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显示器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黄林华[1](2021)在《SLC公司产品竞争策略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卞圣强[2](2021)在《基于强化学习的移动边缘计算任务卸载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和5G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设备快速普及,数据流量急剧增长。一些新兴应用比如在线游戏、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对时延要求比较高,且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然而,移动终端计算能力和电池容量有限,运行这些应用会带来较高的计算延迟并增加移动终端的能量消耗。而基于云计算中心的服务模式因为较长的传输距离所导致的传输时延常常难以满足实时应用的需要。由此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范式应运而生,通过将服务下沉到网络边缘,从而减少网络传输时延,满足低时延业务的需求。其中,计算卸载是MEC中一项关键技术之一。但相对于移动用户日益增长的计算需求,由于硬件成本等约束导致MEC服务器计算资源有限性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设计合理的计算卸载策略来满足移动用户的需求,是一项巨大的挑战。MEC计算卸载优化模型通常是NP难的,然而现有的传统运用于计算卸载算法例如博弈论算法(Game Theory)、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和蚁群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等。这些启发式算法虽然在各自的目标上都有良好的性能,比如降低了用户的时延成本或能耗成本。但是目前大多数任务对时延要求比较高,而传统的算法需要经过大量的迭代才能得出优化解,所以传统的优化算法并不适用于高实时性的MEC系统。而强化学习是一种试错学习方法,通过尝试-奖励机制来实现优化目标,将训练好的模型部署在MEC服务器,可以有效提高MEC系统的响应速度。本文基于强化学习和深度学习,对边缘计算中计算卸载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任务计算时延较高和重复请求产生的资源浪费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计算卸载和任务缓存策略(Joint Offloading and Caching,JORC)。JORC机制综合考虑了任务卸载,带宽和计算资源分配的方案。对于本文问题首先建模出卸载、资源分配和任务缓存模型。对于任务缓存,根据任务的多种属性,首先使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来确定各属性的权重,然后根据权重来确定缓存价值。其次,将计算卸载和资源分配问题形式化,将其建模成马尔科夫模型,以最小化系统成本总开销为评价指标。最后通过基于Q-Learning的算法求解。将本算法与其他基准方案仿真对比,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2)针对热点小区资源受限且异构任务优先级难以确定的问题,设计了一个主从MEC协作计算卸载和资源分配策略,结合任务优先级及时延约束,提出了基于任务优先级的调度算法。首先,对网络进行虚拟化,并基于此建立通信模型、卸载模型、协作模型和任务优先级模型。其次,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卸载调度算法。在算法中,将系统中用户的完成时延设计为深度强化学习的奖励和损失,并通过神经网络训练,算法在探索中学习可以获取最高奖励的卸载和资源分配方式,保证主从小区MEC服务器的负载均衡,最小化所有用户任务完成时延,同时提高任务的计算成功率。最后通过仿真对比多种基准算法和训练模型,证明所提出的模型可以获取较高的系统收益。
吕丽梅[3](2021)在《多连杆环抱式空间捕获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空间在轨捕获技术是一项前沿的空间技术,其依托的主要工具是空间捕获机构。空间捕获机构可以对太空中失效的航天器进行在轨捕获、维修再利用,降低经济损失,或拖拽至坟墓轨道,释放空间资源,研究空间捕获机构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空间非合作目标在轨捕获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连杆环抱式空间捕获机构,以5自由度的4URU并联机构作为捕获机构主体,以3自由度的空间八杆折展机构作为可变形动平台,将二者组合在一起形成空间捕获机构的原理构型,得到的空间捕获机构具有多捕获自由度和大幅度折展变形的特点。利用4URU并联机构和空间八杆折展机构围成的内部空腔对空间非合作目标进行整体捕获,可以适应抓捕不同大小的目标,且捕获后可锁紧目标,不容易逃逸,大大提高捕获能力。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并联机构进行构型设计,综合五自由度的3T2R并联机构支链构型,分析确定支链形式为URU构型、机构支链数为四支链;对动平台单环折展机构进行选型,分析比较Bennett机构、面对称Bricard机构和空间八杆折展机构的运动特性,选择空间八杆折展机构作为机构动平台,从而确定捕获机构整体构型为4URU并联机构+空间八杆折展机构的形式,并给出空间捕获机构的抓捕策略;(2)对空间捕获机构展开运动学分析,通过求解空间八杆折展机构与4URU并联机构之间的运动学转换关系实现机构的解耦,再分别对空间八杆折展机构和并联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到其运动特性;对捕获机构进行包络空间分析、抓捕稳定性分析和捕获能力分析,从理论上验证构型的合理性;(3)对空间八杆折展机构进行仿真分析,测量驱动关节与被动关节之间的关系曲线,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对捕获机构进行仿真分析,针对圆柱体目标和球体目标分别进行捕获过程的仿真,测量并分析机构的关节角位移、接触力变化情况,仿真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并为结构设计和样机研制提供输入参数依据;(4)对捕获机构进行机械结构设计、零件强度校核、控制系统设计和样机研制,最终研制出1:20缩比样机一台并开展地面抓捕实验,捕获圆柱体、球体等典型几何形体,实验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郭遗敏[4](2021)在《基于机器视觉的硅基OLED缺陷检测设备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微显示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研发硅基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n silicon)微显示器。而国内的硅基OLED技术仍不成熟,所以为了提高产品的良品率、优化生产工艺和减少生产成本,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引入缺陷检测技术。传统的检测技术是依靠人眼进行检测,因受到人的主观意识的影响,无法保证检测标准一致,存在效率低和检测精度低等缺点。而近些年来一门新兴技术即机器视觉技术可以替代人工进行检测,具有检测精度高和检测效率高等优点,为制造业的智能化做出巨大贡献。为了改变国内无硅基OLED显示缺陷检测设备的现状,本文设计了一台硅基OLED缺陷检测设备,主要工作有:1)研究硅基OLED的结构、发光原理和生产工艺,分析硅基OLED几种常见的缺陷以及缺陷产生的原因。2)针对硅基OLED的显示缺陷,完成相机、镜头和光源的选型,搭建视觉检测系统,该系统的检测精度可达到2.2μm。优化检测方案,解决高倍镜头景深不够导致产品像素点和灰尘无法同时聚焦清晰的问题。3)使用图像处理技术,设计各类缺陷的算法检测流程,对视觉系统所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检测出产品上存在的缺陷,并得到缺陷的信息如缺陷类型、缺陷位置和缺陷大小等,以便于反馈到工艺段,指导产品生产工艺的改善。4)设计一款人机交互软件,控制产品的检测流程并显示检测结果。最后将视觉检测系统、检测算法和检测软件集成到一台设备上,将设备投入硅基OLED的生产中,验证设备的检测能力。检测结果表明:该设备对于点、线和Mura类缺陷的漏检率控制在2%以内,显示类缺陷的漏检率小于6%,高于市场中显示屏缺陷检测设备的标准水平,满足硅基OLED厂商的检测要求。
王曦[5](2021)在《长江经济带和内陆开放经济背景下江西科技创新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指出
缪露[6](2021)在《基于双目视觉的轮椅自动跟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社会老龄化问题凸显,残疾人口占比下降缓慢,庞大的老年和残疾人口基数导致了社会养老助残功能弱化,而借助有效的生活辅助工具可以帮助其中部分人群实现生活自理。轮椅作为重要的生活辅助工具,不仅能代步,还是促进老年人和残疾人进行身体锻炼、参与社交活动的工具。受跟随购物车、跟随旅行箱等现有跟随产品的启发,期望实现轮椅的自动跟随功能,能够以指定移动行人为目标,自动完成连续稳定的跟随动作。这对轮椅使用者而言,既减轻了负重,节省时间和精力,又促进了与他人交流。本文重点开展了基于双目视觉的轮椅自动跟随方法研究。为满足使用者与轮椅友好交互环境、目标行人定位及跟踪、轮椅跟随控制、动态避障等要求,提出了轮椅自动跟随系统混合式体系结构、电子硬件系统方案及软件系统功能。针对基于单目视觉的行人检测及跟踪算法在目标行人变换姿态或被遮挡时出现的误识别和漏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行人检测及跟踪方法。该方法首先应用人体姿态估计技术检测出行人并指定目标行人。接着,融合双目视觉,将代表行人脖颈骨骼的关键点从图像坐标系映射至相机坐标系,利用卡尔曼滤波估计目标行人在相机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最后,基于行人空间移动连续性假设对目标行人进行跟踪。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双目视觉的行人检测及跟踪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实时性,能够在多种干扰下对目标行人做到准确定位和跟踪。考虑到轮椅常见室内外使用环境及低速运行的使用特点,研究利用领航-跟随编队模型保持轮椅与目标行人的位姿关系,同时应用人工势场法进行动态避障。采用比例控制,输出差速驱动式轮椅的线速度和角速度,自动完成连续稳定的跟随动作。实验结果表明该轮椅跟随控制方法能够控制轮椅在室内外环境下对目标行人进行连续稳定的跟随及避障。将上述立体视觉跟踪和轮椅跟随控制方法应用于普通电动轮椅,通过增设嵌入式计算机、触摸屏、双目相机、语音合成模块、扬声器等电子设备,完成了轮椅机体结构改造、电子硬件系统研制和基于ROS的软件系统实现,实现了自动跟随、摇杆控制、人机交互、语音播报等功能。用户使用测试证实了基于双目视觉的行人自动跟随方法的有效性及轮椅跟随系统的实用性。
张敬业[7](2021)在《有机二极管的J-V曲线微观机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由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科研价值和经济效益逐步上升,电流-电压关系作为描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电学性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因素,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也显然是必要的。所以本文对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流-电压关系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为:介绍了与有机发光二极管电流-电压相关的理论基础,如漂移扩散方程、漂移电流、扩散电流、玻耳兹曼统计、费米统计、爱因斯坦关系等。在漂移扩散方程的基础上,对有机发光二极管电流-电压公式进行推导。本工作采用匀强电场来近似有机发光二极管内的电场以求得到数值解并引入平均载流子浓度来使结果更加准确。目前很多关于有机发光二极管电流-电压的工作都没有考虑迁移率模型,而是直接将迁移率取成只与温度相关的常数。本工作采用Pasveer等人提出的同时考虑温度、电场和载流子浓度的迁移率表达式并将其中的载流子浓度换成平均浓度。将玻耳兹曼边界条件改写为费米分布边界条件并对简并系数进行计算,发现采用玻耳兹曼统计的情况下,通常是将看成与温度无关的常数,但当采用费米统计并考虑非简并,分析得出是与温度有关的。采用费米统计计算出的阴极、阳极空穴浓度方程式会将包含其中,避免了使用玻尔兹曼统计的局限性。公式推导完成后,使用Matlab编程实现。通过对六种不同材料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进行仿真模拟,得到的仿真图像全部与实验数据定性符合并且效果良好,验证了本模型的准确性与实用性。并对简并系数、空穴浓度随器件长度的变化关系、平均迁移率随器件长度的变化关系进行图像输出,并分析其原因。对模型未能很好拟合的数据点进行分析,并给出了预测原因。对本文模型中用到的六种参量,分别是禁带宽度、阳极势垒、阴极势垒、晶格常数、迁移率常数、高斯态密度宽度,对仿真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做出预测。总体来看,本文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为今后有机二极管电流电压关系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价值。
张健[8](2021)在《AR技术在机场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增强现实(AR)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人机交互技术,可以直观地对现实场景进行信息标注和信息展示,显着地提高人对周边环境的感知能力,已在工业、教育、医疗等领域有了诸多尝试与应用案例。基于分析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现状,结合机场当前的信息化发展状况和民航"智慧机场"的建设要求,以旅客、机场工作人员两类人员作为主要使用对象,研究探讨增强现实技术在民航机场中较为可行的应用场景和相应的技术重点,为智慧机场的建设提供新思路。
刘唯[9](2021)在《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 ——以海信并购东芝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全球一体化市场进程的不断加深,并购成为众多国内企业实现市场份额拓展,全球竞争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但囿于海外并购经验匮乏以及海外并购风险管控意识不足等方面的影响,大量的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并未实现预期战略目的,甚至以失败告终。对此,系统全面的分析并控制跨国并购交易存在的相关风险亟待现实的调查与理论上的回答。本文以海信并购东芝为例,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法对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分析与控制问题展开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在明确海外并购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基于海外并购协同效应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风险管理理论等基本理论构建海外并购风险的分析框架;其次,基于所构建的海外并购风险分析框架,对海信并购东芝的案例展开分析,并就其风险控制的具体对策进行了总结,为后文研究指明方向;最后,基于并购案例分析,从海外并购财务风险控制和并购后整合风险控制两个视角,对我国企业防控海外并购风险提出了对策建议。具体对策建议为:在财务风险控制方面,本文指出企业可以通过选择合理的定价模式,借助第三方尽职调查有效地防控定价风险;在并购融资风险控制方面,要在融资方式的选择和融资结构层面的优化实现风险的有效防控;在并购支付风险方面,企业应从支付方式与支付结构设计着手控制;在财务整合风险方面,企业应提高财务整合重视程度,并基于并购实际,确定财务整合模式;在并购后整合风险控制方面,提出了强化并购后公司战略整合规划从而降低战略冲突风险、加大并购后研发投入推动并购后技术整合、加强并购后人力资源整合以吸引并留住核心人才、推动并购后文化培训重塑企业文化等建议。以期能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防控提供些许帮助。
张昕,吴佩雯,肖书平,陈琦,邱天,符晓,宁洪龙[10](2020)在《显示驱动芯片原理及发展现状》文中提出本文对最近若干年显示驱动显示芯片的原理和发展进行了概括总结,对未来显示驱动芯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与展望。采取综述的形式,先介绍几种常见的显示屏幕,根据显示屏需要的显示驱动技术,引入到显示驱动的原理,最后列举显示驱动芯片的发展现状,整理出近几年的发展亮点和发展趋势,再对显示驱动芯片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展望。通过对近几年各个热门公司的显示驱动芯片的对比,发现显示驱动芯片的革新速度明显增快,功能明显增多。作为显示驱动技术的智慧结晶,显示驱动芯片在未来几年将有更加快速的发展变化。
二、显示器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显示器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强化学习的移动边缘计算任务卸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移动边缘计算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
1.2.1 移动边缘计算概述 |
1.2.2 移动边缘计算主要应用场景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组织结构 |
第2章 计算卸载相关技术和研究现状概述 |
2.1 计算卸载概述及研究现状 |
2.1.1 计算卸载模型和方案分类 |
2.1.2 计算卸载研究现状 |
2.1.3 移动边缘缓存研究现状 |
2.2 强化学习及算法分类 |
2.2.1 强化学习概述 |
2.2.2 强化学习算法分类 |
2.3 本章小节 |
第3章 结合任务缓存的移动边缘计算卸载策略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 |
3.2.1 网络场景 |
3.2.2 通信模型 |
3.2.3 时延和能耗模型 |
3.2.4 任务缓存模型 |
3.2.5 成本开销模型 |
3.3 问题形式化描述 |
3.4 基于任务缓存的计算卸载算法设计 |
3.4.1 基于Q-Learning的计算卸载算法 |
3.4.2 基于AHP的权重分配算法设计 |
3.4.3 JORC算法设计 |
3.5 实验仿真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移动边缘计算中基于任务优先级的边缘协作卸载策略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 |
4.2.1 网络场景 |
4.2.2 通信模型 |
4.2.3 本地及移动边缘计算模型 |
4.2.4 任务优先级队列建模 |
4.3 问题形式化描述 |
4.4 算法设计 |
4.4.0 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概述 |
4.4.1 基于GRU的带宽资源分配算法 |
4.4.2 基于任务优先级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 |
4.5 实验仿真 |
4.5.1 仿真设置 |
4.5.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3)多连杆环抱式空间捕获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空间捕获机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章节内容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2 空间捕获机构的构型设计 |
2.1 多连杆环抱式空间捕获机构概述 |
2.2 并联机构支链构型设计 |
2.2.1 构型综合 |
2.2.2 构型优化 |
2.3 动平台单环折展机构构型设计 |
2.3.1 Bennett机构 |
2.3.2 Bricard机构 |
2.3.3 空间八杆折展机构 |
2.4 机构总体构型 |
2.5 机构抓捕策略 |
2.6 本章小结 |
3 空间捕获机构的理论分析 |
3.1 运动学分析 |
3.1.1 运动学解耦 |
3.1.2 空间八杆折展机构运动学分析 |
3.1.3 4URU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 |
3.2 包络空间分析 |
3.3 抓捕稳定性分析 |
3.4 捕获能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动力学仿真分析 |
4.1 空间八杆折展机构仿真分析 |
4.2 空间捕获机构仿真分析 |
4.2.1 捕获圆柱体目标的仿真分析 |
4.2.2 捕获球体目标的仿真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原理样机研制与实验 |
5.1 机械结构设计 |
5.1.1 尺寸设计 |
5.1.2 结构设计 |
5.1.3 零件材料选型 |
5.2 零件强度校核 |
5.2.1 4URU并联机构支链强度校核 |
5.2.2 空间八杆折展机构强度校核 |
5.3 控制系统设计与选型 |
5.3.1 控制系统设计 |
5.3.2 驱动选型 |
5.4 样机加工与装配 |
5.5 样机实验 |
5.5.1 抓捕圆柱体目标实验 |
5.5.2 抓捕球体目标实验 |
5.5.3 抓捕力测试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机器视觉的硅基OLED缺陷检测设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硅基OLED的概述 |
1.1.2 机器视觉检测技术 |
1.2 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1.2.1 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
1.2.2 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硅基OLED制作工艺和主要缺陷类型 |
2.1 硅基OLED组成结构及发光原理 |
2.2 硅基OLED的工艺流程 |
2.3 硅基OLED的主要缺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机器视觉检测平台的搭建 |
3.1 视觉检测方案的设计 |
3.2 相机的选型 |
3.3 镜头的选型 |
3.4 光源的选型 |
3.5 视觉方案的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硅基OLED缺陷检测算法 |
4.1 数字图像及处理基础 |
4.2 图像处理技术基本理论 |
4.2.1 图像滤波 |
4.2.2 图像分割 |
4.2.3 形态学处理 |
4.2.4 图像金字塔 |
4.3 灰尘滤除技术 |
4.4 各缺陷的算法检测逻辑及检测结果 |
4.4.1 点缺陷检测 |
4.4.2 暗斑缺陷检测 |
4.4.3 线缺陷检测 |
4.4.4 Mura检测 |
4.4.5 发红缺陷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检测软件的设计以及可靠性实验 |
5.1 检测软件的设计 |
5.1.1 软件的界面设计 |
5.1.2 软件的功能介绍 |
5.1.3 软件的通讯流程 |
5.2 可靠性实验 |
5.2.1 评判标准的介绍 |
5.2.2 实验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基于双目视觉的轮椅自动跟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智能轮椅发展概况 |
1.2.2 移动机器人跟随技术 |
1.2.3 人体姿态估计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轮椅自动跟随系统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轮椅自动跟随系统体系结构 |
2.3 电子系统硬件方案 |
2.4 软件系统功能总述 |
第三章 基于立体视觉的行人检测及跟踪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人体姿态估计的行人检测方法 |
3.2.1 人体姿态估计运行流程 |
3.2.2 人体姿态估计网络结构 |
3.3 融合双目视觉的三维人体姿态估计 |
3.3.1 双目相机成像模型与测距原理 |
3.3.2 融合双目视觉的三维人体姿态估计 |
3.4 基于立体视觉的目标行人跟踪方法 |
3.5 实验及结果分析 |
3.5.1 基于人体姿态估计的行人检测实验 |
3.5.2 融合双目视觉的三维人体姿态估计实验 |
3.5.3 基于单目、双目视觉的行人检测及跟踪对比实验 |
第四章 基于领航-跟随模型的轮椅跟随控制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领航-跟随模型的人机编队方法 |
4.2.1 差速驱动轮椅运动学模型 |
4.2.2 领航-跟随模型 |
4.3 基于人工势场法的轮椅避障方法 |
4.3.1 建立目标点引力场 |
4.3.2 建立障碍物斥力场 |
4.3.3 跟随控制器设计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轮椅自动跟随目标行人控制器输出实验 |
4.4.2 轮椅自动跟随目标行人及避障轨迹对比实验 |
第五章 轮椅自动跟随系统研制 |
5.1 引言 |
5.2 机体结构设计 |
5.2.1 外形结构设计 |
5.2.2 控制箱设计 |
5.2.3 交互平台支架设计 |
5.3 电子系统硬件研制 |
5.3.1 电子系统硬件结构 |
5.3.2 处理器选择 |
5.3.3 输入模块选择 |
5.3.4 输出模块选择 |
5.4 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
5.4.1 监控交互系统软件结构 |
5.4.2 三维映射及跟踪节点 |
5.4.3 APF节点 |
5.4.4 交互操作界面设计 |
5.5 室内外环境下轮椅自动跟随目标行人试验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有机二极管的J-V曲线微观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发光二极管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有机二极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1.2.1 发展历程 |
1.2.2 研究现状及问题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及发光原理 |
2.1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结构 |
2.2 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费米分布函数 |
3.2 玻耳兹曼分布函数 |
3.3 载流子的漂移运动 |
3.4 载流子的散射 |
3.5 载流子的扩散 |
3.6 漂移扩散方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型建立与公式推导 |
4.1 理论模型与公式推导 |
4.2 编程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比较 |
5.1 PEDOT:PSS/PFO/MoO_3纯空穴二极管(80nm) |
5.2 F8BT纯空穴二极管(74nm) |
5.3 TCTA纯空穴二极管(179nm) |
5.4 2-TNATA纯空穴二极管(151nm) |
5.5 MEH-PPV二极管(100nm) |
5.6 Spiro-TAD纯空穴二极管(179nm) |
5.7 结果分析 |
5.8 参数对理论结果的影响 |
5.8.1 禁带宽度对理论结果的影响 |
5.8.2 阳极势垒对理论结果的影响 |
5.8.3 阴极势垒对理论结果的影响 |
5.8.4 高斯态密度宽度对理论结果的影响 |
5.8.5 晶格常数对理论结果的影响 |
5.8.6 迁移率常数对理论结果的影响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AR技术在机场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AR技术综述 |
1.1 三维注册技术 |
1.2 显示技术 |
1.3 人机交互技术 |
2 AR技术的机场应用场景分析 |
2.1 基于手机的AR应用场景 |
(1)行李测量 |
(2)机场导航 |
2.2 基于AR眼镜的AR应用场景 |
3 结语 |
(9)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 ——以海信并购东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跨国并购动因研究现状综述 |
1.2.2 跨国并购风险研究现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 |
2.1.1 海外并购的概念与分类 |
2.1.2 海外并购风险的概念 |
2.1.3 海外并购风险控制的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协同效应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风险管理理论 |
2.3 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分析框架 |
第3章 企业海外并购风险案例分析-以海信并购东芝为例 |
3.1 并购企业概述 |
3.1.1 海信集团简介 |
3.1.2 东芝集团简介 |
3.2 并购交易概述 |
3.2.1 海信集团并购东芝的动因分析 |
3.2.2 海信集团并购东芝的并购过程概述 |
3.2.3 海信集团并购效果分析 |
3.3 海信集团并购东芝的风险分析与控制策略 |
3.3.1 海信集团并购东芝的风险分析 |
3.3.2 海信集团并购东芝的风险控制 |
第4章 企业海外并购风险防控策略 |
4.1 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
4.1.1 海外并购定价风险控制策略 |
4.1.2 海外并购融资风险控制策略 |
4.1.3 海外并购支付风险控制策略 |
4.1.4 财务整合风险控制策略 |
4.2 企业海外并购后整合风险控制策略 |
4.2.1 强化并购后公司战略整合规划降低战略冲突风险 |
4.2.2 加大并购后研发投入推动并购后技术整合 |
4.2.3 加强并购后人力资源整合吸引并留住核心人才 |
4.2.4 推动并购后文化培训重塑企业文化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显示驱动芯片原理及发展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LED显示屏及其驱动芯片 |
2.1 LED显示屏及其工作原理 |
2.2 LED显示屏驱动芯片简介及其现状 |
2.2.1 LED显示屏驱动芯片 |
2.2.2 LED显示屏驱动芯片现状 |
3 LCD及其驱动芯片 |
3.1 LCD简介 |
3.1.1 常用LCD |
3.1.2 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型LCD |
3.2 LCD驱动芯片 |
3.2.1 LCD驱动原理 |
(1)静态驱动法 |
(2)动态驱动法 |
3.2.2 LCD驱动芯片现状 |
4 OLED及其驱动芯片 |
4.1 OLED简介 |
4.2 OLED驱动芯片 |
4.2.1 OLED驱动原理 |
(1)PMOLED |
(2)AMOLED |
4.2.2 OLED驱动芯片中的Demura功能块 |
4.2.3 OLED驱动芯片现状 |
5 Micro-LED/Mini-LED及其显示驱动芯片 |
5.1 简介 |
5.1.1 Micro-LED简介 |
5.1.2 Mini-LED简介 |
5.2 Micro-LED/Mini-LED显示驱动芯片 |
5.2.1 Micro-LED/Mini-LED显示驱动原理 |
(1)无源选址驱动 |
(2)有源选址驱动 |
5.2.2 Micro-LED/Mini-LED驱动芯片现状 |
5.2.2.1 Mini-LED |
5.2.2.2 Micro-LED |
6 异形屏对显示驱动芯片形成的挑战 |
7 总结与展望 |
四、显示器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SLC公司产品竞争策略改进研究[D]. 黄林华. 西南大学, 2021
- [2]基于强化学习的移动边缘计算任务卸载策略研究[D]. 卞圣强.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3]多连杆环抱式空间捕获机构研究[D]. 吕丽梅.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4]基于机器视觉的硅基OLED缺陷检测设备研究[D]. 郭遗敏. 南昌大学, 2021
- [5]长江经济带和内陆开放经济背景下江西科技创新发展路径研究[D]. 王曦. 南昌大学, 2021
- [6]基于双目视觉的轮椅自动跟随方法研究[D]. 缪露. 扬州大学, 2021(08)
- [7]有机二极管的J-V曲线微观机理分析[D]. 张敬业.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AR技术在机场中的应用研究[J]. 张健. 长江信息通信, 2021(02)
- [9]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 ——以海信并购东芝为例[D]. 刘唯. 沈阳大学, 2021(06)
- [10]显示驱动芯片原理及发展现状[J]. 张昕,吴佩雯,肖书平,陈琦,邱天,符晓,宁洪龙. 液晶与显示, 2020(11)