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校学生不良品行形成的原因与矫正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周艳艳[1](2021)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问题研究 ——以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A小学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开端,既是孩子掌握基本知识,发展基本技能的重要时期,也是孩子身心发育、健康成长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巨大影响。然而,研究发现,当前不少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学习动机不足,存在普遍厌学问题。但是,人们却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持有怀疑或漠视态度。显然,这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家庭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A小学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该校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现状及原因进行了系统调查,并提出一些具体教育对策,希望能够“以点带面”,为改善厌学问题尽些微薄之力。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大约有58%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问题,而且厌学率及厌学程度存在显着的年级、性别和成绩水平差异。整体来看,虽然厌学程度以中度及轻度为主,但厌学率总体偏高,厌学情况不容乐观。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厌学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习认知偏差,学习动机不足或缺失,学习情感消极以及学习行为不良四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心理上,厌烦学习,认为学习比较枯燥,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缺乏学习兴趣及动机等;行为上,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充分参与课堂活动,课后不能独立自主的学习,并出现拖延、抄袭作业甚至不写作业以及迟到早退等种种不良行为。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并结合具体的调查,笔者发现,小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最为本质的原因还是归结于以下三方面:一学生学习效能低下,主要体现在学习动机匮乏、自我期许缺失、自我挫败感高以及自我控制力差;二教师教学偏离人本性,主要表现在教育情怀不足、教学方式呆板、教学评价单一以及课业负担过重;三家长教养缺乏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推诿教育责任,教育期望不当,教辅能力不足以及亲子关系不良。因此,本文从学生、教师及家长三个角度层层递进,构建了化解厌学问题的路径。具体来说,一学生要激发学习动机,唤醒学习潜能,加强自我管理,掌握学习方法;二教师应修炼新时代教师人格,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三家长应明确家庭监护与教育职责,提升家庭教育能力与素养,掌握家庭教育艺术与方法,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戚晓光[2](2020)在《传承人视角下当代登封少林武术发展的口述史研究》文中指出少林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体系庞大,内涵丰富,是中国发展较好的拳种之一。当前,国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少林武术是中原非遗文化的代表,梳理少林武术当代发展,就是讲好黄河故事,为黄河流域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贡献力量,助力文化自信建设。同时,该研究有助于收集少林武术口述史料,丰富少林武术史料库。本课题的行文思路是以少林武术“宗教寺院场域”、“乡土村落场域”、“馆校场域”中的流转,整体展现少林武术在当代的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口述史研究法梳理少林武术的发展史,通过传承人视角展现少林武术与社会国家的互动,及少林武术盛衰消长发展变化,为其他拳种在当代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并以此展望少林武术未来的发展。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一、寺院场域中的少林武术:民国时期,少林寺被迫卷入军阀混战,寺院遭烈火焚烧,陷入历史发展的低谷;土改时期,僧人被要求还俗,寺院禁止一切宗教活动。文革时期,寺院少林武术的发展处于停滞,文革末期,少林寺开放运营;武术热时期,武侠小说和《少林寺》电影将少林武术推向高潮,全国乃至世界人民蜂拥少林寺;改革开放后,寺院少林武术开始创新性转型,发展出少林武术段位制、少林武术演艺等,当代寺院少林武术的发展百花齐放。寺院少林武术最主要的传承群体是武僧,他们的职责就是护卫寺院、维护乡里及传承少林武术,寺院的“七十字诗”辈分结构架构了武僧的武术传承谱系,是一种天然的传统师徒制。寺院少林武术讲求苦修和顿悟,出于实战的需要,武僧训练时教授武术技击理论,并注重强化身体素质。二、村落场域中的少林武术:村落少林武术的习练少林寺遭军阀焚毁及土地改革时期,寺院向村落输送了大批武术人才;文革时期,村落少林武术发展处于停滞期;文革结束后,村落少林武术迅速复兴;改革开放后,社会环境突变,村落习武环境被破坏,村落少林武术传承断代。庙会武社是村落武术独特的存续方式,是少林武术在娱乐性的极致发展,村落少林武术的传承同样是师徒制,村落习武者向紧那罗王拜师起誓言,师徒观念相对淡漠,形成了开放性的拳房传承谱系。村落少林武术的特征弱化技击性,突出娱乐性,忽视基本功训练及武术内涵理论的教授,训练时着重传授套路,习练者不排斥“花架子”。三、馆校场域中的少林武术:馆校少林武术的产生,始于民国28年的少林中学、1970年的的登封业余体校等少林武术走入课堂;改革开放后,人民思想解放,馆校长主动创办武校,武术热时期,大量习武求艺者涌入登封,武术馆校应运而生;此后,少林武术馆校不断发展,组织架构上呈现规范化,学制安排对接国家教育体制。馆校少林武术的受众是全国各地的少林武术爱好者,学员数目庞大。在教学方法上尊崇科学,教学内容安排“文武兼修”,采用班级授课制,在武校的良好运营下,绝大部分武校均能实现“以武养武”的可持续向好向上发展,目前,馆校是当今少林武术传承发展的主要场域。
刘帅兵[3](2019)在《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历史诠释》文中提出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语境中,武术教育如何主动发力助推“教育强国”进程,是新时代所需思考的问题。事实上,民国时期的武术教育,作为一项社会文化活动,其开展与国家建设相关。政权为寻求强国之路,由“病夫”引发诸多议题,成为各种社会力量为政权献策的切入点。社会精英群体的出现立即成为政权主动寻求合作的社会力量。在国家主动建立各种制度和各种社会力量自觉参与下,民国时期武术教育在国家建设中发挥出一定的成效。这些成效可以说是当代武术教育助推“教育强国”的基石。“历史虽过去,而非真过去”,历史只有在不断被重写中才能实现过去与现在的联系和对话,并在新的解释和理解中得以完善和丰富。鉴于此,运用文献资料、历史比较等研究方法,结合案例和倒溯等研究手段,对国家与社会两者是如何相辅相成推动着武术教育的生成进行诠释,旨在重新发现、理解阐明、解释意义。结论:1)民国时期武术教育在顺应社会现实脉络和自身演进中呈现出初始、探索、全盛、滞缓等四阶段。在国家主动建立各种制度和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下推动着武术教育的生成。其历史性转变体现在逐渐成为国之大事、实现行政力主导的自上而下管理模式、开启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普及与发展、完成教育价值的转向。2)民国时期在构建武术教育体系中,师资培育的政策与方式相契合,教法改进遵循着继承、发展、创新的理路,教材也出现校本教材、地方教材、全国教材等三级。师资培育、教法改进、教材编制为武术教育课程设置提供技术前提。从学校武术自主设置课程到地方性课程标准纲领以及全国性课程标准纲领的出现,可以说是在国家和社会联动合力下将以往武术教育散点性教学的一次重大整合。3)聚焦个案,北京体育研究社作为社会力量承担着国家本应的责任和义务。其提倡武术兼及体育、提交议决案、培养师资、编写教材、探索教法、研究理论是整个民国时期武术教育“工作者”的缩影。精武体育会作为社会力量,除开展武术教育之外,积极承担着践行民族解放、重塑新民人格、启蒙强种强国的重任,这直接与国家建设相关。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作为官方组织,如果没有社会力量的参与仅因经济和战争因素就足以使其倒闭,更无之后出现将学校武术教育推向高峰的局面。建议:1)当代武术教育继续在国家与社会相辅相成中主动发力助推“教育强国”进程。强化国家在政策上的保障和扶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其中,重视武术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培养与社会接轨的武术人才。2)继续深化师资培育的全面性,完善师资聘任制度、进修制度、福利待遇。武术教学方法改革继续遵循着继承、发展、创新的理路开展。优化校本教材、地方教材和全国教材,使校本武术课程、地方武术课程、全国武术课程相结合。3)学校武术教育的目的依然要坚守社会的责任担当,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合格人才。强化武术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规避对西方体育文化的依附和模仿。推行多元教育形式联动,维系武术教育的过程性。4)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深入挖掘武术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教材的编制以及课程设置当中。5)研制《大中小学武术课程标准》,使其理论和技术相结合,拳术与器械相结合,套路和技击相结合。同时在《大中小学武术课程标准》中留有余地鼓励地方性优秀拳种的引入。
周丹,王建平[4](2017)在《基于心理契约的竞技体校文化课堂教学问题行为干预研究——以沈阳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学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竞技体校文化课堂教学问题行为是制约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心理契约理论为基础,以心理契约对竞技体校学生文化课堂教学问题行为的干预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实验法、访谈等研究方法,在一个学期的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对竞技体校课堂教学心理契约的构建以及心理契约对问题行为的解决情况进行剖析。
袁源[5](2018)在《城市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矫正中的家校协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城市留守儿童群体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因家庭教育缺失而导致的各类教育问题也日渐凸显。城市留守儿童虽然年龄尚小且自身能力有限,不良行为多为轻度的“对于自身而言会造成损害的行为”,但严重不良行为引发刑事犯罪的可能性依旧存在,需要社会各界,家庭学校等方方面面在平时就对城市留守儿童的行为加以充分的规范和重视。在城市留守儿童群体中积极开展家校协同教育,使城市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发现矫正,不仅能促进城市留守儿童的身心性灵健康成长,还可以促进城市留守儿童家长教育理念的更新,城市留守儿童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亲子关系的修复。在肩负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任务中,以家校为主体的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未来教育不可逆的趋势和潮流。笔者选取了几所位于成都市区内的公立小学作为研究样本,以调查访谈的形式研究了城市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的种种不良行为表现。在此基础上,笔者梳理了对城市留守儿童不良行为进行矫正时家校协同教育的几点具体表现:协同主体不固定,协同内容单一,协同方法有效性差,协同积极性较低。在此纷繁复杂的现象中,笔者再将所采集到的个案资料、调查访问内容等进行梳理、归纳,继续深入探索,找寻在城市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矫正中家校协同问题存在的具体缘由,并最终总结提炼出基于家校层面的有利于改进解决城市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的家校协同问题的几点方法策略:重视城市留守儿童群体,建立校级城市留守儿童档案;明确学校在城市留守儿童家校协同教育中的引领职责,签订“家校协同教育协议书”;建立长效健全的城市留守儿童家校协同机制,帮助解决儿童行为不良问题;注重家校协同教育中的教师个人能力的培养,倡导良好的行为风尚;做好家长教育,帮助城市留守儿童家长成为合格的家校协同教育主体。本文创新性的关注城市留守儿童家校协同教育,并运用其策略解决城市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矫正中家校协同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不仅扩展了家校协同教育的研究内容,同时也丰富了城市留守儿童方面的研究。
高晓峰[6](2017)在《中国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研究(1904-2014)》文中提出学校体育政策规定了学校体育的性质、任务、管理实施模式和运行机制。而学术上,对于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缺乏系统性研究。本文通过对一个多世纪中国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梳理,呈现了不同历史条件下,学校体育发展的历程和特征,为研究学校体育变迁的规律提供依据,为学校体育管理提供借鉴。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政策文本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与个案研究法,通过多源流理论对百余年来中国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历程、内容、特征及动因进行研究,结论如下:一、百余年来我国学校体育组织管理机构设置逐步健全、管理逐渐规范。从近代清末的学部开始,发展到现代教育、体育和卫生等国家行政部门为主导,以相关学校体育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咨询与指导组织和学校体育社团等为辅的学校体育组织管理体系逐渐形成,构成了我国学校体育政策出台的坚实基础。二、清末随着各级学校和教育管理体系迅速建立的同时,学校体育课程和教学也仿照日本逐渐建立起来,学校体育政策体系初具雏形并强调建章立制,政策内容鲜明而单一,但没有相应的考核要求。战争溃败、“西学东渐”、近代国外政策成效的示范效应、陈腐教育等是促使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三、民国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学校体育发展道路,政策颁布机构开始协同工作,政策规范化程度日益提高,对有关机构、制度、人员和设施、标准等都有了相关的法规文件,呈现出了体系比较完备、内容层次比较清晰严谨、制定技术相对规范的特征,但政策中国化程度较弱,实际可行性存疑。对国民身体教育改革诉求、民主革命以及清末学校体育政策的积极尝试成为政策变迁重要动因。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学校体育政策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学习苏联模式,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学校体育制度的基础。构建了较完备的学校体育政策体系,政策颁布机构协同工作常态化,政策形式多样,但法制化较弱,计划色彩浓厚,强调阶级路线和阶级斗争,出现学校体育发展数质难以兼顾等问题。苏联学校体育政策模式的引进、政策至上理念、对民国学校体育政策改造、计划体制与经验缺乏等成为此时期学校体育政策变迁动因。六、“文革”中后期中断五年的学校体育政策开始恢复,1978年伴随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的确认,学校体育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学校体育的法制体系逐步形成与完善。我国的学校体育法制体系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专门法中有关学校体育的法律规定;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相关文件中有关学校体育具有法规性质的要求;政府相关行政部门有关学校体育的专门法规。形成了三个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的法律法规的体系。学校体育政策数量大幅增加,涉及范围广泛拓展,政策质量日益提高,政策制定机制逐渐健全等鲜明特征。但政策强制性较弱,政策重叠过多,政策内容尚需优化。而学校体育自身发展迫切需要、政治体制改革深入、思想解放、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人才培养的需求成为新时期学校体育政策变迁动因。七、借用多源流理论解释不同历史时期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发现其表现出一定的特征:各个时期政治源流、政策源流和问题源流互动明显,政治流占主导地位;问题源流受客观因素影响显着;精英化决策模式主导政策源流;政治源流表现在政治力量构成不均衡。国家意志的执政理念,使政治源流贯穿于三条源流的始终,并影响着问题源流和政策源流的走向,体现了政治流为主导的,三源流高互动性。八、针对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特征和动因分析,提出了“加强法制建设,健全颁布机制”、“调控政治源流,完善监督制度”、“丰富政策源流,优化政策条款”的学校体育政策发展的启示。
蒋红霞[7](2017)在《体育价值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受缺乏“体育”概念共识、体育价值研究与体育功能研究边界不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体育价值研究在为人们提供体育价值认识、判断、选择、评价等理论解释方面还有待提升。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体育实践的深层次转型也亟待体育价值研究在理论上作出更为全面的阐释。因此,在确立体育的本体价值是育人价值、育体是其核心内容的基础上,沿着“历时形态——现存困境——理论探析——重构反思”这一思路展开研究,将有可能作出新的理论性探索。体育价值形态是体育价值较为稳定的具体表现形式,从价值预设的维度加以考察,把某种悬设的理想人格设定为体育的价值目标是已有体育价值形态的共同特征。其中,分别以德性、理性与心性为体育价值目标的古希腊体育、西方现代体育与中国古代体育表现得尤为典型。它们从不同侧面丰富了体育价值的内容,开拓出了不同的体育价值路径。我国体育价值的现存困境是,自进入现代体育历史进程以来,体育价值实践中的古与今、身与心、“我”与“他”等三对关系的共存与博弈,与体育价值认识中由“健康论”与“技能论”主导的争辩共同构成了我国体育价值冲突的内容。这既是对已有体育价值观的集中反思,也是对一种新的体育价值观的呼唤。进一步探析体育价值生成这一理论问题,将更有助于理解体育价值形态的多样性与我国体育价值冲突的复杂性。体育价值生成是一个系统性、多因素合力的过程,体育过程的简单要素与环境要素是体育价值生成的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体育来源的多样性与体育的制度化是体育价值生成的实践基础与保障机制。究其根本,人的主体性是体育价值生成的根本动力。因此,在理论上构建主体性体育价值这一基本框架,其意蕴为人之主体是体育价值的创造者、实现者和享有者,人之主体性的根本在于使价值的创造回归主体。在实践中,把体育界定为“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活动”,将是我国体育在经历了“以学校体育为主力”、“以竞技运动为统领”两个历史阶段,其内涵从身体教育被竞技运动遮蔽后的一次新的飞跃。当前,重塑体育价值认识、修改相关法律与制度,通过以学校体育为主体、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为两翼的阶段性策略来培育人的主体性的“新体育观”将是我国体育价值的重建理路。
张帆[8](2016)在《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呈现出“新常态”,竞技体育试图通过自身“微调”来优化备受诟病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进程也逐渐遭遇瓶颈,尽管国家通过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归根结底诸如对金牌和物质利益的一元化强烈追求,使运动员主体地位日趋下降,尤其是淡化主体精神、人生价值等人文素质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未有根本改变。鉴于此,对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应是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本质要求与未来趋势。本研究以理论与实证、量化与质化相结合,以“培养出来什么”、“什么影响培养”、“如何进行培养”三个核心关键词为指引,将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分为三个研究。研究一运用模糊德尔菲法、模糊层次分析法建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并采用决策试验与实验评估法、折衷排序法进行各指标的影响关系及达到理想绩效的优劣比较;研究二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45所“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约1000名后备人才作为研究样本,以建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因素模型;研究三则在前述两个研究成果基础上,辅以实地调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建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良性发展的教育路径。获致结论如下:1、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建构方面(1)指标体系结构上包含4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65个三级指标、111项观测点。4个一级指标为“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及“人文精神”等。其中以“人文精神”指标权重比率(30%,30%)为最高;“人文精神”指标中心度(8.59)与原因度(0.09)为最高;“人文知识”指标绩效排序(7.85)最佳与差距值(0.21)最小。(2)各一级指标及各次指标之间亦具有中度以上的相关性,但评定委员、竞技体校成员及兼具两者身份的人员对整体指标及“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等一级指标的评价有显着性差异存在。2、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建构方面(1)“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会直接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而且也会间接通过“人际因素”因素的中介作用,同时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2)“学校因素”、“人际因素”会直接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但不会通过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对人文素质产生间接效果。(3)“学训因素”不会直接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而是通过“人际因素”的作用后,才会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4)“表现因素”不会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也不会通过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对人文素质产生间接效果。(5)“家庭动力学理论”、“差别接触理论”与“需求-压力理论”于本研究中可获得验证,至于“一般紧张理论”仅获得结果的部分支持。3、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方面(1)部分青少年运动员存在竞技理想模糊、人生价值取向扭曲、奥林匹克精神薄弱、运动协作精神不强、竞赛心理素质欠佳、道德人格不够高尚、自我调控能力较差、文明行为修养缺失、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匮乏等消极现象。(2)在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青少年运动员夺标育人的助推器、人性回归的指南针、专业素质的耦合剂、体育发展的矫正器。(3)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应把握好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关系、人文素质教育与金牌主义教育的关系、人文性与职业性教育的关系。(4)实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要树立“先成人再成才”、“先育人再夺标”竞技能力与人文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要激活文化教学与专项训练、文化教师与专项教练之间的2种联动;要重塑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施体系等3类体系;要处理好师资队伍、校本课程、校园环境、评价体系等4项建设。
陈果[9](2016)在《提升体校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少年体育学校是一所学生拥有体育特而集中在一起训练与学习的学校。数学学习是体育学校孩子学习难点之一。如皋市少年体育学校小学认为学不好数学,即使学好数学到初中依然会掉队的低效能感,所以提升体校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迫在眉睫。如皋体校以田径训练为主,选择了三个不同田径项目低数学自我效能感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个案A是长跑运动员,低数学自我效能感主要因为体能消耗大,导致数学课上提不起精神;家长体罚教育;身边不恰当的评价“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身边的学哥、学姐到初中数学成绩普遍下下降,使其根深蒂固学不好数学。个案B是短跑运动员,低数学自我效能感主要因为体校数学课堂枯燥,对学习急于求成;教练对其数学学习不重视;片面认为上体校只要体育好就行了;家长消极暗示“数学差”,导致其破罐子破摔,不愿意学数学。个案C是投掷运动员,低数学自我效能感主要因为其迷信;易受暗示;易受身边孩子消极影响,导致其不去学、不愿学。通过回顾数学自我效能感的历史发展,通过访谈法、观察法,采用对应的提升策略。个案A利用其长跑的特点进行数学学习情绪的疏导,帮助其寻找合适的榜样,邀请优秀的运动员回校做讲座。个案B以其熟悉的运动生活引入数学课堂,让其主动发现数学规律,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打消其消极的心理暗示“学不好数学”。个案C以其熟悉的运动生活引入学习,打消其浓重的迷信思想,使其切实际脚踏实地努力。针对体校小学高段学生的实际,结合从个案研究中得到的启示,本研究提出提升体校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的若干建议。学校层面,要调动“体”、“教”双方的积极性,积极促成运动员数学学习效果的迁移;教师层面,要为学生寻找合适的优秀运动员榜样,抛弃对其对榜样片面的主观印象,帮助其深入了解优秀运动员数学学习事迹。通过体育生活与数学学习相联系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让孩子体验到“体教”结合的数学学习乐趣,密切联系教练,通过多元化鼓励措施促进学生发展;家庭方面,家长要对孩子传达不但体育好也能学好数学的期望。通过学校、家庭共同教育提高体校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
林琼[10](2015)在《教练员对未成年运动员泛暴力化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认为建国以来,我国在竞技体育事业上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然而,打着“强国梦”烙印的体育事业自起步就因极窄化而功利的民族主义、金牌主义指向而畸胎重重。其中运动员的物化,尤其是对未成年运动员人身健康与人格尊严的漠视则更是体育界广泛存在而又无人染指的“潜规则”。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高,要求的已远远不仅是奖牌榜的辉煌。体育事业从“强国梦”到“中国梦”的迈进,更需要的是民主法治的理念与手段的升华。因此探寻我国未成年运动员训练中长期普遍存在的教练员泛暴力化执教现象,并予以相应的制度建设,具有相当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扎根理论、数理统计等方法,依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层层递进,对教练员的泛暴力化行为之现象、影响、根源和规范手段进行探索。得出研究结论:在以福建省为例的未成年人竞技体育训练中,教练员的泛暴力化行为普遍客观存在。躯体暴力、体罚暴力、语言暴力、经济暴力、冷暴力与心理暴力是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总结出的最常见的六种教练员暴力。通过较大样本问卷调查,反映六种暴力在实践中广泛存在。未成年运动员受到教练员泛暴力行为带来的直接、间接的负面影响。直接负面影响包括对未成年运动员身体健康的可见损害,心理健康的隐蔽损害,以及对运动员竞技状态和水平的干扰;教练行为泛暴力化的间接负面影响包括影响运动员与教练之间、未成年运动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导致运动员群体中暴力的传袭,以及与奥林匹克伦理精神的相悖。结合扎根理论、问卷调查与文献资料分析,教练员对未成年运动员的泛暴力化行为缘于三大方面:首先,民族主义的社会历史与功利主义的社会现实促发了教练员的泛暴力化行为。其次,古来厚重的封建礼教和儒家文化,当代媒体关注和学术研究的匮乏,以及法律规范的缺位共同强化了教练员对未成年运动员的泛暴力现象。再次,教练员自身素质则是其是否使用暴力及程度的个体原因。然而,在我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结合竞技体育训练自身的严苛性,以及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殊性来看,教练员对未成年运动员的适度暴力所带来的正面效应也不容忽视。因此,不论从理论或实践需要来看,都应当允许教练员在执教中适时适度地使用暴力。为了使教练员的适度暴力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规范教练员对未成年运动员执教的合法性,根据法学理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手段,即惩戒权之构建。借用教育学理论阐释惩戒权的内涵,从目的有益、条件适当、后果适度、符合公序良俗四个维度界定惩戒权的外延。并结合案例分析教练员滥用惩戒,暴力过度所应承担的民事、行政、刑事法律责任,对惩戒权的监督和救济提出建议。
二、体校学生不良品行形成的原因与矫正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校学生不良品行形成的原因与矫正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问题研究 ——以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A小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基础:中小学生厌学现象严重 |
1.1.2 年龄特征:小学高年级是由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关键期 |
1.1.3 实践需求:当前应对厌学措施的可操作性亟须提升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4.2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4.3 对已有相关研究的分析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难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创新点 |
1.6.3 难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分析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小学高年级 |
2.1.2 厌学 |
2.2 相关概念辨析 |
2.2.1 厌学与厌学症 |
2.2.2 厌学生与后进生 |
2.3 理论基础 |
2.3.1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
2.3.2 自我效能感理论 |
第三章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A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现状调查 |
3.1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的调查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对象的确定 |
3.1.2 调查工具的设计 |
3.1.3 调查实施的程序 |
3.2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现状调查结果 |
3.2.1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的整体情况 |
3.2.2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的行为表现 |
3.3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调查结果讨论 |
3.3.1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总体情况 |
3.3.2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差异性情况 |
3.3.3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行为表征情况 |
第四章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 |
4.1 核心因素—学生低下的学习效能感 |
4.1.1 学习动机匮乏 |
4.1.2 自我期许缺失 |
4.1.3 自我挫败感高 |
4.1.4 自我控制力差 |
4.2 关键因素—教师偏离人本性的教学 |
4.2.1 教育情怀不足 |
4.2.2 教学方式呆板 |
4.2.3 教学评价单一 |
4.2.4 课业负担沉重 |
4.3 重要因素—家长缺乏科学性的教养 |
4.3.1 教育责任推诿 |
4.3.2 教育期望偏差 |
4.3.3 教辅能力不足 |
4.3.4 亲子关系疏离 |
第五章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问题解决策略的构建 |
5.1 学生层面:激发学习效能,培养学习兴趣 |
5.1.1 激发学习动机 |
5.1.2 唤醒学习潜能 |
5.1.3 培养良好习惯 |
5.1.4 掌握学习方法 |
5.2 教师层面:提高教学素养,培育教学情怀 |
5.2.1 修炼新时代教师人格 |
5.2.2 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 |
5.2.3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
5.3 家长层面:提升教养能力,掌握教育艺术 |
5.3.1 明确家庭监护与教育职责 |
5.3.2 提升家庭教育能力与素养 |
5.3.3 掌握家庭教育艺术与方法 |
5.3.4 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传承人视角下当代登封少林武术发展的口述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背景 |
二 传承发展少林武术的现实需要 |
三 完善少林武术史料的研究需要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综述 |
第二章 宗教寺院场域中的少林武术 |
第一节 寺院少林武术当代发展的历史回眸 |
一 武僧还俗:寺院少林武术的衰败 |
二 寺以武显:寺院少林武术的复兴 |
三 寺武相融:寺院少林武术的转型 |
第二节 寺院少林武术当代发展的生存样态 |
一 少林武僧:寺院中的少林武术传承群体 |
二七十 字诗:拟血缘的少林武术传承谱系 |
三 苦修顿悟:宗教化的少林武术传承方式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乡土村落场域中的少林武术 |
第一节 村落少林武术当代发展的历史回眸 |
一 寺村互动:村落少林武术的形成 |
二 封建遗存:村落少林武术的停滞 |
三 并心同力:村落少林武术的复兴 |
四 人走艺绝:村落少林武术的没落 |
第二节 村落少林武术当代发展的生存样态 |
一 庙会武社:村落少林武术独特的存续方式 |
二 拳房仪式:村落少林武术开放的传承谱系 |
三 弱击强娱:村落少林武术传习的技术指向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馆校场域中的少林武术 |
第一节 馆校少林武术当代发展的历史回眸 |
一 走入课堂:馆校少林武术的起步 |
二 应运而生:馆校少林武术的发展 |
三 规范成熟:馆校少林武术的兴盛 |
第二节 馆校少林武术当代发展的生存样态 |
一 尊崇科学:馆校少林武术的教学原则 |
二 班级授课:馆校少林武术的传承方式 |
三 文武兼修:馆校少林武术的传承内容 |
四 竞技表演:馆校少林武术的技术转向 |
五 以武养武:馆校少林武术的产业发展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口述史访谈随拍 |
附录B 王占敏、常松木关于武术村落调查文件 |
附录C 口述史访谈录音转录 |
附录D 口述史访谈提纲 |
个人简介及学术成果 |
致谢 |
(3)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历史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操作性定义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武术教育阶段划分研究 |
1.4.2 武术教育研究 |
1.4.3 武术科学化研究 |
1.4.4 社会思潮对体育(武术)教育影响的研究 |
1.4.5 人物思想研究 |
1.4.6 体育政策研究 |
1.4.7 文献综述述评 |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6 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1.6.1 基本结构 |
1.6.2 研究重点 |
1.6.3 研究难点 |
1.6.4 研究创新点 |
2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进程特征 |
2.1 武术教育的历史进程 |
2.1.1 清末武术教育式微 |
2.1.2 武术教育的初始阶段(1912-1915) |
2.1.3 武术教育的探索阶段(1916-1927) |
2.1.4 武术教育的全盛阶段(1928-1938) |
2.1.5 武术教育的滞缓阶段(1939-1949) |
2.2 武术教育历史性转变的表现特征 |
2.2.1 武术教育逐渐成为国之大事 |
2.2.2 武术教育实现行政主导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 |
2.2.3 武术教育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普及与发展 |
2.2.4 武术教育逐渐完成教育价值转向 |
【本章小结】 |
3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生成归因 |
3.1 体育议决案对武术教育生成的促进 |
3.1.1 军国民教育为武术在学校教育中提供合法地位 |
3.1.2 兵式体操的废除为武术进入学校体育课程提供有利时机 |
3.1.3 推动武术成为学校体育课程的必修课 |
3.1.4 推动武术师资的培育 |
3.1.5 推动武术教材的编订 |
3.1.6 推动武术教育的社会化 |
3.2 社会思潮对武术教育发展的规范 |
3.2.1 军国民教育思潮促使武术教育传授方式的改造 |
3.2.2 民主与科学思潮促使武术教育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
3.2.3 自然主义体育思潮为武术教育目标的设定提供学理性支撑 |
3.2.4 民族体育思想下武术教育的军事化实践 |
3.3 社会精英在武术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
3.3.1 梁启超:尚武精神倡导者 |
3.3.2 范源濂:教育家 |
3.3.3 马良:军政要人 |
3.3.4 张之江:国术馆馆长 |
3.3.5 唐豪:武术史拓荒者 |
3.3.6 徐一冰:留日学派 |
3.3.7 吴志青:武术科学化倡导者 |
3.3.8 许禹生:武术教育者 |
【本章小结】 |
4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主体表现 |
4.1 武术教育师资培育的政策、方式及其表现特征 |
4.1.1 武术教育师资培育相关政策述略 |
4.1.2 武术教育师资培养方式 |
4.1.3 武术教育师资培养方式的表现特征 |
4.2 武术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造动因、类别及其历史意义 |
4.2.1 武术教学方法改造动因 |
4.2.2 武术教学方法分类 |
4.2.3 武术教学方法改革的历史意义 |
4.3 武术教材选用思想与实践以及课程设置状况、特征 |
4.3.1 武术教材选用思想与实践 |
4.3.2 课程设置状况及特征 |
【本章小结】 |
5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呈现缩影 |
5.1 北京体育研究社对武术教育的历史贡献 |
5.1.1 提倡武术兼及体育,促使土洋体育融合 |
5.1.2 拟定议决案,为武术进入学校提供“立法”保障 |
5.1.3 消除门派畛域,加强交流,培养武术专业师资 |
5.1.4 编写武术教材,探索武术教学新模式 |
5.1.5 创办期刊,研究理论,促进武术科学发展 |
5.2 精武体育会的社会意义 |
5.2.1 促进民族运动,践行民族解放 |
5.2.2 改造国人奴性,重塑新民人格 |
5.2.3 崇尚文武兼修,启蒙强种强国 |
5.3 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的产生、发展及其启示 |
5.3.1 国体师专产生的历史归因 |
5.3.2 国体师专发展及特点论述 |
5.3.3 国立师专的发展历程对当代学校武术教育发展启示 |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城市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矫正中的家校协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教育工作中的无意发现 |
1.2 教育工作者的良知驱动 |
1.3 满足当代社会现状对教育的需求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城市留守儿童 |
1.4.2 不良行为 |
1.4.3 家校合作与协同教育 |
1.4.4 家校协同 |
1.5 文献综述 |
1.5.1 有关留守儿童教育中的家校协同的研究 |
1.5.2 有关儿童不良行为教育的研究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2 城市留守儿童不良行为分析 |
2.1 城市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的不良行为表现 |
2.2 城市留守儿童在生活方面的不良行为表现 |
2.3 城市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不良行为表现 |
3 城市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矫正中家校协同的问题分析 |
3.1 城市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矫正中家校协同的主要问题 |
3.1.1 家校协同主体缺失,现有监护人协同参与度难以一致 |
3.1.2 家校协同内容匮乏单一,教师协同积极性难以调动 |
3.1.3 家校协同方法有效性差,协同合力难以形成 |
3.2 城市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矫正中家校协同问题成因 |
3.2.1 学校层面:管理者对家校协同相关问题重视不足 |
3.2.2 教师层面:教师协同能力各有高低 |
3.2.3 家庭层面:父母教育观念落后,教育责任心丧失 |
4 城市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矫正中家校协同改进策略 |
4.1 重视城市留守儿童群体,建立校级城市留守儿童档案 |
4.2 明确学校在城市留守儿童家校协同教育中的引领职责 |
4.3 建立长效健全的城市留守儿童家校协同机制 |
4.4 注重家校协同教育中的教师个人能力的培养 |
4.4.1 家校协同中教师协同教育观念的培养 |
4.4.2 家校协同中教师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 |
4.4.3 家校协同中教师经验总结和反思能力的培养 |
4.4.4 家校协同中教师个人行为素质的培养 |
4.5 做好家长教育,帮助家长成为合格的家校协同教育主体 |
4.5.1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
4.5.2 帮助家长充实教育知识 |
4.5.3 帮助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
4.5.4 帮助家长成为孩子良好行为的学习榜样 |
5 研究总结与反思 |
5.1 研究价值 |
5.2 研究中的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城市留守儿童所在学校教师访谈提纲 |
附件2:城市留守儿童所在学校家长访谈提纲 |
附件3:样本学校城市留守儿童访谈提纲 |
附件4:样本学校一期调查问卷表——在校学生基本情况调查 |
附件5:样本学校二期调查问卷表——教师调查表 |
致谢 |
(6)中国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研究(1904-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学校体育政策研究的史学缺失 |
1.1.2 学校体育政策研究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相关教育政策研究 |
1.4.2 相关体育政策研究 |
1.4.3 国外对我国学校体育政策的研究 |
1.4.4 对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学校体育政策相关研究 |
1.4.5 对建国后学校体育政策的相关研究 |
1.4.6 有关教育政策分类研究对学校体育政策的分类的借鉴 |
1.4.7 小结及创新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论域及时空跨度 |
1.5.2 概念界定和术语选择 |
1.5.3 方法及思路 |
1.5.4 关于本研究的历史分期 |
1.5.5 本研究所依据的分析框架和理论基础 |
2 末世初兴:清末学校体育政策的初露头角(1904-1911) |
2.1 清末学校体育政策环境 |
2.1.1 政策环境概述 |
2.1.2 颁布学校体育政策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和相关机构 |
2.2 政策文件 |
2.3 政策内容:新式教育中学校体育政策的初步提及 |
2.3.1 《钦定学堂章程》的出台与旋即废止 |
2.3.2 《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与实施 |
2.4 主要特征及问题 |
2.4.1 学校体育政策体系略有雏形 |
2.4.2 学校体育政策主题强调建章立制 |
2.4.3 清政府学校体育政策颁布机构的单一 |
2.4.4 政策内容鲜明而单一 |
2.4.5 问题一:学校体育政策数量变化无序 |
2.4.6 问题二:学校体育政策并未有效实施 |
3 共和风云:民国时期学校体育政策的相对进展(1912-1949) |
3.1 国民政府时期学校体育政策环境 |
3.1.1 政策环境概述 |
3.1.2 颁布学校体育政策的中央行政管理机构和相关机构 |
3.2 政策文件 |
3.3 政策内容 |
3.3.1 民国前期:临时政府及北洋政府阶段(1912-1927) |
3.3.2 民国后期:南京国民政府阶段(1928-1949) |
3.4 主要特征及问题 |
3.4.1 立法视角下政策制定初现民主化倾向 |
3.4.2 政策颁布机构协同工作的初现 |
3.4.3 学校体育政策制定技术较为规范 |
3.4.4 民国学校体育政策体系初步完备 |
3.4.5 学校体育政策内容层次较为清晰 |
3.4.6 问题一:学校体育政策中国化程度较弱 |
3.4.7 问题二:学校体育政策实际可行性存疑 |
4 计划深痕: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期学校体育政策的进退反复(1949-1978) |
4.1 政策基础:建国前共产党治理下的苏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学校体育政策 |
4.1.1 政策环境概述 |
4.1.2 政策内容及特点 |
4.2 建国初期政策环境 |
4.2.1 政策环境概述 |
4.2.2 颁布学校体育政策的中央行政管理机构和相关机构 |
4.3 政策文件 |
4.4 政策内容 |
4.4.1 建国初期学校体育政策的初步构建和探索(1949-1965) |
4.4.2 “文革”至改革开放前期学校体育政策的中断与复苏(1966-1978) |
4.5 主要特征及问题 |
4.5.1 形成了苏联模式的学校体育政策体系 |
4.5.2 政策颁布机构协同工作常态化,政策形式多样 |
4.5.3 法制化较弱,仅部分政策具备法规属性 |
4.5.4 计划色彩浓厚 |
4.5.5 问题一:强调阶级路线和阶级斗争 |
4.5.6 问题二:“大跃进”的政策使学校体育发展数质难以兼顾 |
5 法治宏篇:改革开放至新时期学校体育政策逐步振兴到历史辉煌(1979-2014) |
5.1 政策环境 |
5.1.1 政策环境概述 |
5.1.2 颁布学校体育政策的中央行政管理机构和相关机构 |
5.2 政策文件 |
5.3 政策内容 |
5.3.1 改革开放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期政策的恢复与转变(1979-1992) |
5.3.2 市场经济确立背景下学校体育政策发展的辉煌(1993-2014) |
5.4 主要特征及问题 |
5.4.1 学校体育政策数量大幅增加,法制化程度大幅提升 |
5.4.2 学校体育政策涉及范围广泛拓展 |
5.4.3 政策质量日益提高 |
5.4.4 学校体育政策制定机制逐渐健全 |
5.4.5 问题一:政策强制性较弱,部分政策尚需完善 |
5.4.6 问题二:部分政策重叠与过多,执行出现偏差 |
6 动因演变:基于多源流理论对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动因分析 |
6.1 多源流理论对政策变迁的解释逻辑 |
6.2 各阶段学校体育政策变迁动因的演变 |
6.2.1 清末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1902-1911) |
6.2.2 民国时期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1912-1949) |
6.2.3 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1949-1978) |
6.2.4 改革开放至新时期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1979-2014) |
6.3 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动因的认识 |
6.3.1 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问题源流:客观因素影响显着 |
6.3.2 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政策源流:精英化决策模式占主导地位 |
6.3.3 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政治源流:政治力量构成不均衡 |
6.3.4 三条源流的关系:互动明显,政治流主导 |
7 余论:历史变迁对当今学校体育政策发展的启示 |
7.1 加强法制建设,健全颁布机制 |
7.2 调控政治源流,完善监督制度 |
7.3 丰富政策源流,优化政策条款 |
8 结论与后续研究建议 |
8.1 结论 |
8.2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民国期间全国性教育、体育会议决议案(1912-1949) |
附录 B:建国后学校体育政策文件(1949-2014)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体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学理的角度 |
1.1.2 历史的角度 |
1.1.3 实践的角度 |
1.2 概念界定 |
1.2.1 体育 |
1.2.2 体育价值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体育价值相关研究概述 |
1.3.2 我国体育价值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问题、思路和框架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5 研究意义和方法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方法 |
2 不同的体育价值形态 |
2.1 以德性为价值取向的古希腊体育 |
2.1.1 城邦:古希腊体育的政治社会基础 |
2.1.2 公民:古希腊体育的培养目标 |
2.1.3 德性:古希腊体育的价值取向 |
2.2 以理性为价值取向的西方现代体育 |
2.2.1 民主:西方现代体育的政治社会土壤 |
2.2.2 科学:西方现代体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
2.2.3 理性:西方现代体育的价值取向 |
2.3 以心性为价值取向的中国古代体育 |
2.3.1 仁礼:中国古代体育的伦理社会基础 |
2.3.2 天人:中国古代体育的价值之源 |
2.3.3 心性:中国古代体育的价值取向 |
3 我国的体育价值冲突 |
3.1 我国体育价值的实践冲突 |
3.1.1 古与今的价值冲突 |
3.1.2 身与心的价值冲突 |
3.1.3 “我”与“他”的价值冲突 |
3.2 我国体育价值的认识冲突 |
3.2.1 我国体育价值认识冲突的演变 |
3.2.2 我国体育价值认识冲突的比照 |
4 体育价值的生成 |
4.1 体育价值生成的动力与要素 |
4.1.1 体育价值生成的根本动力 |
4.1.2 体育价值生成的要素 |
4.2 体育价值生成的基础与机制 |
4.2.1 体育的多源性:体育价值生成的实践基础 |
4.2.2 体育的制度化:体育价值生成的保障机制 |
5 我国体育价值的重建理路 |
5.1 体育价值理路的前提性问题探析 |
5.1.1 体育价值的问题根源 |
5.1.2 体育价值的目标向度 |
5.1.3 体育价值的探寻路径 |
5.2 我国体育价值重建理路探讨 |
5.2.1 提出“新体育观”的可能 |
5.2.2 “新体育观”的基本思路 |
6 结语 |
6.1 反思与出路 |
6.2 尾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校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8)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文素质相关研究 |
1.2.2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
1.2.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 |
1.3 研究应用价值 |
1.3.1 为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
1.3.2 为培养主体学校提供借鉴素材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人文素质 |
2.1.2 人文素质教育 |
2.1.3 指标体系 |
2.1.4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 |
2.1.5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
2.2 理论基础 |
2.2.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的方法论 |
2.2.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偏差影响因素的理论观点 |
2.2.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的理论观点 |
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思路 |
3.1.1 掣肘的根源 |
3.1.2 转轨的捩点 |
3.1.3 困境的消弭 |
3.2 技术路线 |
3.2.1 准备阶段 |
3.2.2 执行阶段 |
3.2.3 完成阶段 |
4 研究一: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建构 |
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4.1.1 研究目标 |
4.1.2 研究内容 |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架构 |
4.3.1 建构指标体系 |
4.3.2 指标体系调查 |
4.4 研究工具 |
4.4.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初步建构 |
4.4.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问卷初稿审查与修改 |
4.4.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问卷实施程序 |
4.5 资料处理 |
4.5.1 数据处理 |
4.5.2 数据分析 |
4.6 结果与分析 |
4.6.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专家意见整合分析 |
4.6.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权重分配分析 |
4.6.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影响关系分析 |
4.6.4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绩效排序分析 |
4.6.5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实证调查分析 |
4.7 讨论 |
4.7.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建构结果 |
4.7.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相对权重关系结果 |
4.7.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的指标绩效及影响关系 |
4.7.4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实证研究结果 |
5 研究二: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建构 |
5.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5.1.1 研究目标 |
5.1.2 研究内容 |
5.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5.2.1 研究对象 |
5.2.2 研究方法 |
5.3 研究架构 |
5.3.1 自变量 |
5.3.2 中介变量 |
5.3.3 因变量 |
5.4 研究假设 |
5.5 研究工具 |
5.5.1 研究工具撰拟说明 |
5.5.2 研究工具内容说明 |
5.5.3 研究工具检验 |
5.6 资料处理 |
5.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6.2 卡方检验 |
5.6.3 t检验 |
5.6.4 单因子方差分析 |
5.6.5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6.6 信度分析 |
5.6.7 线性结构方程模型 |
5.7 结果与分析 |
5.7.1 研究样本暨人文素质现状分析 |
5.7.2 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
5.8 讨论 |
5.8.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因素 |
5.8.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 |
5.8.3 相关理论支持结果 |
6 研究三: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建构 |
6.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6.1.1 研究目标 |
6.1.2 研究内容 |
6.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6.2.1 研究对象 |
6.2.2 研究方法 |
6.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建构应把握的关系 |
6.3.1 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关系 |
6.3.2 人文素质教育与金牌主义教育的关系 |
6.3.3 人文性教育与职业性教育的关系 |
6.4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建构应做出的选择 |
6.4.1 从根本上转变竞技运动功利主义的偏颇价值观 |
6.4.2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阶段呼唤人文素质的教育 |
6.4.3 建构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路径 |
6.5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1234”教育路径 |
6.5.1 一个理念 |
6.5.2 二种联动 |
6.5.3 三类体系 |
6.5.4 四项建设 |
7 综合讨论 |
7.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的价值判断 |
7.1.1 掌握初步的文化知识(人文知识) |
7.1.2 掌握为人的基本道理(人文思想) |
7.1.3 学会必要的处事能力(人文方法) |
7.1.4 形成稳定的体育精神(人文精神) |
7.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的理性认识 |
7.2.1 人文素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7.2.2 人文素质发展偏差的主要成因 |
7.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的现实选择 |
7.3.1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夺标育人的助推器 |
7.3.2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性回归的指南针 |
7.3.3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专业素质的耦合剂 |
7.3.4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体育发展的矫正器 |
7.4 本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7.4.1 在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方面 |
7.4.2 在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方面 |
7.4.3 在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方面 |
8 研究结论 |
8.1 本研究指标体系可概括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的指标要素 |
8.2本研究影响模型可勘查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的影响机制 |
8.3 本研究教育路径可提供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的教育策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提升体校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课题的研究及趋势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第二章 个案学校的概况分析 |
第一节 学校概况 |
第二节 学生家庭的特殊性 |
第三节 个案的典型性 |
第三章 体校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及其提升的个案分析 |
第一节 个案A的相关情况 |
第二节 个案B的相关情况 |
第三节 个案C的相关情况 |
第四章 提升体校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的建议 |
第一节 为学生寻找合适的榜样 |
第二节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
第三节 “体教结合”以情育情,提升效能 |
第四节 在做中学,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
第五节 多元化鼓励措施促进学生的发展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教练员对未成年运动员泛暴力化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教练员对未成年运动员泛暴力化问题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泛暴力化 |
二、教练员与未成年运动员 |
三、运动训练 |
第二节 教练员对未成年运动员泛暴力化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学视角下的暴力 |
二、心理学视角下的暴力 |
三、社会学视角下的暴力 |
四、伦理学视角下的暴力 |
五、法学视角下的暴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教练员泛暴力行为类型的结果分析 |
第一节 运用扎根理论的实施路径 |
一、扎根理论概述 |
二、调查对象的选择 |
三、研究效度 |
四、研究实施过程 |
五、研究资料的分析 |
第二节 理论模型与分类结果 |
第三节 教练员泛暴力行为的类型分析 |
一、硬暴力 |
二、软暴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教练员暴力行为基本情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调查的实施过程 |
一、调查工具 |
二、效度评价 |
三、样本情况 |
四、质量控制 |
第二节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一、躯体暴力 |
二、体罚暴力 |
三、语言暴力 |
四、冷暴力 |
五、经济暴力 |
六、心理暴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练员对未成年运动员泛暴力化行为的负面影响 |
第一节 教练行为泛暴力化的直接负面影响 |
一、身体损害 |
二、精神损害 |
三、竞技水平的负影响 |
第二节 教练行为泛暴力化的间接负面影响 |
一、运动人际关系的损坏 |
二、暴力在运动员中的代际传袭 |
三、奥林匹克伦理精神的背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教练行为泛暴力化的原因探析 |
第一节 泛暴力的促发原因 |
一、民族主义——“强国梦”与极致的社会期待 |
二、功利主义——金牌体育价值观下竞技主体的异化 |
第二节 泛暴力化的强化原因 |
一、文化包容下的群体性失语 |
二、社会纵容下的选择性失明 |
三、法律宽容下的准自由空间 |
第三节 泛暴力化的个体内因 |
一、教练员素质是导致泛暴力行为的个体内因 |
二、教练员素质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教练行为泛暴力化的法律规制—惩戒权之构建 |
第一节 教练员惩戒权的内涵 |
一、教练员适度暴力在未成年竞技训练中的必要 |
二、教练员惩戒权概念的提出 |
第二节 教练员惩戒权的理论基础 |
一、惩戒权在教育学理论中的合理地位 |
二、惩戒权在教学法律关系中的适用 |
三、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师生关系内涵 |
第三节 教练员惩戒权的外延——适度暴力的判定 |
一、惩戒权判定之法理——法律原则与法律价值 |
二、教练员适度暴力的判定原则 |
第四节 教练员过度暴力的法律责任 |
一、教练员的民事责任 |
二、教练员的行政责任 |
三、教练员的刑事责任 |
第五节 教练员惩戒制度的监督与救济 |
一、教练员惩戒制度的监督 |
二、未成年运动员遭受过度暴力的救济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 |
四、研究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体校学生不良品行形成的原因与矫正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问题研究 ——以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A小学为个案[D]. 周艳艳. 河北大学, 2021(02)
- [2]传承人视角下当代登封少林武术发展的口述史研究[D]. 戚晓光. 郑州大学, 2020(03)
- [3]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历史诠释[D]. 刘帅兵.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4]基于心理契约的竞技体校文化课堂教学问题行为干预研究——以沈阳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学生为例[A]. 周丹,王建平. 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论文集, 2017
- [5]城市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矫正中的家校协同研究[D]. 袁源. 四川师范大学, 2018(12)
- [6]中国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研究(1904-2014)[D]. 高晓峰. 北京体育大学, 2017(11)
- [7]体育价值研究[D]. 蒋红霞. 浙江大学, 2017(09)
- [8]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研究[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9]提升体校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的个案研究[D]. 陈果.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4)
- [10]教练员对未成年运动员泛暴力化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林琼.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