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往焦虑量表的信效度及其在中国大学生中的适用性(论文文献综述)
陈旭梅[1](2021)在《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及干预研究》文中指出
张帆[2](2021)在《军人社交焦虑的解释偏向机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与目的: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y,SA)是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它会妨碍个体的正常人际交往,导致个体产生对人群的回避、恐惧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以往研究发现,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包括基因、教养方式、依恋类型、人格特质、自尊、评价恐惧和认知因素等等。其中,评价恐惧既包括对他人负性评价的恐惧感,即负性评价恐惧(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同时也包括对他人正面评价的恐惧感,即正性评价恐惧(Fear of Positive Evaluation)。认知偏向(cognitive bias)在社交焦虑症状发展中的作用是近年的热点研究问题。认知偏向主要包括注意偏向(Attentional Bias,AB)和解释偏向(Interpretation Bias,IB)等类型。研究发现,社交焦虑人群存在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表现为对威胁信息的警觉-回避或者注意脱离困难;社交焦虑者的负性解释偏向主要表现为对模糊信息做出负面的解释。为操纵社交焦虑人群的负性认知偏向,研究者设计了注意偏向矫正(Attentional Bias Modification,ABM)和解释偏向矫正(Interpretation Modification Program,IMP)训练程序,对其不适应的认知加工过程予以干预。基于当前研究进展,本课题设计三个研究探讨军人社交焦虑的认知偏向机制。首先,探讨军人社交焦虑与解释偏向、评价恐惧的关系,并探究负性、正性评价恐惧的中介作用。其次,探讨军人社交焦虑中不同认知偏向的相互作用,验证认知偏向的联合作用假设(the combined cognitive bias hypothesis)。第三,设计针对军校生的解释偏向干预程序,并验证其有效性。研究方法:研究一采用Leary的交往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IAS)、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正性评价恐惧量表(Fear of positive evaluation scale,FPES)和简明负性评价恐惧量表(Brief 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 Scale,BFNES)以及自编军人解释偏向测量工具对904名军人社交焦虑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测量。研究二设计两个子研究。子研究一以98名健康军校生为被试,采用点探测(dot probe)任务范式测量被试的注意偏向,采用句子补全任务测量被试的解释偏向,采用IAS收集社交焦虑数据,并探讨AB、IB和SA的关系。子研究二以53名高、低社交焦虑军校生为被试,采用词句联想范式测量被试的在线和离线解释偏向,并在其中呈现威胁和非威胁解释时记录被试的眼动数据,以此反映被试的注意加工过程。研究三以49名健康军校生为被试,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比较了干预组(N=26)和对照组(N=23)被试在解释偏向训练前后解释偏向、注意偏向和社交焦虑的变化。研究中,首先对IMP训练材料进行了本土化,并对干预组进行了5次IMP训练,对照组在相同时间进行5次对照训练。在训练前、后测量被试的AB、IB和社交焦虑水平。研究结果:研究一结果发现:自编军人解释偏向测量工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FNE和FPE在解释偏向和社交焦虑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且FPE的效应量更大。研究二子研究一发现并探讨AB、IB和SA的数据不存在显着相关。子研究二进一步将不同认知偏向类型划分为不同亚成分,结果高社交焦虑被试对积极解释的选择显着少于低焦虑组,反映存在离线解释偏向,且离线解释偏向和社交焦虑程度相关。眼动数据结果显示,被试社交焦虑水平与对威胁刺激的首次注视潜伏期时长有关,说明社交焦虑水平越高,被试对威胁刺激的早期注视发生越晚,表现为早期注意回避;总体眼动指标显示,被试对威胁刺激的总注视时间显着低于对非威胁刺激的注视时间,也表现出注意回避。对分段眼动数据的分析表明,随着刺激呈现时间的延长,被试对威胁刺激的注视时间与解释偏向的相关系数越来越大,反映了注意偏向动态变化和解释偏向的关系。研究三结果显示在5次训练后,干预组较对照组积极解释增加、消极解释减少,解释偏向和社交焦虑水平明显改善;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注意偏向水平变化量没有差异,说明解释偏向训练有助于改善负性解释偏向和社交焦虑情绪,但不能有效改善注意偏向。结论:本研究从解释偏向的角度,为社交焦虑的认知加工过程提供了参考:在面对不同的人际情景信息时,社交焦虑者早期注意回避首先发生作用,并促进其产生回避人际情景的反应。随后,社交焦虑者对负性信息进一步回避,这种加工过程可以导致其后续的解释偏向产生变化。由于研究三中,没有发现解释偏向对注意偏向的影响,因此研究二发现的注意回避与在线解释偏向的关系可能是单方向的,注意偏向影响解释偏向,但后者没有负反馈作用。结合研究一结果可知,解释偏向影响了个体对积极和消极评价的情绪,并进一步促进了社交焦虑的产生。本研究对探讨社交焦虑的认知过程有一定启示,并可以为军人心理健康的提升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
王清华[3](2021)在《自尊在本科医学生消极完美主义人格特质与学习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及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以本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究医学生消极完美主义人格特质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资源自尊在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并以积极心理学和认知行为理论为依托进行干预对照实验,探索能够有效提升医学生自尊水平降低其学习倦怠水平的措施,为促进医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研究方法:1.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连榕基于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并结合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在中国本科医学生群体中使用的信效度进行全面检验。该部分的样本为来自两所医科院校的本科一年级医学生,统计方法包括探索性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旋转法、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拟合优度法、聚合效度与区分效度皮尔逊相关分析法、重测信度组内相关系数法。2.采用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以1499名来自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本科医学生为样本,对消极完美主义、自尊和学习倦怠三个心理学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检验自尊在本科医学生消极完美主义人格特质与学习倦怠之间是否有中介作用。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皮尔逊相关分析、分层线性回归分析和bootstrap中介分析。3.使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采用类实验设计,对医科大学本科一年级共374名医学生进行干预对照实验,干预手段是以认知行为理论为基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量研究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与配对样本t检验的统计方法对干预手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否有效提升医学生自尊水平降低学习倦怠水平进行检验;采用方差分析和事后最小显着差异组间比较法对干预的持续效果进行检验;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了解实验组被试对干预手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整体满意度及接受课程培训后的收获体会。定性研究方法:采用主题分析法对实验组被试的开放式问题作答反馈进行主题提取,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在医学院校更好地开设此类课程提供建议和借鉴。结果:1.对连榕根据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改编的中国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在医学生群体中使用的信效度检验结果为:在探索性因子分析中,中国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的三个公因子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一共可以解释42.595%学习倦怠的总方差,所有20个题项的因子负荷均大于0.30。其中,因子“情绪低落”能够解释28.783%学习倦怠的总方差,因子“行为不当”能够解释7.957%学习倦怠的总方差,因子“成就感低”能够解释5.855%学习倦怠的总方差。在验证性因子分析中,一阶结构方程模型和二阶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各项指标均达标(χ2/df=2.240,CFI=0.919,TLI=0.907,GFI=0.935,AGFI=0.918,RMSEA=0.047,SRMR=0.049)。中国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应用于本科医学生群体时的聚合效度良好(每个题项与其所属的分量表高度相关:r值均大于0.45);区分效度良好(每个题项与其所属分量表的相关系数均高于与其它两个分量表的相关系数);重测信度良好(组内相关系数ICC达到0.70以上)。2.本科医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和学生性别与学生母亲的学历显着相关: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出现学习倦怠问题(53.90±12.49 vs.52.45±11.70,P=0.024);与母亲学历为大学及以上的医学生相比,母亲学历为小学及以下的医学生更容易产生学习倦怠心理(54.95±10.84 vs.52.02±13.01,P=0.003);与母亲学历为中学的医学生相比,母亲学历为小学及以下的医学生也更容易产生学习倦怠心理(54.95±10.84 vs.53.01±11.68,P=0.035)。医学生的自尊与消极完美主义呈显着负相关关系(r=-0.38,P<0.001);医学生的自尊与学习倦怠呈显着负相关关系(r=-0.48,P<0.001);而医学生的消极完美主义与学习倦怠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0.30,P<0.001)。消极完美主义对自尊有显着的负向效应(a=-0.385,95%CI:-0.433,-0.338,P<0.001),自尊对学习倦怠有显着的负向效应(b=-0.417,95%CI:-0.465,-0.369,P<0.001),消极完美主义对学习倦怠的总效应为正向且显着(c=0.306,95%CI:0.257,0.355,P<0.001),加入中介变量自尊后消极完美主义对学习倦怠的正向直接效应依然显着(c’=0.145,95%CI:0.097,0.194,P<0.001),自尊在本科医学生消极完美主义人格特质与学习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a*b=c-c’=0.161,BCa 95%CI:0.132,0.191,P<0.001)。3.干预对照类实验结果:实验组被试在接受为期8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训后,自尊水平显着高于其干预前的基线自尊水平(31.13±3.90 vs.29.81±3.85,t=-5.997,P<0.001,Cohen’s d=0.44),而学习倦怠水平则显着低于其干预前的基线学习倦怠水平(42.85±9.94 vs.51.16±8.26,t=19.997,P<0.001,Cohen’s d=1.46);与对照组被试相比,实验组被试的自尊水平在干预结束后测中显着高于对照组被试的自尊水平(31.13±3.90 vs.29.23±3.61,t=4.909,P<0.001,Cohen’s d=0.51),而其学习倦怠水平在干预结束后测中则显着低于对照组被试的学习倦怠水平(42.85±9.94 vs.50.08±10.64,t=-6.792,P<0.001,Cohen’s d=0.70);实验组的医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课程整体满意度较高,大部分学生表示该课程对情绪管理、改善心理状况和了解心理学相关知识有很大帮助;定性数据主题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仍需改进。干预结束6个月后的跟进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干预手段其干预效果的有效性持续存在。结论:1.连榕根据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改编的中国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在医学生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量医学生学习倦怠水平的有效工具。2.本科医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和学生性别与学生母亲的学历密切相关,自尊在本科医学生消极完美主义人格特质与学习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贯穿积极心理学和认知行为疗法理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够有效地提升医学生的自尊水平并降低其学习倦怠水平,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黄观澜[4](2021)在《忧虑领域内外记忆与生理反应差异》文中指出忧虑是一种跨诊断的病理症状。它是广泛性焦虑症(GAD)的核心症状,是几乎所有焦虑障碍(如社交焦虑障碍、强迫障碍、惊恐障碍等)的显着特征,同时也与其他精神病理过程(如抑郁症)和躯体健康相关。近期,研究者对忧虑的心理、生物机制研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仍存在三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一是个体对自身忧虑领域内外刺激的记忆是否存在差异;二是个体对自身忧虑领域内外刺激的生理反应是否存在差异;三是缺乏对忧虑领域测量工具有效性的验证。基于此,本论文包括对应的三个研究。研究一检验了忧虑领域问卷(WDQ)中文版在中国大学生样本中的适用性。研究对象为574名中国大学生群体,使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宾州忧虑问卷(PSWQ)、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强迫量表修订版(OCI-R)作为校标工具。首测一个月后,对96人进行重测。采用SPSS 25.0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采用Mplus 7.4对WDQ的测量结果建立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ESEM)。研究结果表明:(1)WDQ及其五个子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总量表与子量表中-高相关。(2)WDQ及五个子量表重测信度可接受-较高。(3)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WDQ在五因素结构上拟合良好。(4)WDQ总分与STAI总分、PSWQ总分、CES-D总分、OCI-R总分呈中至高相关,表明WDQ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5)WDQ总分与强迫思维的相关高于强迫行为,表明WDQ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研究二检验被试对自身忧虑领域内外各效价词汇刺激内隐、外显记忆是否存在差异,并探索记忆差异相关的影响因素。从244名大学生中选取34名符合条件的被试参与实验,即这些被试至少有一个忧虑领域、一个非忧虑领域。此外,被试填写宾州忧虑问卷(PSWQ)、特质焦虑问卷(STAI-T)、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积极消极情绪量表(PANAS)作为控制变量。采用SPSS 25.0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配对样本检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相较于自身非忧虑领域的刺激,个体对自身忧虑领域内消极刺激的外显记忆更强,个体对忧虑领域内消极刺激的内隐记忆表现出更强的趋势。(2)个体对忧虑领域内外积极刺激的内隐、外显记忆不存在差异。(3)个体内部存在影响外显记忆偏差的对立因素,即个体对自身忧虑领域内威胁刺激的外显记忆增强,而较高的特质焦虑水平则会抑制这种威胁记忆偏差。(4)忧虑程度、抑郁症状、消极情绪、特质焦虑有助于增强个体对非忧虑领域内威胁刺激的内隐记忆。(5)个体的积极情绪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强内隐、外显记忆能力。研究三使用BIOPAC MP150型16导生理记录仪比较被试对自身忧虑领域内外的视频片段刺激是否存在生理反应差异。本研究使用的被试同研究二。使用生理记录仪的配套软件Acq Knowledge 4.0软件计算各阶段被试的呼吸频率、皮肤阻抗和心率均值。采用SPSS 25.0软件对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所采用的视频片段未能使被试产生显着的生理变化。(2)个体对忧虑领域内外各效价刺激的生理反应无显着差异。本论文检验了忧虑领域测量工具在中国大学生样本中的有效性,丰富了对忧虑的认识。对忧虑领域内外记忆偏差的研究进一步澄清了以往的记忆偏差研究出现不一致结果的原因,即记忆偏差的出现和忧虑领域以及特质焦虑有关,增强了对忧虑个体记忆机制的理解。未来研究应在不同条件下(如优化实验范式、使用大样本和临床样本)继续检验本论文的结果,根据本论文的结果开发针对忧虑的有效治疗方法,并在更优化的实验设计下检验个体对忧虑领域内外刺激的生理反应差异。
肖蓉[5](2020)在《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测评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文中指出一、研究意义与目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使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然而目前人们较多关注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与评价,而对于精神生活质量,却缺乏客观的衡量和评价方法。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备受关注,由于缺乏有效的测量工具,目前少有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实证研究。因此,本研究拟编制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量化评价我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水平和特点,深入考察其相关因素,为探索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策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与依据。二、方法:1.通过对开放式调查的质性研究获取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综合文献法、访谈法、专家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形成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的条目池。以专家评价法评价其内容效度并对条目进行删减和修改,形成量表的预测版。2.对1573名大学生进行预测试,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进一步筛选条目并确定量表结构,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后确定量表的正式版本并制定量表的结果解释标准。3.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正式版(QOSLS-CS)、13条目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13)、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生命意义感量表(MLM)、简式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MHC-SF)、患者健康问卷抑郁9条目(PHQ-9)及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等对来自全国11省849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人口社会学表现特点,与生活质量、心理、行为等身心健康变量的关系,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初步探索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三、结果:1.质性研究显示:精神生活对满足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极为重要,可表现为学习求知、精神追求、课外实践、人际和谐与休闲娱乐的五维结构,并可细分为13个亚维度。积极良好的精神生活是健康的重要组成。2.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正式版(QOSLS-CS)及其测量学性能:(1)QOSLS-CS共有32题,包括2个领域,10个因子。其中精神追求、精神信仰、精神成长、精神乐观、人生态度属于内隐性精神生活领域;学习进取、阅读求知、休闲实践、亲密关系、人际关系属于外显性精神生活领域。(2)结构效度: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10个因子可解释总量表变异的72.73%。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一阶与二阶模型拟合良好。χ2/df<3,RMSEA值<0.05,GFI、NFI、RFI、CFI值均大小0.9。各项参数值均达到统计学要求。10个因子间的相关在0.399~0.713之间,因子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684~0.829,量表的内部结构效度良好。(3)效标效度:量表总分、内隐及外显性精神生活与生活满意度、生命意义感及幸福感的相关在0.600~0.797之间,呈高度相关;量表总分与抑郁的相关为-0.356。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4)信度: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分别为0.950、0.907。10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37~0.854之间;分半信度在0.630~0.832之间。285名被试在间隔2周后的测得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79,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在0.707~0.841之间,量表的各项信度指标均达到理想水平。(5)采用心理测量学中的标准参照分数进行QOSLS-CS的结果解释,将原始分进行百分制转换,得分<50分为很低水平,50~59.99分之间为较低水平,60~69.99分之间为中等水平,70~79.99分为较高水平,≥80分为很高水平。五级划分标准合理,具有良好的实证效度。3.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状况表现特点:中国大学生总体精神生活质量得分为(66.22±13.67),各维度中亲密关系得分最高(74.88± 18.28),休闲实践维度得分最低(59.33±18.60)。精神生活质量水平很低者占10.9%,较低者占19.1%,中等者占29.4%,较高者占25.5%,很高者占15.1%。4.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人口、社会学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1)除年级以外,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存在多方面的人口社会学差异,东部地区、女生、本科生、文科生和/或医科生、城市生源、是独生子女、汉族、有理想信念、有人生座右铭、有敬仰或崇拜对象、恋爱一次者及正在谈恋爱的大学生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好,父、母亲文化水平更高的大学生的总体精神生活质量更好(P<0.01)。(2)“有无人生座右铭”对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影响面最为广泛。此外“有无理想信念”、“家庭经济状况”、“地区”等因素的影响也较为广泛。人口社会学因素可解释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方差变异的9.8%。5.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心理、行为因素的关系。(1)与健康及积极心理因素的关系。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总分与WHO生活质量、生命意义感、生活满意度、幸福感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7、0.650、0.433、0.622。(2)与消极心理因素的关系。①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总分与抑郁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305。无抑郁者的精神生活质量总分(69.93±12.76)及其各维度得分均显着高于有抑郁者(61.13±13.23),精神生活质量越低者的抑郁筛查阳性率越高(72%VS 59.4%VS 42.2%VS 29.3%VS 2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4.273,P<0.001)。②有自伤自杀意念者的精神生活质量(61.62±14.13)显着低于无自伤自杀意念者(68.46±12.86)。精神生活质量越低者的自伤自杀意念筛查阳性率越高(56.3%VS 43.7%VS 30.6%VS 25.0%VS 1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0.927,P<0.001)。(3)与健康相关行为因素的关系。①运动频率越高者,在总体精神生活质量及各维度的表现越好(P<0.001);中、大运动量者在精神生活质量表现上均优于小运动量者(P<0.001)。高精神生活质量的大学生更多为中、大运动量者(χ2=155.276,P<0.001)。②每天网络使用时间少的大学生(0-3小时)的总体精神生活质量及各维度得分更高。网络使用时间很多者(8小时及以上)的精神生活质量较其它人更低(P<0.001)。(4)心理行为因素较人口社会学因素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及各维度表现的影响更大,其解释大学生总体精神生活质量的方差变异高达53.7%。四、结论:1.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具有独特性,复杂性和多维性的特点。良好的精神生活质量是大学生健康的重要元素。2.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性能和应用价值。3.中国大学生总体精神生活质量呈负偏态分布,40.6%的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处于良好以上水平。大学生在亲密关系、人生态度、精神追求上的满足度较高,在学习进取与休闲实践活动上的满足度较低。4.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受到多种人口社会学因素的影响,东部地区、女生、本科生、文科生和/或医科生、城市生源、独生子女、汉族、有理想信念、有人生座右铭、有敬仰或崇拜对象、恋爱一次及正在谈恋爱的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更好,父、母亲文化水平更高的的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更高。人口社会学因素总体上对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影响较低。5.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个体身心健康具有密切的关系。高精神生活质量的大学生的总体生活质量更高,在生理、心理、社会领域上的表现上更好;他们有更高的生命意义感、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更少的抑郁情绪,更低的抑郁障碍阳性率;更少的自伤自杀意念;更多的体育运动行为;更少的网络使用。健康相关的心理与行为变量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具有高度的影响。
王楠桐[6](2020)在《大学生恐声症症状的心理及神经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恐声症(Misophonia)的主要特征是个体对日常生活环境中某些声音极度敏感。一些日常噪音,如他人的咳嗽声、鼻音和塑料袋摩擦声,对于普通人而言虽难听但可以忍受,但对于恐声症患者,则会引发其强烈的情绪反应,包括愤怒情绪、对这些声音的回避,以及各项生理指标(如心率等)的变化,进而导致患者社会功能损害。尽管恐声症是一个新近发现的心理问题,但其流行率较高。国内外研究发现,恐声症在美国本科生中达到临床意义水平的比例为19.9%,在中国本科生中达到临床意义水平的比例为16.6%。虽然已有研究报告了恐声症的一些现象学特点,但对恐声症的心理机制和神经机制的研究还不够,尤其是对恐声症与躯体反应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还没有。基于上述原因,本研究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探索恐声症的心理机制,并通过电生理技术来探究恐声症的神经机制。本文包括两个实证研究:研究一探索恐声症症状的心理机制。研究对象共574名大学生,通过问卷评估研究对象的恐声症症状、社会功能损害、愤怒情绪、焦虑敏感性、强迫症状及内感受。研究结果发现:内感受在对声音的敏感程度和恐声症的行为反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内感受在恐声症症状和状态愤怒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以及内感受通过焦虑敏感性在恐声症症状和状态愤怒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此外,在已有研究中发现的焦虑在恐声症症状与愤怒之间起中介作用,以及强迫在焦虑敏感性和恐声症严重程度之间起中介作用,在本研究的中国大学生样本中得到了有效验证,焦虑和强迫在各自中介模型中的中介效应仍然显着。研究二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来探究不同恐声症严重程度的大学生在面对不同声音刺激时的脑神经反应。被试来自研究一中的31名大学生,实验组为达到临床意义恐声症的大学生12人,对照组为正常大学生19人。研究结果发现:(1)实验组的N1数值上低于对照组;(2)声音刺激所诱发的P2在大脑的不同位置和区域具有显着差异,但是未同时在不同声音类型和不同被试组别上发现有区别;(3)在诱发声音刺激条件下,实验组的LPC显着大于正常大学生的LPC;(4)差异波从N300开始出现,并且呈现出由大脑额叶向枕叶移动的趋势,但实验组的差异波更多覆盖了额叶的位置,且在顶叶、中央和枕叶的正电压值也要高于对照组。本研究首次探索了内感受在恐声症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个体对自身躯体状态的觉察和感知程度能够影响恐声症症状严重程度,提示在评估恐声症症状时可以将患者的内感受水平作为参考指标之一。此外,内感受也可以作为恐声症治疗的靶点。不同恐声症严重程度个体的LPC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表明在神经反应后期,达到临床意义恐声症的个体在对恐声症诱发声的处理上有别于常人,差异波的结果也能够佐证这一结论,提示可以关注患者对声音信息的处理,通过了解患者对声音的理解来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从而更全面地帮助患者克服对日常噪音的极端反应。
黄雅曦[7](2020)在《网络受欺负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反刍思维与心理弹性的多重中介作用》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的发展革新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但是网络是把双刃剑,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必然会产生一些危害。一种新型的欺负行为——网络欺负行为应运而生,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迹象。网络欺负会对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近几年成为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焦点。网络受欺负作为一种负性生活事件,会损害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功能适应功能,如网络受欺负者由于经常被羞辱嘲笑,常会体验到沮丧、焦虑和愤怒等负性情绪,因而怀疑自我价值,产生抑郁情绪,甚至采取自伤行为,也不愿与人交往。大量研究己证实,受过网络欺负的人会产生反刍思维,而心理弹性作为一种内部心理资源,其中介作用也己得到了大量研究的证实。基于此,本研究拟探讨心理弹性和反刍思维在网络受欺负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多重中介作用。为了了解我国当代大学生在网络受欺负、反刍思维、心理弹性和社交焦虑上的总体情况,探究大学生网络受欺负经历和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关系,同时检验反刍思维、心理弹性在网络受欺负与社交焦虑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网络受欺负分量表》、《反刍思维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社交焦虑表》对1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848份。使用SPSS 22.0和AMOS 21.0对数据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中介效应检验,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大学生网络受欺负、反刍思维、心理弹性、社交焦虑在部分人口学变量存在显着差异,网络受欺负经历、反刍思维、社交焦虑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大学生网络受欺负和心理弹性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呈现显着差异。心理弹性及各个分维度、反刍思维的反省深思维度在生源地上存在显着差异。2.大学生网络受欺负、反刍思维、心理弹性、社交焦虑四个变量之间两两相关,其中网络受欺负与反刍思维、网络受欺负与社交焦虑之间都是两两显着正相关,网络受欺负与心理弹性、心理弹性与社交焦虑之间都是两两负相关。3.网络受欺负显着正向预测社交焦虑水平。4.反刍思维、心理弹性在网络受欺负与社交焦虑之间起多重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网络受欺负、反刍思维、心理弹性、社交焦虑在部分人口学变量存在显着差异。网络受欺负、反刍思维、心理弹性都是影响社交焦虑的重要因素,网络受欺负既可以直接影响社交焦虑,也可以通过反刍思维、心理弹性来间接影响社交焦虑。
朱非凡[8](2020)在《内观疗法对学习困难大学生抑郁、焦虑水平的干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旨在考察大学生学习及抑郁、焦虑水平的现状,探讨分散内观疗法对学习困难大学生抑郁、焦虑水平的干预效果,揭示分散内观疗法对学习困难大学生的抑郁、焦虑水平的影响机制,据此构建与学习困难大学生内观前期、后期体验相关的动态模型,以证明内观疗法在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改善学习困难大学生的抑郁、焦虑水平。研究一通过使用人口学信息采集表(包括了解学习困难的信息)、《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江苏省某高校1007名在校大学生施测,调查大学生学习及抑郁、焦虑水平的现状。研究二从研究一被试中选取30名抑郁、焦虑水平高于常模的学习困难大学生,其中15名作为干预组进行分散内观干预,另外15名作为对照组。研究二采用深度访谈法和个人实物分析法收集干预组被试的原始资料并进行转录,在干预后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被试施测。采取扎根理论编码思路,运用Nvivo11.0对转录资料进行分析编码,构建了学习困难大学生内观前期动态体验模型、内观后期动态体验模型,同时运用SPSS20.0对被试的量表结果进行前后测对比。研究一结果表明:(1)有33.7%的被试存在学习困难,有44.8%的被试抑郁水平高于常模,有23.1%的被试焦虑水平高于常模;(2)学习困难大学生的抑郁、焦虑得分显着高于非学习困难大学生;(3)大学生抑郁水平、焦虑水平及挂科学分与上学期学业绩点显着负相关(p<.001),大学生焦虑水平与挂课学分显着正相关(p<.05),大学生抑郁水平与焦虑水平显着正相关(p<.001);(4)大学生的抑郁、焦虑水平对上学期学业绩点具有预测作用。研究二结果表明:(1)在经过分散内观干预后,学习困难大学生的抑郁、焦虑水平显着降低,学习困难大学生的绩点显着提升;(2)通过基于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质性分析,构建了学习困难大学生内观前期动态体验模型、内观后期动态体验模型,有效地揭示了分散内观疗法在重构学习困难大学生认知情感行为体系的作用机制。
公雨欣[9](2020)在《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心理脆弱与交往焦虑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心理脆弱与交往焦虑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心理脆弱与交往焦虑的关系,为在大学生中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5月~2018年7月对辽宁省锦州市(锦州医科大学)、沈阳市(中国医科大学)、大连市(大连医科大学)的三所大学的123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别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心理脆弱量表和交往焦虑量表调查大学生的一般人口学状况、负性生活事件状况、心理脆弱状况和交往焦虑状况。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应用AMOS22.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检验。结果1、负性生活事件得分为63.94±19.06分;心理脆弱得分为46.58±13.13分;交往焦虑得分为34.95±9.58分。2、负性生活事件得分在不同性别、年级、学生干部、奖学金、独生子女、家庭氛围、家庭自然情况和药物史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脆弱得分在不同年级、独生子女、家庭氛围、家庭自然情况和药物史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往焦虑得分在不同性别、年级、学生干部、奖学金、独生子女、家庭氛围、家庭自然情况和药物史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脆弱得分呈正相关(r=0.411,P<0.01);交往焦虑与负性生活事件得分呈正相关(r=0.424,P<0.01);交往焦虑与心理脆弱得分呈正相关(r=0.553,P<0.01)。4、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负性生活事件对交往焦虑有预测作用(β=0.335,t=12.991,P<0.001),负性生活事件对心理脆弱有预测作用(β=0.359,t=13.287,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负性生活事件、心理脆弱得分对交往焦虑均有预测作用(负性生活事件:β=0.199,t=7.857,P<0.001;心理脆弱:β=0.379,t=15.154,P<0.001)。5、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负性生活事件对心理脆弱的直接效应为0.351,心理脆弱对交往焦虑的直接效应为0.504,负性生活事件对交往焦虑的直接效应为0.213,负性生活事件对交往焦虑的间接效应为0.177占总效应的45.4%(0.177/0.390)。结论1、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心理脆弱水平和交往焦虑水平较高。2、男性、低年级、未曾担任过学生干部、曾获得奖学金、非独生子女、家庭氛围不和谐、单亲家庭和有药物史的大学生经历过更多的负性生活事件;低年级、非独生子女、家庭氛围不和谐、单亲家庭和有药物史的大学生心理脆弱水平较高;女性、低年级、未曾担任学生干部、未曾获得奖学金、非独生子女、家庭氛围不和谐、单亲家庭和有药物史大学生交往焦虑水平较高。3、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心理脆弱及交往焦虑三个变量间存在正相关关系。4、负性生活事件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交往焦虑情况,还可以通过影响心理脆弱水平对大学生交往焦虑情况产生间接作用。
暴天阳[10](2020)在《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社交焦虑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交焦虑是指对某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有强烈的忧虑、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相关研究表明,由于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这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方面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体育锻炼是有效促进身体健康的方法之一,同时也可以缓解或释放负面情绪,促进心理健康。本文对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社交焦虑进行调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10所哈尔滨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和社交焦虑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论如下: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较低,10.8%学生除体育课外从不参加体育锻炼;64.8%的大学生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低于30分钟;59.5%的大学生每次参加体育锻炼强度处于中等强度以下。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多为运动技能较为简单的项目;体育锻炼的频率、时间在年级上存在差异。有49.09%的大学生处于中等及以上程度的社交回避及苦恼问题,同时大学生的交往焦虑的纯粹主观感受高于中国大学生常模,有近半数处于较高的社交焦虑水平。大学生的交往焦虑纯粹主观感受在性别和专业上存在差异;社交回避行为和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在年级上存在差异;社交苦恼感受、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交往焦虑纯粹主观感受在生活费用支出上存在差异。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在独生子女、生源地、学习成绩及父母学历各维度上不存在显着差异;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在学生干部、社团情况、相貌身材满意度、身体健康程度和人际关系上存在显着差异。体育锻炼频率为每周3—5次及以上的大学生社交焦虑程度较低;体育锻炼持续时间越长的大学生焦虑程度越低;参加小强度和大强度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焦虑程度低于参加轻微强度和中等强度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同伴数量越多的大学生社交焦虑程度越低。
二、交往焦虑量表的信效度及其在中国大学生中的适用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交往焦虑量表的信效度及其在中国大学生中的适用性(论文提纲范文)
(2)军人社交焦虑的解释偏向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社交焦虑 |
二、认知偏向 |
三、社交焦虑与认知偏向 |
课题设计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设计 |
三、研究意义 |
研究一:军人社交焦虑与解释偏向的特点和关系 |
一、子研究一:军人解释偏向问卷的编制 |
二、子研究二:解释偏向、评价恐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
三、研究一总讨论 |
研究二:不同类型认知偏向的相互关系及对焦虑的影响 |
一、子研究一:行为证据 |
二、子研究二:眼动证据 |
三、研究二总讨论 |
研究三:社交焦虑军校学员解释偏向的矫正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研究三讨论 |
分析与讨论 |
一、社交焦虑的认知偏向加工过程 |
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不足 |
四、研究展望 |
研究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认知偏向矫正训练的抗焦虑作用及其机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自尊在本科医学生消极完美主义人格特质与学习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中国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在医学生群体中的适用性检验 |
1 前言 |
2 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 |
2.1 材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测量工具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3.1 学习倦怠量表描述性统计分析 |
2.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2.3.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2.4 讨论 |
3 聚合效度、区分效度与重测信度 |
3.1 材料 |
3.1.1 研究对象 |
3.1.2 测量工具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3.1 聚合效度与区分效度 |
3.3.2 重测信度 |
3.4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自尊在本科医学生消极完美主义人格特质与学习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测量工具 |
2.2.1 社会人口学因素问卷 |
2.2.2 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 |
2.2.3 中国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 |
2.2.4 Rosenberg单维自尊量表 |
2.3 统计学分析 |
2.4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社会人口学因素 |
3.2 连续型变量之间的相关 |
3.3 分层线性回归分析 |
3.4 中介效应检验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基于认知行为理论有效提升医学生自尊水平从而降低学习倦怠水平的干预对照实验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材料 |
2.2.1 研究对象 |
2.2.2 测量工具 |
2.2.3 干预手段 |
2.3 分析方法 |
2.4 伦理和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实验组与对照组基线水平比较 |
3.2 实验组干预前后心理学变量水平比较 |
3.3 对照组前测后测心理学变量水平比较 |
3.4 实验组对照组后测心理学变量水平比较 |
3.5 实验组课程满意度调查定量数据分析 |
3.6 实验组课程反馈定性数据分析 |
3.7 实验组前测、后测、跟进测心理学变量水平比较 |
4 讨论 |
5 结论 |
附录 研究中使用的问卷及量表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 |
参考文献 |
本综述核心内容导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忧虑领域内外记忆与生理反应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忧虑的概念及心理、生物机制 |
2.1.1 忧虑的概念 |
2.1.2 忧虑的心理机制 |
2.1.3 忧虑的生物机制 |
2.2 忧虑领域与记忆偏差 |
2.2.1 威胁偏向 |
2.2.2 积极缺陷 |
2.3 忧虑领域与生理反应 |
2.4 忧虑领域的测量 |
第3章 研究问题及研究内容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意义 |
第4章 研究一:忧虑领域问卷中文版的信效度检验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方法 |
4.3.1 双盲翻译 |
4.3.2 问卷收集 |
4.3.3 测量工具 |
4.4 结果 |
4.4.1 描述性统计与性别差异 |
4.4.2 信度检验 |
4.4.3 效度检验 |
4.5 讨论 |
4.6 结论 |
第5章 研究二:忧虑领域内外的记忆差异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假设 |
5.3 研究设计 |
5.3.1 实验设计 |
5.3.2 实验类型 |
5.4 方法 |
5.4.1 研究对象 |
5.4.2 实验材料 |
5.4.3 测量工具 |
5.4.4 实验流程 |
5.4.5 数据分析方法 |
5.5 研究结果 |
5.5.1 描述性统计 |
5.5.2 忧虑领域内外的记忆差异 |
5.5.3 忧虑领域内外记忆的影响因素 |
5.6 讨论 |
5.7 结论 |
第6章 研究三:忧虑领域内外的生理反应差异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假设 |
6.3 研究设计 |
6.3.1 实验设计 |
6.3.2 实验类型 |
6.4 方法 |
6.4.1 研究对象 |
6.4.2 实验材料 |
6.4.3 实验流程 |
6.4.4 数据分析方法 |
6.5 研究结果 |
6.5.1 描述性统计 |
6.5.2 忧虑领域内外的生理反应差异 |
6.6 讨论 |
6.7 结论 |
第7章 总讨论与总结论 |
7.1 总讨论 |
7.2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测评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 客观认识和提升民众的精神生活质量是当前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重要目标 |
(2)社会经济的发展给民众的精神生活也带来巨大的挑战 |
(3)大学生空心病与精神空虚现象是时代和社会发展变迁下的普遍问题。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的不平衡发展所导致的后果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对精神生活的相关认识与研究 |
1.2.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状况的研究 |
1.2.3 国外对精神生活的认识及相关的测评工具 |
1.2.4 生活质量的研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设想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大学生精神生活状况表现的质性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研究方法 |
2.3 结果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预测版的编制 |
3.1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编制的原则与方法 |
3.1.1 量表编制的原则 |
3.1.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的编制方法 |
3.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初始条目池的建立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方法 |
3.2.3 结果分析 |
3.3 对初始条目池的内容效度评价 |
3.3.1 研究目的 |
3.3.2 研究对象 |
3.3.3 研究方法 |
3.3.4 研究结果 |
3.3.5 讨论 |
第四章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正式版的编制与评价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 |
4.3.1 研究工具 |
4.3.2 统计方法 |
4.4 研究结果 |
4.4.1 项目分析 |
4.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4.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4.4 信度分析 |
4.4.5 结构效度分析 |
4.4.6 效标效度分析 |
4.4.7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结果解释 |
4.5 讨论 |
第五章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状况及表现特点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对象 |
5.2.1 样本量的确定 |
5.3 研究工具 |
5.4 研究方法 |
5.4.1 调查方法 |
5.4.2 统计方法 |
5.5 结果 |
5.5.1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状况的条目应答分析 |
5.5.2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状况得分 |
5.5.3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
5.5.4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人口社会学影响因素分析 |
5.6 讨论 |
第六章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心身健康的关系研究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对象 |
6.3 研究方法 |
6.3.1 研究工具 |
6.3.2 统计方法 |
6.4 研究结果 |
6.4.1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
6.4.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 |
6.4.3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的关系 |
6.4.4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抑郁的关系 |
6.4.5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自伤自杀意念的关系 |
6.4.6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
6.4.7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网络使用的关系 |
6.4.8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心理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6.5 讨论 |
6.5.1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 |
6.5.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积极心理健康变量之间的关系 |
6.5.3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消极心理健康变量之间的关系 |
6.5.4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健康相关行为因素之间的关系 |
全文总结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测评的相关资料 |
附录1: Delphi咨询专家名单 |
附录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专家咨询表 |
附录3: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QOSLS-CS)及其使用说明 |
附录4: QOSLS-CS的原始分数与百分制标准分转换对照表 |
附录5: 调查所使用的部分量表 |
附录二: WHO生活质量测评工具 |
附录1: 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的修订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结果 |
1.5 讨论 |
附录2: 修订的13条目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13)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6)大学生恐声症症状的心理及神经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恐声症的概念及症状特点 |
2.2 恐声症的测量 |
2.3 恐声症的心理机制 |
2.4 恐声症的神经机制 |
第3章 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意义 |
第4章 研究一:大学生恐声症症状的心理机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方法 |
4.3.1 研究被试与流程 |
4.3.2 测量工具 |
4.3.3 数据分析方法 |
4.4 结果 |
4.4.1 恐声症量表的描述统计结果 |
4.4.2 恐声症的临床相关因素 |
4.4.3 中介模型 |
4.5 讨论 |
4.6 结论 |
第5章 研究二:大学生恐声症症状的神经机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假设 |
5.3 实验设计 |
5.4 实验类型 |
5.5 方法 |
5.5.1 研究对象 |
5.5.2 实验方法 |
5.6 研究结果 |
5.6.1 行为数据结果 |
5.6.2 脑电数据结果 |
5.7 讨论 |
5.8 结论 |
第6章 总讨论与总结论 |
6.1 总讨论 |
6.2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7)网络受欺负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反刍思维与心理弹性的多重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文献综述 |
1.1 网络受欺负 |
1.1.1 .网络受欺负的概念 |
1.1.2 .网络受欺负的相关研究 |
1.1.3 .网络受欺负的测量 |
1.2 反刍思维 |
1.2.1 反刍思维的概念 |
1.2.2 反刍思维的测量 |
1.2.3 反刍思维的理论研究 |
1.2.4 反刍思维的相关研究 |
1.2.5 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 |
1.3 |
1.3.1 心理弹性的概念 |
1.3.2 心理弹性的测量 |
1.3.3 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
1.3.4 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
1.4 社交焦虑 |
1.4.1 .社交焦虑的概念 |
1.4.2 社交焦虑的测量 |
1.4.3 .社交焦虑的理论研究 |
1.4.4 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 |
1.5 网络受欺负、反刍思维、心理弹性与社交焦虑的研究 |
1.5.1 .网络受欺负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
1.5.2 .网络受欺负与反刍思维的关系研究 |
1.5.3 .网络受欺负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 |
1.5.4 .反刍思维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
1.5.5 心理弹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
1.6 问题提出 |
1.7 研究目的、假设及意义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假设 |
1.7.3 研究意义 |
2.研究设计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工具 |
2.2.1 网络受欺负量表 |
2.2.2 .反刍思维量表 |
2.2.3 .心理弹性量表 |
2.2.4 .交往焦虑量表 |
2.2.5 .程序及数据处理 |
3.结果与分析 |
3.1 .共同方法偏差 |
3.2 大学生网络受欺负、反刍思维、心理弹性、社交焦虑的总体情况 |
3.3 大学生网络受欺负、反刍思维、心理弹性、社交焦虑在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检验 |
3.3.1 .大学生网络受欺负、反刍思维、心理弹性、社交焦虑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 |
3.3.2 .大学生网络受欺负、反刍思维、心理弹性、社交焦虑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检验 |
3.3.3 大学生网络受欺负、反刍思维、心理弹性、社交焦虑在生源地上的差异检验 |
3.3.4 大学生网络受欺负、反刍思维、心理弹性、社交焦虑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 |
3.4 大学生网络受欺负、反刍思维、心理弹性、社交焦虑及其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
3.5 中介效应检验 |
4.讨论 |
4.1 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 |
4.2 各变量在人口统计下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4.2.1 .网络受欺负在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 |
4.2.2 反刍思维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 |
4.2.3 心理弹性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 |
4.2.4 社交焦虑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 |
4.3 网络受欺负、反刍思维、心理弹性、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 |
4.3.1 .网络受欺负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
4.3.2 .反刍思维在大学生网络受欺负与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 |
4.3.3 心理弹性在网络受欺负与社交焦虑中的中介作用 |
5.结论 |
6.研究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内观疗法对学习困难大学生抑郁、焦虑水平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学习困难 |
2.1.1 学习困难的概念 |
2.1.2 学习困难学生研究现状 |
2.2 抑郁 |
2.2.1 抑郁的概念 |
2.2.2 抑郁的测量 |
2.3 焦虑 |
2.3.1 焦虑的概念 |
2.3.2 焦虑的测量 |
2.4 内观疗法 |
2.4.1 内观疗法的概念 |
2.4.2 内观疗法的研究现状 |
2.5 内观疗法对抑郁、焦虑的干预研究 |
2.5.1 内观疗法对抑郁的干预研究 |
2.5.2 内观疗法对焦虑的干预研究 |
2.6 内观疗法对青少年的干预研究 |
3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目的 |
3.3 研究意义 |
3.3.1 理论意义 |
3.3.2 实践意义 |
3.4 研究设计 |
4 研究一: 大学生学习状况与抑郁、焦虑水平的调查 |
4.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假设 |
4.2 研究方法 |
4.2.1 被试 |
4.2.2 研究工具 |
4.3 研究流程图 |
4.4 研究结果 |
4.4.1 大学生学习成绩、抑郁及焦虑水平的总体情况分析 |
4.4.2 基于人口学变量的大学生学习成绩、抑郁及焦虑水平的分析 |
4.4.3 基于大学生学习状况与抑郁及焦虑水平的关系分析 |
4.4.4 大学生抑郁、焦虑水平对上学期学业绩点的预测作用分析 |
4.5 讨论 |
4.5.1 大学生学习困难现状 |
4.5.2 大学生抑郁、焦虑现状 |
4.5.3 大学生学习状况与抑郁、焦虑水平的关系 |
5 研究二: 内观疗法对学习困难大学生抑郁、焦虑水平的干预研究 |
5.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5.1.1 研究目的 |
5.1.2 研究假设 |
5.2 研究方法 |
5.2.1 被试 |
5.2.2 研究工具 |
5.2.3 研究程序 |
5.2.4 内观干预具体方法 |
5.2.5 数据处理 |
5.3 研究结果 |
5.3.1 内观疗法对学习困难大学生抑郁、焦虑水平及上学期平均绩点干预结果的量化分析 |
5.3.2 内观疗法对学习困难大学生抑郁、焦虑水平及上学期平均绩点干预结果的质性分析 |
5.4 讨论 |
5.4.1 内观前后期认知变化 |
5.4.2 内观前后期情感变化 |
5.4.3 内观前后期行为变化 |
5.5 结论 |
6 总讨论与总结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不足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内观疗法的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9)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心理脆弱与交往焦虑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心理脆弱与交往焦虑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表 |
(10)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社交焦虑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理论政策依据 |
1.1.2 现实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体育锻炼行为 |
2.1.2 社交焦虑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现状 |
2.2.2 社交焦虑研究现状 |
2.2.3 体育锻炼与社交焦虑的研究现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调查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资料法 |
3.3.2 问卷调查法 |
3.3.3 数理统计法 |
3.3.4 逻辑分析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基本情况 |
4.1.1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频率 |
4.1.2 大学生单次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 |
4.1.3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强度与项目分布 |
4.1.4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同伴情况 |
4.2 大学生社交焦虑现状 |
4.2.1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总体情况 |
4.2.2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4.2.3 大学生社交焦虑在家庭环境上的差异 |
4.2.4 大学生社交焦虑在自我评价上的差异 |
4.3 大学生社交焦虑在体育锻炼行为上的差异 |
4.3.1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锻炼频率差异 |
4.3.2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锻炼强度差异 |
4.3.3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锻炼持续时间差异 |
4.3.4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锻炼同伴数量差异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现状 |
5.1.2 大学生社交焦虑现状 |
5.1.3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体育锻炼行为差异 |
5.2 建议 |
第6章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四、交往焦虑量表的信效度及其在中国大学生中的适用性(论文参考文献)
- [1]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及干预研究[D]. 陈旭梅. 西南大学, 2021
- [2]军人社交焦虑的解释偏向机制[D]. 张帆.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
- [3]自尊在本科医学生消极完美主义人格特质与学习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及干预研究[D]. 王清华.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4]忧虑领域内外记忆与生理反应差异[D]. 黄观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测评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 肖蓉.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6]大学生恐声症症状的心理及神经机制[D]. 王楠桐.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网络受欺负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反刍思维与心理弹性的多重中介作用[D]. 黄雅曦.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内观疗法对学习困难大学生抑郁、焦虑水平的干预研究[D]. 朱非凡. 苏州大学, 2020(03)
- [9]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心理脆弱与交往焦虑的关系研究[D]. 公雨欣. 锦州医科大学, 2020(05)
- [10]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社交焦虑的调查研究[D]. 暴天阳.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