养水平,养殖亲鱼30d后测定该亲鱼绝对怀卵量与相对怀卵量水平、生长水平,确定亲鱼怀卵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水蚯蚓组、添加虾粉组亲鱼与对照组、日粮增加组亲鱼的体长及体重增长差异显着(P<0.01),添加水蚯蚓试验组增长最明显;添加水蚯蚓试验组、添加虾粉组亲鱼对比对照组、日粮增加组亲鱼绝对怀卵量与相对怀卵量水平差异显着(P<0.01)。表明叶尔羌高原鳅提高亲鱼怀卵前期营养的蛋白质水平对亲鱼怀卵水平及卵的质量有显着影响,进行人工繁殖前对亲鱼养殖要添加活体的动物性蛋白质。
陈军,邹鹏,王煜恒,王会聪,骆桂兰,汤传全[7](2017)在《不同饵料对大鲵稚体生长性能、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确定大鲵稚体的最佳饵料,本试验研究了不同饵料对大鲵稚体生长性能、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1.08±0.01)g的大鲵稚体300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5组大鲵稚体投喂5种不同的饵料,分别为鱼块、黄粉虫、水蚯蚓、卤虫和米虾,养殖时间为60 d。结果显示:不同饵料对大鲵稚体的存活率以及全鱼水分、粗灰分含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米虾组的末均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为各组最高,显着高于水蚯蚓组和卤虫组(P<0.05);黄粉虫组和水蚯蚓组的肥满度显着高于卤虫组(P<0.05)。干物质效率表现为鱼块组和水蚯蚓组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米虾组显着高于卤虫组和黄粉虫组(P<0.05),卤虫组显着高于黄粉虫组(P<0.05);各组间大鲵稚体蛋白质效率差异显着(P<0.05),表现为水蚯蚓组>米虾组>鱼块组>卤虫组>黄粉虫组;鱼块组脂肪效率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卤虫组和米虾组显着高于水蚯蚓组和黄粉虫组(P<0.05),水蚯蚓组显着高于黄粉虫组(P<0.05)。米虾组全鱼粗蛋白质含量为各组最高,显着高于黄粉虫组和卤虫组(P<0.05);而全鱼粗脂肪含量最高的是黄粉虫组,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大鲵稚体全鱼17种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差异不显着(P>0.05),但水蚯蚓组、卤虫组和米虾组的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显着高于鱼块组和黄粉虫组(P<0.05)。鱼块组和米虾组大鲵稚体胃肠道蛋白酶活性显着高于黄粉虫组和卤虫组(P<0.05);黄粉虫组胃肠道脂肪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胃肠道淀粉酶活性仅卤虫组显着低于其他各组(P<0.05)。综上所述,米虾是大鲵稚体的最佳饵料,鱼块次之,水蚯蚓和黄粉虫最后选用。
钟全福[8](2017)在《黑莓鲈苗种土池生态培育及人工驯食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探讨黑莓鲈生态育苗技术,采用了仔稚鱼土池生态培育与室内水泥池的育苗方式,进行了黑莓鲈人工育苗试验。结果显示,土池通过肥水培养饵料生物,添加外源饵料生物,放养黑莓鲈仔鱼76.5万尾/hm2,经过50天的培育,共培育出平均全长3.37 cm的鱼苗31.4万尾,平均成活率为62.36%,仔鱼开口饵料以轮虫、枝角类为主,其体长(LT)与日龄(T)的回归方程为:LT=0.006T2+0.251T+2.875(R2=0.995);幼鱼全长30 mm时开始驯食,以水蚯蚓作为驯食先导饵料,配合饲料驯食成功率达99%100%,平均驯食成活率93.87%。土池生态育苗,水质稳定,饵料生物种群数量丰富,可以提高黑莓鲈育苗成活率,获得稳定的育苗效果。
朱银安,薛洋,周国平,陆建[9](2015)在《利用生物饵料——水蚯蚓养殖“太湖1号”青虾试验》文中指出水蚯蚓是水生环节动物寡毛纲中的淡水底栖生物,又名丝蚯蚓、红虫、红线虫等,其体细长,呈暗红色,喜栖息于偏酸性、富含有机质、水流缓慢的环境,以摄取底泥中的有机碎屑及微生物为生。水蚯蚓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卵产于泥中,710 d孵出幼蚓,2030 d发育成熟,寿命为80 d左右,繁殖力极强。同时水蚯蚓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干物质中含粗蛋白62%,必需氨基酸总和达35%。对环境的适
赵新红,丽彬,范镇明,钱龙,漆乾余,向俊思[10](2015)在《江鳕人工配合饲料驯化养殖试验》文中研究指明江鳕俗称山鳕、山鲶鱼、鲶鱼,是鳕形目、鳕科鱼类中唯一的淡水种类。为探索人工养殖条件下,江鳕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可能性及效果,兵团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于2013-2014年在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本寨乡及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西沟乡开展了江鳕人工配合饲料驯化养殖试验,取得一些经验及成效,现将试验情况进行总结,以期对今后江鳕产业化养殖提供技术支撑。一、试验材料1.水源贵州试验点水源为地下溶洞水,水温
二、水蚯蚓的消毒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蚯蚓的消毒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山区鲟鱼苗开口和转食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鱼池准备 |
1.1 鱼池要求 |
1.2 水源 |
1.3 消毒 |
2 鲟鱼苗选择 |
3 鲟鱼苗开口 |
3.1 开口时间选择 |
3.2 开口饵料选择 |
3.3 饵料处理 |
3.4 投喂方式 |
3.5 消毒杀菌 |
4 鲟鱼苗转食 |
4.1 转食饵料选择 |
4.2 饵料处理 |
4.3 投喂方式 |
4.4 消毒杀菌 |
5 日常饲养管理 |
5.1 排污 |
5.2 密度管理 |
5.3 进水观察和处理 |
5.4 常规观察 |
(2)不同开口饵料对半刺厚唇鱼仔鱼摄食、生长与成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开口饵料对仔鱼初次摄食率的影响 |
2.2 不同开口饵料对仔鱼生长的影响 |
2.3 不同开口饵料对仔鱼存活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半刺厚唇鱼的适宜开口饵料 |
3.2 天然饵料作为开口饵料的优势 |
3.3 人工饵料作为开口饵料的优缺点 |
(3)微囊饲料替代水蚯蚓对短须裂腹鱼仔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用鱼 |
1.2 试验饵料 |
1.3 试验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微囊饲料替代水蚯蚓对仔鱼生长的影响 |
2.1.1 微囊饲料替代水蚯蚓对仔鱼全长的影响 |
2.1.2 微囊饲料替代水蚯蚓对仔鱼体质量的影响 |
2.1.3 微囊饲料替代水蚯蚓对仔鱼特定生长率的影响 |
2.2 微囊饲料替代水蚯蚓对仔鱼存活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微囊饲料替代水蚯蚓对仔鱼生长的影响 |
3.2 微囊饲料替代水蚯蚓对仔鱼存活率的影响 |
(4)河川沙塘鳢受精卵孵化及其仔稚鱼开口饵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河川沙塘鳢的生物学特性 |
1.2.1 形态特征 |
1.2.2 生活习性 |
1.2.3 繁殖习性 |
1.2.4 胚胎发育 |
1.3 温度对鱼类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
1.4 鱼类早期生活史的划分 |
1.5 鱼类开口饵料的研究 |
1.5.1 鱼类开口饵料的类型 |
1.5.2 开口饵料对鱼类早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温度对河川沙塘鳢受精卵孵化和仔鱼活力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方法 |
2.2.3 数据处理 |
2.3 结果 |
2.3.1 不同温度对河川沙塘鳢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
2.3.2 河川沙塘鳢胚胎发育的最适温度范围 |
2.3.3 不同温度对河川沙塘鳢仔鱼不投饵存活系数(SAI)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温度对河川沙塘鳢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
2.4.2 温度系数Q10与最适温度范围的关系 |
2.4.3 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 |
2.4.4 温度对河川沙塘鳢仔鱼活力的影响 |
第三章 不同开口饵料对河川沙塘鳢仔鱼生长性能和成活率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2.3 数据处理 |
3.3 结果 |
3.3.1 不同开口饵料对河川沙塘鳢仔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3.3.2 不同开口饵料对河川沙塘鳢存活率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不同开口饵料对河川沙塘鳢仔鱼生长性能分析 |
3.4.2 不同开口饵料对河川沙塘鳢仔鱼存活率分析 |
第四章 河川沙塘鳢稚鱼对不同饵料生物的摄食选择性及摄食节律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方法 |
4.2.3 数据处理 |
4.3 结果 |
4.3.1 河川沙塘鳢稚鱼对5 种饵料生物的摄食选择性 |
4.3.2 河川沙塘鳢稚鱼的摄食节律 |
4.4 讨论 |
4.4.1 河川沙塘鳢稚鱼对5 种饵料生物的摄食选择性 |
4.4.2 河川沙塘鳢稚鱼的摄食节律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温度对河川沙塘鳢受精卵孵化和仔鱼活力的影响 |
5.1.2 不同开口饵料对河川沙塘鳢仔鱼生长性能和成活率的影响 |
5.1.3 河川沙塘鳢稚鱼对不同饵料生物的摄食选择性及摄食节律研究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件1 |
(5)不同转食策略对松潘裸鲤仔稚鱼生长及存活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试验周期及分组 |
1.2.2 养殖方式 |
1.2.3 数据采集及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存活率的影响 |
2.2 对体质量及全长的影响 |
2.3 对特定生长率的影响 |
3 讨论 |
(6)营养水平对叶尔羌高原鳅亲鱼怀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5 日常管理 |
1.2.6 鱼体生长评定指标 |
2 结果 |
2.1 亲鱼的体重 |
2.2 亲鱼的体长 |
2.3 亲鱼的产卵量 |
2.4 卵的质量评价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3.1 不同营养水平对亲鱼平均体长增长的影响 |
3.2 亲鱼的体长增长关系 |
3.3 亲鱼的产卵量 |
3.4 卵的质量 |
4 结论 |
(7)不同饵料对大鲵稚体生长性能、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大鲵和试验饵料 |
1.2 饲养管理 |
1.3 指标测定与方法 |
1.4 计算公式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饵料对大鲵稚体生长性能和饵料转换效率的影响 |
2.2 不同饵料对大鲵稚体全鱼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2.3 不同饵料对大鲵稚体胃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饵料对大鲵稚体生长性能和饵料转换效率的影响 |
3.2 不同饵料对大鲵稚体全鱼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3.3 不同饵料对大鲵稚体胃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4 不同饵料在生产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4 结论 |
(8)黑莓鲈苗种土池生态培育及人工驯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鱼 |
1.2 育苗池塘 |
1.3 育苗方法 |
1.3.1 池塘消毒与生物饵料培育育 |
1.3.3 人工配合饲料的驯食 |
1.4 仔稚鱼生长观测和数据处理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黑莓鲈仔稚鱼的形态发育与生长 |
2.2 黑莓鲈仔稚鱼的食性 |
2.3 土池培育结果 |
2.4 黑莓鲈幼鱼人工驯食 |
3 结论 |
4 讨论 |
4.1 黑莓鲈仔稚鱼的食性与生长 |
4.2 适口饵料生物与苗种培育 |
4.3 人工驯食 |
(9)利用生物饵料——水蚯蚓养殖“太湖1号”青虾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养殖条件与方法 |
1.1 养殖塘口生物肽培养基的投放 |
1.2“太湖1号”青虾放养 |
1.3 采样与数据采集 |
2 养殖结果 |
3 小结 |
(10)江鳕人工配合饲料驯化养殖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试验材料 |
二、试验方法 |
1.前期准备 |
2.驯化及投喂 |
3.日常管理 |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 |
1.结果两试验点驯化养殖详细情况见表1、表2。 |
2.小结与分析 |
四、水蚯蚓的消毒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山区鲟鱼苗开口和转食技术要点[J]. 吕振宇,罗天逊,赵飞,赵振新,韩碧泽,黄福江,刘霆,张显波. 农技服务, 2021(09)
- [2]不同开口饵料对半刺厚唇鱼仔鱼摄食、生长与成活的影响[J]. 秦志清,樊海平,林建斌,梁萍. 水产学杂志, 2020(01)
- [3]微囊饲料替代水蚯蚓对短须裂腹鱼仔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J]. 何青松,徐大勇,黄志秋,董艳珍.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4]河川沙塘鳢受精卵孵化及其仔稚鱼开口饵料研究[D]. 鲍华江.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5]不同转食策略对松潘裸鲤仔稚鱼生长及存活的影响分析[J]. 胡仁云,舒旗林,丁勇,罗武,周伟,孟帮杰,李茂. 南方农业, 2018(35)
- [6]营养水平对叶尔羌高原鳅亲鱼怀卵的影响[J]. 马卓勋,杨福平,宋勇,陈生熬,任道全. 黑龙江水产, 2018(03)
- [7]不同饵料对大鲵稚体生长性能、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 陈军,邹鹏,王煜恒,王会聪,骆桂兰,汤传全. 动物营养学报, 2017(10)
- [8]黑莓鲈苗种土池生态培育及人工驯食技术研究[J]. 钟全福. 中国农学通报, 2017(14)
- [9]利用生物饵料——水蚯蚓养殖“太湖1号”青虾试验[J]. 朱银安,薛洋,周国平,陆建. 水产养殖, 2015(11)
- [10]江鳕人工配合饲料驯化养殖试验[J]. 赵新红,丽彬,范镇明,钱龙,漆乾余,向俊思. 科学养鱼,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