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内河货运结构调整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悦[1](2020)在《综合运输效率评价与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费量也逐渐攀升,尤其是交通运输能源消费量占总能源消费量比例逐渐增加。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提高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计划,因此,构建节能高效的综合运输结构就显得极为迫切。本文以综合运输结构为研究对象,在对综合运输中的各运输方式的运输活动进行效率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其运输结构进行优化。首先,剖析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综述综合运输效率评价及综合运输结构优化的研究现状;之后,进一步梳理了研究过程中所需的相关理论,为之后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其次,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基本原理选定综合运输效率评价模型,然后进行投入和产出评价指标的选取。再次,在效率评价和灰色预测的基础上,构建综合运输结构优化模型,以综合冗余投入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单位GDP运输能耗强度下降为约束条件,对综合运输结构进行合理优化。最后,以辽宁省为实例,分析全省经济发展概况和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对辽宁省综合运输效率进行评价,然后,运用灰色预测对辽宁省GDP和各运输方式换算周转量进行预测,在效率评价和灰色预测的基础上对辽宁省综合运输结构进行优化,得出优化结果并进行对策分析。
许畅然[2](2020)在《货运结构对货运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交通部门是碳排放贡献较多的部门之一,构建低碳交通体系成为落实“交通强国”、“交通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关键步骤。2018年,交通运输部正式开始部署调整运输结构三年计划,且重点工作任务为货运领域运输结构的调整,旨在通过此举促使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实现结构升级,从而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业向“低碳”、“高效”等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比起单纯降低交通碳排放总量,提高交通碳排放效率可以更好地满足提高交通业产出与减少碳排放的双重目标。已有相关研究主要涉及交通碳排放效率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等方面,对于货运领域碳排放效率的针对性研究较少。本文则深入货运领域,首先基于FSO理论及效率理论,定义货运碳排放效率,构建货运结构对货运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制,阐述目前我国货运结构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然后选取“自下而上”的方法计算货运碳排放,并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对货运碳排放效率进行测算及分析;最后通过面板数据回归进一步探究货运结构对货运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不同省份之间货运碳排放效率差异较大,除天津、北京、上海处于前沿面以上外,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可被区分为货运碳减排领域的“领跑者”、“追赶者”、“落后者”;从区域角度来看,东部省份的货运碳排放效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及中西部省份,呈现出2005-2011年下降、2011-2016年上升的“U”型曲线特征。(2)货运结构对货运碳排放效率存在显着负向影响,并存在区域异质性,对东部、中部、西部的影响呈现递增趋势。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1)阐释了目前我国货运碳排放效率的省域分布现状。(2)提出了货运结构对货运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制。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旨在从差异化制定货运结构调整政策、缩小省域货运碳排放效率差距、优化货运结构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货运领域结构升级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及合理的政策建议。
赵艺为[3](2020)在《航道承载力理论及评价模型研究》文中认为内河运输因其成本低、运量大、高效节能的特点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不断深入,运输需求与生态保护需求日益提升。为了满足不断提升的水运需求及内河船舶大型化的要求,需要提升航道尺度来保证内河航道运输能力和内河航运低成本竞争优势。然而河流本身还具有发电、景观、供水、防洪和生态保护等多种功能,因此在航道建设过程中,探究如何兼顾多目标协同发展成为了当前航道建设研究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理论界与实务界迫切需要一个多目标协同下的航道承载力理论体系与评价模型作为评价航道承载力水平及界定航道最大开发尺度的理论基础。基于此,本文以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为依托,以航道承载力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定义、内涵、影响因素和评价模型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本文首次界定了航道承载力的定义与内涵。航道承载力是指航道基于自然禀赋,在一定社会经济与技术条件下,响应生态、航运、防洪、用水等多目标协同需求下能够开发的最大航道尺度。同时,航道承载力具有五种特征,分别为阶段性、有限性、可增长性、协同性、互适性。其主体为航道资源,客体为“生态——经济与航运——河流多功能利用”的协同目标,代表极限性的特征指标为“最大航道尺度”。其次,本文构建了以航道资源供需(供给层、需求层)为骨架,开发能力(开发层)为提升手段的“供给层——需求层——开发层”影响因素体系。其中供给层主要体现航道尺度受到河道水位、径流量、流速、水沙、河势等自然特征因素影响;需求层从航道承载力的客体出发,以生态、经济与航运、河流多功能利用为三个子因素层,包含12个重要的需求层影响因素;开发层是指与提升航道物理尺度(硬实力)相关的影响因素和与提升服务水平(软实力)相关的影响因素。随后,本文研究了多目标协同下航道承载力系统中影响因素互适机理,包括互适性内涵、规律、互适过程与互适机制,提出了航道承载力影响因素互适阶段的判定方法。航道承载力影响因素互适性内涵是指内部系统层因素的协同性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调控作用下,其资源分配、多目标、供需和约束等方面相互适应达到一种最优策略。航道承载力互适规律表现为一个不断重复的非线性螺旋式、同时具有波浪式上升的过程,不断推动航道承载力系统中众多影响因素从低阶非合作博弈的协同状态向更高级协同互适的状态波浪式转变。航道承载力系统的影响因素互适协同过程是一个复杂长期的博弈过程,并且不同阶段呈现的影响因素的互适协同度、特征条件、冲突内容和矛盾程度各不相同。再次,本文建立了航道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基于多目标下航道承载力影响因素互适机理,提出了航道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每一指标的计算方法、数据来源和评价指标范围进行科学解析;确定了航道承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组合定权),提出航道承载力单指标与综合指标评价模型,同时提出了航道承载力五级判别标准:完全可承载(5分)、可承载(4分)、临界可承载(3分)、不可承载(2分)和完全不可承载(1分)。最后,本文论述了航道承载力的可提升潜力机制及极限理论结构,设计了多目标协同下航道承载力——最大航道尺度的计算方法。本文在航道承载力“极限”理论结构基础上,将极限航道承载力的计算模型设计为四个单一模块(自然禀赋、经济与航运、河流多功能利用及生态导向模块)及一个多目标协同模块。该模型以研究航段内的各子模块的承载力评价值与各子模块下航道尺度计算结果为基础,运用“AHP法——熵值法——改良变异系数法”对各子模块计算结果进行协同定权,最终得到多目标协同下最大航道尺度。为确保模型可行性,本文应用AE航道作为算例对以上评价模型与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进行了验证。本文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在理论上,本文首次将生态、河流多功能利用等因素与经济因素并列作为影响航道承载力的需求因素,明确了航道承载力的定义、影响因素及其互适机理,通过构建多目标协同下的航道承载力评价模型与计算方法衡量航道承载力水平及计算最大航道尺度,填补了航道承载力相关研究领域的不足。同时,通过明确航道承载力系统协同互适的机制,为今后航道承载力的测度及多目标协同下最大航道尺度的计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实践上,本文首次提出了具有普适性的量化指标以直观评价航道承载力的现状水平。该评价结果是多目标协同下最大航道尺度计算方法的综合协同计算模块的定权策略的基础。这一方法可以有效测度航道建设中的最大航道尺度,缓解当前航道建设与经济、生态和河流多功能利用发展中的矛盾,并为今后实际航段的最大航道尺度设计提供决策支撑。
陈卓然[4](2020)在《综合运输视角下天津航空货运协调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综合运输系统是由航空、公路、铁路、水运和管道运输五个运输系统组成。几十年来,我国的综合运输货运系统不断发展,各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成果显着,运输规模也位居世界前列,初步形成了综合运输货运系统的基本框架。而航空货运子系统作为推进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安全、迅速、便利”等运输优势在综合运输货运系统中的重要性也逐渐提升。近些年来,包括航空货运子系统在内的天津综合运输系统无论实在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服务能力、运输服务规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成就,但受限于天津航空货运系统内部流程及要素发展协调限制,以及航空货运与公路、铁路、港口等货运产品结构等存在较大差异,从而使得天津航空货运系统在自身内部,以及与其他货物运输系统之间存在较大不协调性,极大地制约了天津综合货运系统系统的协调发展。因此,本文基于综合运输系统视角,在介绍系统协调理论、综合运输系统协调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航空货运系统协调性概念进行了说明,并进一步将其划分为航空货运系统内部协调性和外部性两类,并分别归纳总结了相应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天津货运综合运输系统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说明,并重点分析和研究了天津航空货运系统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就影响和制约天津市航空货运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与天津航空货运系统协调度关联度最高的影响因素是第三产业产值,而人口因素关联程度最低。最后,本研究基于综合运输视角下就如何提高天津航空货运系统系统性,分别从建立统一的部门整编综合运输系统、优化投资资金使用制度、放宽政策限制改善营商环境、加快建立共享信息平台、注重不同运输方式间的衔接、加快向临空偏好型产业靠拢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和对策,相关研究结论对于指导天津航空货运系统协调发展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价值。
刘卜榕[5](2019)在《江苏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一体化时代的背景下,现代科学技术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的高速调整,为现代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区域经济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可以营造良好的经济氛围,带动区域物流发展,现代科学的物流活动也可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二者的协同发展是实现物流产业与经济共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目前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速度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提出了熵权-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关系开展了相关的分析与研究工作,该研究对促进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现代物流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和协同发展理论作为指导,以2007-2017年江苏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为着眼点,通过文献综述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法、因子分析法、熵权-灰色关联组合分析模型,对江苏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问题进行探讨。首先,从物流基础设施与条件、物流产业规模、物流运行效果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江苏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其次,设置协同评价指标,并借助SPSS20.0软件检验协同度评价指标的一致性与有效性;再次,运用熵权-灰色关联组合分析模型,测算江苏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关系与协同度,并对协同度的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根据现阶段江苏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目前,江苏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同发展水平处于中度协同阶段,协同发展等级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此,针对江苏省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从政府政策、物流园区、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人才、对外贸易等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促进两者间更好的协同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丰富我国物流产业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研究内容。图 11 表28 参67
胡万明[6](2019)在《能源消耗约束下综合运输货运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其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国各行业的能源消耗总量也正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增长。交通运输业属于高能耗产业,在整个综合运输体系中,货物运输子系统对能源的消耗比重是相当大的。我们可以制定节能减排政策、采用先进技术改进运载工具,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调整货运结构来降低能源消耗。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综合运输货运系统和综合运输货运能耗等方面的相关内容,建立了能源消耗约束下综合运输货运结构优化模型,并以此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阐述了综合运输货运结构的涵义,从而给出了本文所研究的综合运输货运结构的概念,即各种货物运输方式的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的比例关系;其次,介绍了各种运输方式的货运能耗量的计算方法,阐述了影响综合运输货运能源消耗的因素,并介绍了因子贡献分析的完全分解模型方法;然后,以综合运输货运能源消耗量最少为目标,建立了能源消耗约束下综合运输货运结构优化模型;最后,分析了我国综合运输货运结构和货运能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运用模型对我国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货运结构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优化结果验证了该优化模型的可行性,基于此对未来我国综合运输货运系统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徐攀[7](2019)在《加快推进江苏省货运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快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运输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从货运结构、货种结构、国际货运等方面阐述江苏省货运结构现状,针对江苏省货运结构存在的铁路货运能力紧张、多式联运发展相对滞后、内河集装箱水运优势未充分发挥、长距离公路运输仍占较大比重等问题,借鉴国外多式联运方面的经验,提出加快推进江苏省货运结构调整的对策,即构建铁路货运通道、加快推进货运铁路网建设,实施铁路进港、构建以铁路为骨干的多式联运体系,充分发挥水运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积极探索货运政策、引导长距离公路运输向铁路和水运转移,以期为江苏省货运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李丹丹[8](2019)在《低碳经济下基于面板数据的区域物流货运结构优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货运业的蓬勃发展,在为区域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了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加剧了已有的环境问题。为促进区域货运业降本增效节能,国家提出了推进运输结构调整的一系列行动计划,以求合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实现货运业可持续性发展。然而,如何从经济性和环保性角度来综合考量,为各个区域找到最合适的货运结构,仍存在较大的理论不足。基于此,本文旨在综合考虑货运结构对区域经济、碳排放的影响,考虑地区差异,在数据驱动下研究区域货运结构优化的具体方案。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深入分析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除港、澳、台)2000-2017年货运结构特征;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各省份铁、公、水、航四种运输方式单位周转量产值进行测算,量化铁、公、水、航四种运输方式对地区经济的贡献,根据货运量构成和各运输方式的经济表现,定义各省份货运结构所属的类型。(2)计算我国货运系统碳排放,从地区和运输方式层面分析我国货运行业碳排放现状。应用DEA-SBM模型,对各个省份铁、公、水三种货运方式的相对效率进行评价,比较各省份货运投入-产出效率的差异。(3)基于经济与低碳的区域货运结构优化。以货运系统效率最大化为目标,考虑碳排放强度下降约束和经济产出约束,得到各省份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应采取的货运结构优化调整方案。(4)针对我国货运市场中运量占比最大的公路运输,利用公路货运O2O平台调研数据,以四川省为例,从微观层面上对区域公路货运能源消耗情况进行挖掘,从车型规范化、运输结构调整、降低空驶率等方面提出公路货运低碳优化的相关建议。
雷之田[9](2019)在《考虑能源因素的西部综合运输系统效率分析及预测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文中提出我国综合运输系统的发展极不均衡,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线网密集、横纵贯通,而西部地区发展较缓,交通网络密度小。交通运输业作为一种能耗量较高的产业,其运输效率亟需得到评价,不能盲目地扩建规模,导致过度的能源消耗却达不到应有的产出,应秉承生态文明的理念,合理地运用运输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促成交通运输业健康有效的发展格局。影响综合运输系统效率的因素众多,能源作为一种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应当基于其利用效率对投入量做出一定的限制,从而规避高能耗低增长现象。本文基于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发展现状,收集各省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的运营规模以及交通运输业的能耗值作为投入指标,交通运输业生产总值作为产出指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数学思想构建效率评价模型,对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综合运输系统效率做出定量分析,揭示了各省各种运输方式的投入规模冗余以及交通运输业能源投入冗余。并进一步通过西部地区各省换算冗余值的横向比较,将冗余程度较大的投入指标归类划分为主要影响因素和次要影响因素,据此提出资源优化配置的相关建议。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运输规模和能源消耗达到相对有效且满足未来运输需求的预测思路,以西部地区云南省为例,借助灰色系统GM(1,1)、BP神经网络理论构建模型进行未来有效的运输规模和能源投入的预测,利用MATLAB进行有关建模及计算,得到的结果可对未来云南省综合运输系统的发展规模和能源投入提供参考方向。此外,结合基于ARIMA模型的各种运输方式客货周转量和能源消耗量预测结果,进一步分析了云南省综合运输结构和能源消耗可能的发展趋势。最后基于以上数据分析,对云南省综合运输系统的发展规划提出可参考的建议。
向广林[10](2019)在《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水运是重庆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是东西部经济交流的纽带。随着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确立以及寸滩、果园等现代化港口的建成,长江黄金水道的功能愈加凸显,内河水运在重庆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也有所提升。近年来,即使在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重庆水运业仍然实现了逆势增长。但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不协调的产生,如货源供需不协调、船舶运力结构不协调、港口规模不协调等。内河水运发展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水运发展模式来改善各种不协调问题,促进内河水运的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而内河水运可持续发展是内河航运业与可持续发展观交叉融合产生的新概念,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水运可持续发展被认为是水运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为了深入探索水运可持续发展理论并将理论与方法应用到实践中,本文依托重庆市交通局科技项目“重庆航运史”,以重庆水运发展现状为切入点,重点研究水运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问题。为实现对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首先,对重庆水运的特征、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其次,分别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理论提出内河水运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目标、内涵和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概念、结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和系统特性,将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系统分为运输生产子系统、协调子系统和环境与安全子系统。然后,基于对重庆水运的特征分析、内河水运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和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以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和方法为指导,构建了5个层次,37个具体指标的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分别采用熵权法和熵权物元可拓综合评价法对重庆水运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熵权法评价结果显示,2010-2016年间,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可持续发展水平值从2010年的0.0511提高到2016年的0.8426;熵权物元可拓综合评价法结果显示,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等级特征值从2010年的3.7076变化为2016年的1.7697,可持续发展水平从等级4的可持续发展准备阶段提升到等级1的可持续发展成熟阶段。对比两种评价方法得到如下结论:熵权法和熵权物元可拓综合评价法分别是对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定量与定性评价,两种方法所得结论的相关性为0.980,从而验证了熵权法评价结果的正确性和将熵权物元可拓模型引入到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可行性。最后,在对水运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描述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的基础上,结合重庆水运发展现状,分别对运输生产子系统、协调子系统和环境与安全子系统提出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二、我国内河货运结构调整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内河货运结构调整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综合运输效率评价与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论文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综合运输概述 |
2.1.1 综合运输内涵及特征 |
2.1.2 综合运输的方式构成及特性分析 |
2.2 综合运输效率概述 |
2.2.1 综合运输效率的内涵 |
2.2.2 综合运输效率的特性 |
2.3 评价的方法及特点 |
2.4 综合运输结构优化分析 |
2.4.1 综合运输结构的概念 |
2.4.2 综合运输结构优化的概念 |
2.4.3 影响综合运输结构优化的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DEA的综合运输效率评价研究 |
3.1 综合运输效率评价方法 |
3.1.1 DEA方法介绍 |
3.1.2 DEA效率评价的具体步骤 |
3.1.3 DEA的应用要求 |
3.2 评价模型的选择 |
3.2.1 固定报酬的DEA模型(CCR) |
3.2.2 变动报酬的DEA模型(BCC)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1 指标体系构建目标 |
3.3.2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3.3.3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效率评价和灰色预测的综合运输结构优化研究 |
4.1 线性规划概述 |
4.2 优化模型的建立 |
4.3 运输结构优化过程中参数的估计 |
4.3.1 灰色模型基本理论 |
4.3.2 灰色预测模型建立及求解 |
4.3.3 灰色预测模型精度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5.1 辽宁省经济及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 |
5.1.1 辽宁省经济发展概况 |
5.1.2 辽宁省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 |
5.2 辽宁省综合运输效率评价 |
5.2.1 投入指标数据 |
5.2.2 产出指标数据 |
5.2.3 DEA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
5.3 辽宁省GDP及各运输方式换算周转量预测 |
5.3.1 辽宁省GDP预测 |
5.3.2 各运输方式换算周转量预测 |
5.4 辽宁省综合运输结构优化 |
5.4.1 模型参数建立 |
5.4.2 优化模型求解 |
5.4.3 优化结果及对策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货运结构对货运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货运碳排放相关研究 |
2.2 交通碳排放效率测算相关研究 |
2.3 货运结构对交通碳排放效率影响相关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3 理论基础与影响机制 |
3.1 概念界定 |
3.1.1 货运结构 |
3.1.2 货运碳排放效率 |
3.2 理论基础 |
3.2.1 FSO理论 |
3.2.2 效率理论 |
3.3 影响机制 |
3.3.1 传导机制 |
3.3.2 影响因素驱动机理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货运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 我国货运结构现状 |
4.2 我国货运结构存在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5 货运碳排放效率测算及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1.1 模型选择 |
5.1.2 指标选取 |
5.1.3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5.2 货运碳排放计算 |
5.2.1 货运碳排放计算方法 |
5.2.2 货运碳排放计算结果及分析 |
5.3 货运碳排放效率测算 |
5.3.1 货运碳排放效率测算结果 |
5.3.2 货运碳排放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货运结构对货运碳排放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研究设计 |
6.1.1 变量选择与定义 |
6.1.2 样本筛选与数据来源 |
6.1.3 模型构建 |
6.2 计量分析 |
6.2.1 统计检验 |
6.2.2 模型估计结果 |
6.2.3 结果分析 |
6.2.4 稳健性检验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差异化制定货运结构调整政策 |
7.2.2 加强公路货运市场的治理 |
7.2.3 促进铁路及水路运能的提升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航道承载力理论及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航道承载力理论体系构建 |
1.3.2 航道承载力评价模型设计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航道承载力的概念与内涵相关研究 |
2.2 航道承载力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2.2.1 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 |
2.2.2 船舶尺度影响因素 |
2.2.3 航道尺度影响因素 |
2.2.4 航道通过能力影响因素 |
2.3 航道承载力评价指标相关研究 |
2.3.1 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 |
2.3.2 船舶尺度评价指标 |
2.3.3 航道尺度评价指标 |
2.3.4 航道通过能力评价指标 |
2.4 航道承载力评价模型相关研究 |
2.4.1 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 |
2.4.2 协同模型 |
2.5 文献研究评述 |
2.5.1 研究现状评述 |
2.5.2 航道承载力亟待研究的内容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航道承载力内涵及特征 |
3.1 航道承载力概念 |
3.1.1 相关理论基础 |
3.1.2 相关概念解析 |
3.1.3 航道承载力定义 |
3.2 航道承载力内涵 |
3.2.1 多因素影响 |
3.2.2 多目标协同 |
3.2.3 最大航道尺度 |
3.2.4 航道承载力与航道通过能力辨析 |
3.2.5 航道与河流多功能利用、生态用水间的关系解析 |
3.3 航道承载力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航道承载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
4.1 航道承载力影响因素体系层次划分 |
4.2 航道供给层影响因素分析 |
4.2.1 供给层影响因素层次划分 |
4.2.2 供给层主要影响因素 |
4.3 航道需求层影响因素分析 |
4.3.1 需求层因素层次划分 |
4.3.2 需求层主要影响因素 |
4.4 航道开发能力层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开发层影响因素层次划分 |
4.4.2 开发层主要影响因素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目标协同下航道承载力影响因素互适机理 |
5.1 航道承载力影响因素互适性理论基础 |
5.1.1 基于协同理论的互适发展 |
5.1.2 基于博弈理论的互适发展 |
5.1.3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互适发展 |
5.1.4 基于突变理论的互适发展 |
5.2 多目标协同下航道承载力影响因素的互适性内涵 |
5.3 多目标协同下航道承载力影响因素互适机理 |
5.3.1 航道承载力影响因素多目标互适发展规律 |
5.3.2 航道承载力影响因素互适发展过程 |
5.3.3 航道承载力影响因素协同互适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航道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 |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方法 |
6.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6.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6.2 评价指标体系及解析 |
6.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2.2 评价指标解析 |
6.3 评价模型及定权方法的选用 |
6.3.1 定权方法选取 |
6.3.2 评价模型构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多目标协同下最大航道尺度计算模型 |
7.1 多目标协同下最大航道尺度计算模型理论结构 |
7.1.1 航道承载力中“最大航道尺度”的确定 |
7.1.2 航道承载力可提升潜力的机制 |
7.2 子模块计算过程设计 |
7.2.1 自然禀赋条件下的最大航道尺度子模块计算方法 |
7.2.2 经济与航运目标下最大航道尺度子模块计算方法 |
7.2.3 河流多功能利用目标下最大航道尺度子模块计算方法 |
7.2.4 生态目标下最大航道尺度子模块计算方法 |
7.3 多目标协同调控模块 |
7.3.1 最大航道尺度协同调控方法 |
7.3.2 多目标协同调控计算模块构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应用算例—AE河段航道承载力评价 |
8.1 AE河段航道现状分析 |
8.2 评价指标计算 |
8.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8.4 评价结果分析 |
8.4.1 AE河段航道承载力互适协同度计算结果 |
8.4.2 AE航道承载力评价结果 |
8.4.3 AE航道承载力水平分析 |
8.5 多目标协同下AE航段航道承载力计算结果 |
8.5.1 子目标模块计算 |
8.5.2 多目标协同调控模块计算结果 |
8.6 对策及建议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情况 |
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 B |
B1 本文中涉及的DEMATEL方法中的计算表 |
(4)综合运输视角下天津航空货运协调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综合运输与社会经济间协调关系的相关研究 |
1.2.2 运输方式间协调关系的相关研究 |
1.2.3 运输方式内部协调关系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系统协调理论 |
2.1.1 系统论 |
2.1.2 协同学理论 |
2.2 综合运输系统协调理论 |
2.2.1 综合运输系统概念 |
2.2.2 综合运输系统特性 |
2.2.3 综合运输系统协调性与协调度间的关系 |
2.3 航空货运系统协调性类别及影响因素 |
2.3.1 航空货运系统协调性类型 |
2.3.2 航空货运系统内部协调性的影响因素 |
2.3.3 航空货运系统外部协调性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综合运输视角下天津航空货运协调发展现状分析 |
3.1 天津货运发展现状 |
3.1.1 航空货运发展现状 |
3.1.2 公路货运发展现状 |
3.1.3 铁路货运发展现状 |
3.1.4 水路货运发展现状 |
3.2 综合运输视角下的天津航空货运协调发展问题 |
3.2.1 滞后于航空客运发展速度 |
3.2.2 国内航空货运市场竞争力下降 |
3.2.3 货运综合运输系统内部相对竞争力下降 |
3.3 综合运输视角下的天津航空货运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3.3.1 灰色关联模型 |
3.3.2 影响天津市航空货运内部协调性的因素分析 |
3.3.3 影响天津市航空货运外部协调性的因素分析 |
第四章 综合运输视角下天津航空货运协调性指标筛选 |
4.1 指标选择原则及数据来源 |
4.1.1 指标选定原则 |
4.1.2 指标初步选取 |
4.2 协调评价指标方法及筛选结果 |
4.2.1 协调评价指标方法 |
4.2.2 航空货运子系统指标筛选 |
4.2.3 公路货运子系统指标筛选 |
4.2.4 铁路货运子系统指标筛选 |
4.2.5 水路货运子系统指标筛选 |
第五章 天津市航空运输货运系统协调性评价 |
5.1 数据包络分析理论模型 |
5.1.1 DEA基本模型 |
5.1.2 一子系统对另一子系统的协调性评价模型 |
5.1.3 多个子系统间的协调性评价模型 |
5.2 天津市航空货运子系统内部协调性 |
5.3 天津航空货运与其他运输方式货运系统间协调性 |
5.3.1 航空货运系统与其他货运系统间的协调性 |
5.3.2 协调性评价与分析 |
5.4 四个子系统间的协调性分析 |
5.4.1 四个子系统间的协调性 |
5.4.2 协调性评价与分析 |
第六章 对天津市航空运输货运系统的建议 |
6.1 建立统一的部门整编综合运输系统 |
6.2 优化投资资金使用制度 |
6.3 放宽政策限制改善营商环境 |
6.4 加快建立共享信息平台 |
6.5 注重不同运输方式间的衔接 |
6.6 加快向临空偏好型产业靠拢 |
6.7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江苏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关系研究现状 |
1.2.2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区域物流 |
2.1.2 区域经济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现代物流理论 |
2.2.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2.2.3 协同发展理论 |
3 江苏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1 江苏省区域物流发展现状 |
3.1.1 物流基础设施与条件 |
3.1.2 物流产业规模 |
3.1.3 物流运行效果 |
3.2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
3.2.1 江苏省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 |
3.2.2 江苏省产业结构现状 |
4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度指标及模型构建 |
4.1 协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协同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 |
4.1.2 设置方法 |
4.1.3 数据来源 |
4.1.4 区域物流指标选取 |
4.1.5 区域经济指标选取 |
4.2 熵权-灰色关联协同度模型构建 |
4.2.1 测度方法 |
4.2.2 熵权-灰色关联度模型 |
4.2.3 协同度等级划分标准 |
4.3 实证分析 |
4.3.1 江苏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度测算 |
4.3.2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度结果分析 |
5 江苏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对策 |
5.1 强化政府扶持力度,推动智慧物流建设 |
5.2 重点培育优势物流企业,推进重点物流园区发展 |
5.3 补物流基础设施短板 |
5.4 重视中高端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
5.5 扩大进出口贸易,稳固协同关系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能源消耗约束下综合运输货运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运输能源消耗研究 |
1.2.2 运输结构及其优化研究 |
1.2.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论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综合运输货运方式与货运结构 |
2.1 运输业的发展概况 |
2.2 综合运输系统概述 |
2.2.1 综合运输概念及组成 |
2.2.2 综合运输内涵及特征 |
2.3 综合运输货运方式及其分析 |
2.3.1 综合运输货运方式 |
2.3.2 综合运输货运方式特性分析 |
2.4 综合运输货运结构 |
2.4.1 综合运输货运结构的涵义 |
2.4.2 综合运输货运结构的影响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综合运输货运能耗分析 |
3.1 综合运输货运能耗概述 |
3.1.1 能源相关概念 |
3.1.2 货运能源强度概念 |
3.1.3 货运能源消耗种类 |
3.1.4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
3.2 综合运输货运能耗计算 |
3.2.1 综合运输货运能耗总量 |
3.2.2 各运输方式的货运能耗量 |
3.3 综合运输货运能耗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综合运输货运能耗的影响因素 |
3.3.2 影响因素的因子贡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能源消耗约束下货运结构优化模型 |
4.1 建模的必要性和假设条件 |
4.1.1 建模的必要性 |
4.1.2 建模的假设条件 |
4.2 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4.2.1 模型的建立 |
4.2.2 模型的分析 |
4.3 模型参数确定及求解方法 |
4.3.1 模型参数的确定 |
4.3.2 模型求解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分析 |
5.1 我国综合运输货运结构现状 |
5.2 我国综合运输货运能耗现状 |
5.2.1 能源消耗结构分析 |
5.2.2 各运输方式的货运能耗分析 |
5.2.3 综合运输货运能耗因子分析 |
5.3 我国综合运输货运结构优化 |
5.3.1 2015年的货运结构优化 |
5.3.2 2005年和2010年的货运结构优化 |
5.3.3 2020年的货运结构优化 |
5.3.4 对未来我国综合运输发展的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1.本文的主要结论 |
2.本文的主要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加快推进江苏省货运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江苏省货运结构现状 |
1.1 现状 |
1.2 存在的问题 |
2 加快推进江苏省货运结构调整的对策 |
3 结束语 |
(8)低碳经济下基于面板数据的区域物流货运结构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货运结构与经济的关系 |
1.2.2 货运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 |
1.2.3 货运效率研究 |
1.2.4 货运结构优化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货运结构现状及货运结构对经济的影响研究 |
2.1 货运结构现状 |
2.2 各运输方式对经济的贡献 |
2.2.1 模型构建 |
2.2.2 数据检验、模型选择 |
2.2.3 面板分析结果 |
第3章 货运碳排放现状研究 |
3.1 碳排放估计方法 |
3.2 我国货物运输碳排放现状分析 |
第4章 铁路、公路、水路运输效率 |
4.1 DEA-SBM模型 |
4.2 各省份铁、公、水三种运输方式投入-产出效率 |
4.3 公路相对铁路和水运的产出不足值 |
第5章 货运结构优化 |
5.1 优化模型 |
5.2 2020 年货物周转量预测 |
5.2.1 灰色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
5.2.2 预测结果 |
5.3 各省份货运结构优化方案 |
第6章 四川省公路货运优化研究 |
6.1 数据处理 |
6.1.1 OD数据扩样 |
6.1.2 货车空驶率计算方法 |
6.2 四川省公路货运行业现状及能源消耗情况 |
6.2.1 四川省公路货运整体情况分析 |
6.2.2 四川省公路货运能耗情况 |
6.2.3 四川省公路货运空驶情况 |
6.3 四川省公路货运优化建议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考虑能源因素的西部综合运输系统效率分析及预测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
1.2.2 相关研究小结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 |
2.1 综合运输系统概述 |
2.2 运输效率概述 |
2.3 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耗 |
2.4 效率评价方法比选 |
2.5 西部地区综合运输现状分析 |
2.5.1 综合运输发展概况 |
2.5.2 能源消费概况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能源的西部地区综合运输系统效率分析 |
3.1 基于DEA方法的评价模型 |
3.2 DEA评价模型及指标的选取 |
3.3 运输效率评价 |
3.4 实证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系统有效的云南省运输规模及能源投入预测 |
4.1 考虑运输系统有效的预测思路 |
4.1.1 数据处理 |
4.1.2 预测思路 |
4.2 基于灰色系统的客货运量预测 |
4.2.1 灰色系统预测机理 |
4.2.2 GM(1,1)模型参数计算及精度检验 |
4.2.3 预测结果 |
4.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有效规模及能源投入预测 |
4.3.1 BP神经网络模型 |
4.3.2 网络构建及预测结果 |
4.4 有效规模及能源投入预测结果分析 |
4.5 云南省综合运输系统规划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云南省综合运输系统结构及能源消耗预测 |
5.1 云南省综合运输现状分析 |
5.1.1 综合运输结构概况 |
5.1.2 能源消耗概况 |
5.2 ARIMA时序演变预测理论 |
5.2.1 ARIMA模型简介 |
5.2.2 建模步骤 |
5.3 基于ARIMA模型的综合运输结构及能源消耗预测 |
5.3.1 数据分析 |
5.3.2 平稳性判断 |
5.3.3 模型识别及适应性检验 |
5.3.4 模型预测 |
5.4 云南省综合运输系统发展趋势分析及建议 |
5.4.1 综合运输系统结构发展趋势分析 |
5.4.2 能源消耗发展趋势分析 |
5.4.3 云南省综合运输系统发展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重庆水运发展特征分析 |
2.1 重庆水运发展特征 |
2.1.1 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加速推进,水运生产稳步提高 |
2.1.2 内陆开放水平提高,航运业战略地位提升 |
2.1.3 行业发展进入“攻坚期”,产业结构逐步调整 |
2.1.4 航运交易所成立,综合服务水平提升 |
2.1.5 积极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与安全极大改善 |
2.2 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
2.2.1 运输生产问题 |
2.2.2 协调性问题 |
2.2.3 环境与安全问题 |
2.3 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2.3.1 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
2.3.2 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 |
3.1 相关理论概述 |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2 系统理论 |
3.2 内河水运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 |
3.2.1 内河水运可持续发展定义 |
3.2.2 内河水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3.2.3 内河水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3.3 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 |
3.3.1 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系统概念界定 |
3.3.2 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分析 |
3.3.3 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各子系统相互关系 |
3.3.4 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功能和意义 |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功能 |
4.1.2 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
4.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1 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性原则 |
4.2.2 水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特殊原则 |
4.3 指标体系的设计流程 |
4.3.1 指标框架设计 |
4.3.2 评价指标的初选 |
4.3.3 指标的完善 |
4.4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1 运输生产子系统指标构建 |
4.4.2 协调子系统指标构建 |
4.4.3 环境与安全子系统指标体系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5.1 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研究 |
5.1.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1.3 熵权法 |
5.1.4 物元可拓综合评价 |
5.2 基于熵权法的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
5.2.1 原始数据来源与收集 |
5.2.2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5.2.3 指标层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4 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水平测度 |
5.3 基于熵权物元可拓模型的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
5.3.1 经典域和值域 |
5.3.2 关联度计算 |
5.3.3 评价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建议 |
6.1 运输生产子系统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
6.1.1 加快构建畅通高效的现代化航道体系,建设干支联动水运网 |
6.1.2 加强区域港口联合,促进港口现代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 |
6.1.3 继续推进船舶船舶大型化,适度发展集装箱船 |
6.2 协调子系统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
6.2.1 拓展运输服务功能,提高水运吸引力 |
6.2.2 加快建设综合运输体系,提高水运腹地辐射范围 |
6.2.3 鼓励航运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企业结构优化 |
6.2.4 加强企业间协作,提升水运效率 |
6.3 环境与安全子系统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
6.3.1 加强安全整治和宣传,促进水运安全生产 |
6.3.2 加快完善水上交通应急体系,提高航行安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我国内河货运结构调整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综合运输效率评价与结构优化研究[D]. 张悦.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2]货运结构对货运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D]. 许畅然.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3]航道承载力理论及评价模型研究[D]. 赵艺为.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4]综合运输视角下天津航空货运协调性评价研究[D]. 陈卓然. 中国民航大学, 2020(01)
- [5]江苏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 刘卜榕.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6]能源消耗约束下综合运输货运结构优化研究[D]. 胡万明.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7]加快推进江苏省货运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J]. 徐攀. 铁道货运, 2019(05)
- [8]低碳经济下基于面板数据的区域物流货运结构优化分析[D]. 李丹丹.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9]考虑能源因素的西部综合运输系统效率分析及预测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D]. 雷之田.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10]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 向广林.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